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期, 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是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海絲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唐代,我國東南沿海有一條叫作「廣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這便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

基本上明朝及其以前,中國都是世界上的航海大國,鄭和的艦隊是當時當之無愧的無敵艦隊。當時有鄭和船隊有300多艘船組成,其旗艦比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旗艦大1.5倍,加之有指南針及星相等這些早期的導航技術以及火炮加持。鄭和船隊所到之處基本上無不禮遇有加。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聽話我就把你國家打下來。。。鄭和下西洋過程中,順便調停了爪哇國的內戰,佔領了斯里蘭卡。遠航了這麼遠,從來沒有見過比中國更強大和富饒的國家,那似乎也沒有必要再轉了,因為我們是老大,跟這些彈丸小國玩有啥勁兒啊。這成為後來明清海禁的原因之一。

歷史上我們與其它國家交易,基本上我們都是賣茶葉,瓷器,絲綢這些,換來的都是金銀幣。茶樹每年發芽,瓷器可以再燒,桑蠶每年都有,但是金銀這些貴金屬可不是每年再生的。。。所以從開始有國際貿易開始,世界各國的金銀都在流向中國。宏觀上說,西方是富銀的,東方是貧銀的。西方不停的開礦,煉銀需要用到水銀,他們到處開採水銀,又沒有保護措施,很多人吸入汞蒸氣,死於汞中毒。而煉取的金銀,都用以換取這些東方樹葉和土燒的瓷器。

那為什麼大家都要買茶?

其實這裡有一個誤解。大約在15世紀時,人們發現喝茶之後,人的壽命延長了很多。當時是一個傳染病的時代。霍亂、天花、流感隨便一個角色上場,都可能導致無數的死亡。但很多流行病是以為水媒介。而喝茶需要燒開的水,這個過程無意間殺滅了很多病原體,結果就是人們無意中阻斷了傳染病的傳播途徑。表現為喝茶的人,生病較少,相應活的年齡就大了。誠然,茶有它固有的獨特氣質,現代科學也證實茶有提神醒腦的功效。絲綢和瓷器不說,有錢人都想讓自己用的穿的更漂亮一些。弗洛伊德的理論能解釋人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通過海絲和陸絲,中國在幾百年間一直收集全世界的金銀。之後清末時的很多賠款,那些金銀,很多是我們之前用樹葉和燒過的土換的。。。

所以想著這麼近了,去看看吧。

從廈門向北100KM,開車大約1小時。便到泉州。泉州對著泉州灣,泉州灣有兩條河流注入,晉江和洛江。洛江邊上也有一個洛陽鎮,這個可能也是因其在洛江北而得名。但廈門邊上也有一個洛陽鎮,中國湖北也有洛陽鎮,這些很有可能是歷史上洛陽人遷移之後聚居之地的遺留。

泉州灣的漁船,因在休漁期,有大量的漁船停在岸邊的泥地上,這張照片並沒有拍到漁船的停泊的地方

海灘一般有沙質海灘,岩基海灘,泥地海灘之分,沙灘是我們經常見的,岩石也不少見,如果海邊全是泥,就形成灘涂,泉州灣這裡就是灘涂,這些石塊,其實是建築垃圾,完全是人為放置,其放在岸邊是為了讓海蠣附在上面生長

圖中這位惠安女裝束的奶奶,用是用鎚子和鋼釺在採集附著在石頭上的海蠣,狀如我們常見的生蚝,只是個頭小一些

這些很明顯是人為堆成的,就是為了讓海蠣附在上面,以便於退潮時採集

灘涂,退潮時上面很多小螃蟹及貝類,很容易抓到

泉州灣大橋,鋼桁梁懸索橋,現在這種大橋在中國沿海到處都是,很多都比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壯觀。因中國沿海及日本,美國西海岸都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頻繁,這種橋樑在地震時,可以適當的擺動扭曲而不致於直接斷裂。同時較大的跨度和高度,其下還可以允許大型船隻通過。故中國沿海較大橋樑,基本上全是此類橋樑。

本來想看看這古老的港口,但駕車沿泉州灣轉一圈,到處是現代的高樓大廈,早已不見了昔日國際第一大港的影子。

關注二維碼獲取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微風吹的這一天,白雪也紛飛
激活你的青春密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