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愛玲與香港情緣

張愛玲與香港情緣

情深無邊

 如詩如畫小提琴 琴聲無邊

陳蓉暉 

00:00/04:26

張愛玲與香港情緣

作者︱謝越芳(香港)

女作家張愛玲成名於上海人人皆知,可她真正的創作黃金期一定是和香港有關。1939年她獲得倫敦大學獎學金,準備前往留學,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改入香港大學文學院。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她中斷香港學業回上海,入讀聖約翰大學。1952年以續學的理由再次回到香港大學,並定居下來。在香港曾任職「美國新聞處」,並開始她的的文學創作豐收黃金期。有長篇小說《秧歌》《赤地之戀》等等並成為電懋影業公司的主力編劇。香港成就她更大的名氣和她生活的全部經濟來源。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第2年嫁給65歲的劇作家賴雅。1960年成為美國公民。可丈夫的身體健康敗落,為了生活1961年再次來香港尋找機遇。

香港是她的福地,給了她更多的機會。往後的生活,包括癱瘓在床丈夫的醫藥費來源,全靠她在香港寫作編劇的收入來支撐。作品有:《小兒女》《南北喜歡》翻譯小說《老人與海》《愛默森選集》《美國七大小說》等等。

香港北角有小上海與小福建之稱。當年她就曾二度居住在北角渣華道。據說那張傳世的招牌照(身穿高領鳳仙上衣,二手叉在腰部)就是攝於北角蘭心照相館。那照片主人的眼神透著靜觀塵世,淡看歲月,眸中蕩漾出一抹清淺和驕傲。北角住過不少文人名人,風流詩人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再醮與丈夫也曾居住在北角。張幼儀一定比張愛玲幸福,有一位中醫師丈夫,起碼是一位健康的可依靠的男人。而張愛玲在丈夫中風又中風情況下,不得不回美國照顧侍候他。二位曾在上海名噪一時的女人,命運都把她們送來香港,並不約而同都在北角渣華道一帶居住。倆位民國女子飽經滄桑,歷經人生幾度磨難轉折乃至心碎。張愛玲在香港成就了中國超然女作家的地位。張幼儀在香港找到了第二春,前夫徐志摩一次又一次傷害她的傷口,在此慢慢療愈。歲月匆匆,繁華落盡,四季輪迴依舊,多少沉浮悲情,多少繾綣憂傷,都被時光蕩滌而盡……

魅力女子,年輪沖淡了光環,人比煙花寂。要讀懂她的人生情感,只能在她的字裡行間。永恆的惆悵和憂傷。

1995年9月8日一代才女,在美國的住所孤獨地躺在地毯上,靜靜地離世了。這位才氣非凡,絕代風華如臨水照花般的民國奇女子,謝幕人間。可她寫的《傾城之戀》《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色.戒》等等作品與世長存。

香港是一個充滿愛和慈悲的地方,更是自由博愛寬容的天地。光陰流逝,70多年滄海桑田,如今北角高摟大廈櫛比鱗次,往日的蒼涼凄美被喧囂雜吵熱鬧取代。在夜色七彩迷離燈光下,彷彿依然可見一代才女張愛玲的倩影。

人生如果是一場春,夏,秋,冬,無疑香港給了張愛玲人生中最繁華美麗的春天!

香港刻下了張愛玲的文學成就。張愛玲與香港情緣永恆!

作者簡介

謝越芳,香港作家、香港作家聯會永久會員。

作品:小說集《欲.憨.色——高頭巷的故事》、《紅粉奇緣》、《紅顏》;短篇小說·紀實文學·散文:《雲妮》、《燕子的夢》、《落紅何價》、《青衣祭》、《老兵》、《女人如水》、《海娟的幸福夢》、《智慧藏民間》等等作品均刊登在《香港作家》雜誌、《香港文學》雜誌和香港報刊。

原創投稿作品

轉載須註明:「轉自:國色天香Gstx-201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色天香 的精彩文章:

珍貴的水果盆景

TAG:國色天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