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老和尚看到他的面相後說:你往北會有奇遇,多年後此人當了皇帝

一老和尚看到他的面相後說:你往北會有奇遇,多年後此人當了皇帝

俗話說,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那麼,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國之常勢。而聯繫著這種分分合合的狀態的樞紐,通常則是刀槍戎馬相見。

滿清王朝作為一個馬背上的民族,驍勇善戰,打下了江山。統一六國的秦始皇是一個戰略家,江山自是手到擒來。然而,宋太祖趙匡胤,卻不費一兵一卒,裝著酒醉,被眾將士擁護著,黃袍就輕而易舉地上了身,年輕有為可惜命薄的周世宗柴榮傾盡一生打下的江山,也被後周柴氏順水推舟般送了過來。

你不禁會問,這種做戲一般,實則野心勃勃,要吞下這大好江山的做法,難道不是一種既陰險狡猾又手段卑鄙的做法嗎?

其實,那只是相對於在位者而言的。後漢初年,趙匡胤到處遊歷而沒有遇到住的地方,便在襄陽一座寺廟裡住下。有一個老和尚善於看相,看到他之後說:「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資助給你,你往北去會有奇遇。」趙匡胤往北去以後,於乾祐元年投身後漢樞密使郭威帳下,參與征討河中節度使李守貞,屢立戰功。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

實際上,政權交替之時,大多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戰敗的一方几乎個個都是眼中釘,不到趕盡殺絕的地步戰勝的一方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而趙匡胤接替政權的方式,實在太溫和了,以至於百姓都沒有受到戰亂帶來的痛苦遭遇和種種磨難。

百姓對這樣和平的方式當然是求之不得了,因為,對於百姓來說,民以食為天,百姓最注重的就是民生,生活幸福,安居樂業就是百姓的最終目的。趙匡胤正是因為一生戎馬,深知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迫害有多深重,所以,才會出此一策——沒有用兵馬去威脅後周柴氏。

這樣一來,百姓不必被戰爭殃及,趙匡胤也能因此得到百姓的讚許,政權一樣能牢牢把握到手中。

政權就此到手,開了一個好彩頭,接下來自然是治國。

自唐玄宗統治後期,節度使安祿山的安史之亂,再到後來的五代十國,歷經長期的戰亂政權一再割據,趙匡胤秉持和平的理念,通過一次酒宴,把兵權收了回來,史稱「杯酒釋兵權」,政權完整統一之後,趙匡胤開始大治國家。

從前政權割據的局面,讓治理國家的主力成為了一群武夫。趙匡胤知道,想要治理好國家,不能靠魯莽之力,而是需要文治。於是,他重用文臣來治理國家。這無疑是明智之舉,武雖能得天下,但是,只有文才能治天下。趙匡胤不僅僅是一介武夫而已,他的眼光與謀略早已達到了政治家的水平。

在中國歷史上,宋朝是禮遇文臣之最,而趙匡胤自然是其中的典範。

趙匡胤先是在太廟裡,立碑作規定大致說的是:不得以任何理由奪文臣性命,後代子孫都要遵守,否則,就是違背天命。趙匡胤立此碑的用意是訓誡子孫,同樣要給文臣至高的待遇。這像免死金牌一般的碑誓就給了文臣最大的保障,讓他們有話敢說,有想法敢去做,而不用唯唯諾諾,顧慮良多。

並且,趙匡胤給以文臣優厚的俸祿,讓他們不用憂慮生活,更多的則是去憂國憂天下。

治國即解決國家內部矛盾,對於外部矛盾,即與邊疆民族的矛盾,趙匡胤也沒有心高氣傲,想著引兵去給邊疆民族一點顏色看看。

而是同樣以溫和的方式,不加干預邊疆民族的治理,甚至,留有北漢割據地給彼此一個空間。可以說,這種退一步的政策反而換來了雙方的和平,緩和了雙方的矛盾,而讓宋朝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和心思去治理國家。

這也是為什麼宋朝的經濟實力、文化素養能有所提高,國力有所增強的原因之一。

順帶一提,享譽中外的中國四大發明,其中有三樣,就是在宋朝被發明出來,最終,用於生產生活的。若國家處在水生火熱之中憂患不已,百姓連維持生計都做不到,哪裡敢對生活水平有過多的需求。相反的,生活穩定,百姓才會開始追求更幸福的生活,如此一來,更多的發明創造也就出來了,由此可見宋朝的繁榮。

如果,把宋太祖趙匡胤的一生一分為二來看的話,他前半生的戎馬生活與他坐上帝位之後的功績相比遜色太多,幾乎沒有了可圈可點的地方。因為相比起提刀拿槍的莽夫,身為帝王的他帶給百姓的遠比身為將軍為百姓開疆擴土要來的更多。

趙匡胤在統治生涯中扮演的角色,從急功近利,求勝心切的將軍,成為了能夠以和為貴,以百姓為己任,使國家「大」、使家業「大」的政治家。趙匡胤長遠的政治眼光讓宋朝的經濟和文化穩步增長,勢不可擋,可以說,是達到了古代社會能夠發展到的最高峰。

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五十歲。關於趙匡胤的死,《湘山野錄》有「燭影斧聲」的說法大行於世,認為趙匡胤是被意圖篡位的趙光義謀殺。趙光義為了證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見的「金匱之盟」一說,說趙匡胤生前承諾母親杜太后,日後將帝位傳給光義。

參考資料:

『《宋史》、《湘山野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敵軍逮捕了一個犯人,一問這個人的身份,敵人趕緊說:上好酒好肉
一人三步做了一首詩,結果,救了一位妃子的命,作品我們至今膜拜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