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藝生活館日記(2018年2月8日 無上清涼?常法)
最新
02-12
無上清涼歸來兮.感【證道歌】
隨手夕陽醉,靜默塵萬里,
一念君不見,如是歸來兮。
常法荒寒
這幾天畫明招寺義賣作品,發朋友圈時又說起中國畫的荒寒,宋元以降,荒寒不僅被視為中國文人畫的基本特點之一,而且也被當作中國文人畫的最高境界,也是我所追求的境界。縱觀古今文人畫壇,在煙雲騰遷、古木逶迤之後,總有一種幽幽的寒意,直沁心脾,王伯敏在談到元四家的創作風格時說:「他們的作品,儘管都有真山真水為依據,但是不論寫春景、秋景,或夏景、冬景,寫崇山峻岭或淺汀平坡,總是給人以冷落、清淡或荒寒之感,追求一種『無人間煙火』的境界」。蕭條淡泊,此難畫之意。畫者得之,覽者未必識也!《鑒畫》。
蕭條淡漠,是畫家極不易到工夫,極不易得境界《畫耕偶錄》
畫家塵俗蹊徑,盡為掃除;獨荒寒一境,真元人神髓,所謂士氣逸品,不入俗目。惟識真者,乃能賞之。《畫跋》
以「荒寒」論藝境,幾乎是後人所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


TAG:禪藝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