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科技新聞:最強火箭帶特斯拉上天、港珠澳大橋驗收、南極臭氧空洞在癒合
1
最強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跑車將在太空漂浮數十億年
美國東部時間2月6日下午15:48左右,美國SpaceX公司於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達發射中心,第一次嘗試發射全球最大運載火箭重型獵鷹(Falcon Heavy)。這次發射的重型獵鷹火箭高達二十層樓,三個一級火箭均配備九個發動機,共由二十七台發動機推動。雖然可搭載14萬磅(約63.5噸)的貨物,但此次的發射中只搭載了一輛SpaceX公司總裁馬斯克的座駕,一輛櫻桃紅色的Tesla Roadster跑車。這輛跑車也成為第一輛進入太空的汽車。而之前設計的其中兩個核心推進器分離後重返地面降落也成功完成。這次發射和部件回收的成功,也標誌這人類探索太空又獲得了一個重大突破,將進一步推動人類探索太空的計劃。
重型獵鷹攜帶特斯拉發射升空
2
「木星合月」8日閃亮登場 「星月輝映」天宇添浪漫
天文專家介紹,2月8日晨,有「巨人行星」之稱的木星將來到「月亮女神」近旁,上演「木星合月」的浪漫一幕。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憑藉肉眼即可欣賞到這幕動人的「星月童話」。
據了解,行星和月亮正好運行到同一經度上,兩者距離達到最近,這一天象叫行星合月。
木星是太陽系八顆行星之王,直徑是地球的11倍。木星的衛星最多,共有67顆,其中有4顆是伽利略衛星,需要用小型天文望遠鏡才能觀測到。
3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6日驗收交付——超級工程 超乎想像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跨海大橋,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橋樑——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驗收交付,三地距離「半小時生活圈」僅一步之遙。
港珠澳大橋總長55公里,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也是迄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被譽為世界橋樑建設史上的「王冠」。作為世界級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實現了「六個最」: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跨海大橋,也是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橋樑。
本次驗收交付的主體工程集橋、島、隧於一體,包含九洲、江海和青州三座通航斜拉橋,約20公里的非通航孔橋,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連接橋樑和隧道的東西兩座人工島,共約29.6公里,總投資約480億元。主體工程於2011年1月開工,經過大橋建設者7年的砥礪奮戰,於2017年12月31日基本建成,全線亮燈。
就是這個世界級的超級工程,人們很難想像,其實它是「車間化」和「流水線」生產出來的。
圖為夜色中的港珠澳大橋(2017年12月29日)
4
「葫蘆娃」星系是尋找系外生命絕佳地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5日消息,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讓地面和空間望遠鏡協作,對距地球僅40光年遠、包含7顆地球大小行星的TRAPPIST-1行星系統進行了調查。最新研究證實,TRAPPIST-1是太陽系外最適合尋找外星生命的地方。相關論文發表於《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
TRAPPIST-1以智利的「凌星行星和星子小型望遠鏡」(TRAPPIST)命名,該望遠鏡2016年2月發現了其內兩顆行星,隨後,其他望遠鏡發現了另外5顆行星。
現在,科學家利用NASA斯皮策望遠鏡和開普勒望遠鏡的數據,更精確計算出了這些行星的密度,並通過複雜模擬,確定該星系的7顆行星主要由岩石構成。有些行星中水的質量約佔行星總質量的5%,是地球海洋質量的250倍。TRAPPIST-1行星中至少有4顆擁有溫帶氣候,這或許預示著其上存在海洋、湖泊或河流。當然,水在行星上的存在形式,取決於行星從母恆星(質量僅為太陽的9%)獲得多少熱量,最靠近恆星的更可能是水蒸汽;距離較遠的則可能是冰。
根據行星直徑、質量和與母恆星的距離製作的TRAPPIST-1行星系統的藝術概念圖。 圖片來源:NA
5
臭氧層怪現象:南極空洞在癒合,中緯度地區在變薄
上個月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上發表的研究指出,南極上空的平流層臭氧層正在癒合。沒想到,6日出版在《大氣化學和物理》雜誌中的一篇分析報告認為,在大多數人居住的中緯度地區,平流層下方的臭氧層變得更加脆弱,這讓科學家難以理解。
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要求全球淘汰含氯氟烴(CFCs)等其他消耗臭氧的化合物,南極地區已見到了顯著效果,但全球範圍內修補臭氧層的運動遠未結束。
瑞士世界輻射中心的大氣物理學家威廉姆·鮑爾和同事將衛星數據結合起來,研究了中緯度地區的臭氧層,結果發現,從1998年到2016年,平流層下層的臭氧減少了2.2多布森(一種衡量臭氧厚度的單位),而平流層上層的臭氧僅上升了0.8多布森。鮑爾說:「我們幾乎在每個維度的距地面25公里以下的每個高度,都能看到這種情況存在,而這種不為人知的真相讓我們非常擔心。」
鮑爾懷疑,造成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是「非常短命的物質」(VSLSs),主要來自海洋生物產生的二溴甲烷,但近年來人造二氯甲烷(一種溶劑和脫漆劑成分)的數量也翻了一番。二氯甲烷是一種消耗臭氧的化學物質,它在逃逸到大氣層以後的6個月內會分解。
南極空洞在癒合,中緯度地區在變薄


TAG:老郭的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