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瑞華/黑白色展現百味人生

楊瑞華/黑白色展現百味人生

楊瑞華先生專情於書藝,半個世紀以來,他潛心藝術海洋,將錦繡煙火的人生添上了一抹淡淡的詩意。那皓白宣紙上的點點墨,是他一生的愛與心血。他自號阡陌齋主,返璞歸真,如孩童行走鄉間阡陌小路,道竹籬笆,凈土雲輕,洗盡鉛華,希冀世間美好如桃花源地。生活中的他儒雅風趣,至情至性,是少女眼中如慈愛父親一樣溫暖的人。書藝精湛的他為人低調,其學識、人品、修養、情感,融入書風之中,最好的詮釋了字如其人的書法意境。靜觀他的作品,滲透了「傳統的新意」,鑒經典,尋真我,在傳統基礎上創新,實現古老與現實結合,將心靈中那種虛不可實、描不可言的意境躍然於紙,激起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畫面感。輕輕翻開每一頁,你都會感覺到他書法的千錘百鍊,溫雅勁健。這樣隨性圓和,散發細膩與慈悲的靈魂,尚簡,養德,有道,令我崇敬不已。

楊瑞華先生自幼好墨,書齋靜坐,臨摹讀帖,潛悟勤習,毛筆任心揮運自如。他六歲始執毫弄墨,半生以碑帖為師為伍,先後臨習甲骨、鐘鼎、石鼓、隸、真、行、草等諸多字體,以探源為本,力求精美。在他看來,堅持讀、摹、臨、創,是繼承傳統,挖掘認知的過程,此為書法必由之路。他崇尚傳統,早期臨摹蘇東坡《豐樂亭記》,喜其筆圓韻勝、綿里藏針的風采,筆墨將北方雄厚粗獷與南方細膩精巧柔和一體。他崇拜毛潤之,效毛體縱橫馳騁、瀟洒自如的筆法,洞見揮毫如煙的浪漫奔放。他博彩百家之長,取米芾無往不收,取王羲之雄峭妍美,取趙孟頫精工秀麗,貫通一體,集東坡之豪、清臣之筋、潤之之氣,融而不混,和而不同,力兼眾美。他走進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的世界,也走出傳統經典的體系,融入自己的藝術哲學,處處是古典,處處有新意。他的藝術技法嫻熟,摒棄矯揉造作,去繁為簡,頗有幾分工匠精神,一字一句飽滿深厚,沒有半點投機取巧,將骨子裡的藝術融入到作品中,自然流露其中格調與情趣。

臨帖得技,創作得藝。臨帖為技法表象,然思想底蘊迥異,字裡行間透露的意味千差萬別。創作是賦予靈感、不可複製的心路歷程,讀過的書,經歷的事,心中的聲,皆在收、起、接、落中窺見一二。楊瑞華先生在堅持不懈的修鍊中,將天道酬勤與天賦合二為一,以期手寫我心。他曾應大師指點,創作長卷《金剛經》,因盛夏條件欠佳,於四十多度高溫房中,累作五萬餘字,晝夜不計,然他不覺艱苦,反樂其中,其長卷也見性見佛,充滿空的智慧。這種創作基於生活,高於生活的理念,做過教師、警察、海關工作的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過往二十餘年軍人生涯,那些常人難以忍受的定力,培養了他的意志,磨練了他的性情,此浩然正氣,是他夯實書法功底的血脈。他頗愛中國傳統文化,喜詩詞歌賦,其作品飽含情感,但他不僅關注書法藝術本身,更思索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順勢而為,傳承文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字里字外見功夫,將百味人生形諸書法。

牆上三幅小品畫,心中兩首豪情詩,筆下一道黑白色,這樣的氛圍中,楊瑞華先生提筆即來,吞吐自如,將書法藝術之美表現的淋漓盡致。他筆下的大字結密無間、遒勁平正,有厚德載物的韻味,小字工整秀麗、氣韻玄幽,有古厚天成的意境。筆者尤喜他的行草,偶有不連而脈不斷,遒勁靈動,筆勢縱意豪放,每一個字都像古兵馬俑,千軍萬馬揮戈利劍,你以為是快馬風墻,細看錶情不一形態各異,筋骨中見柔情,細微處見真功,實為春意拂面惹人醉。「姜到老時味方辣,藝到精時方自然」,醇正平和,看了讓人舒服,是我們對好作品更深層次的敬意。他的筆墨,似乎是虛構,又是真實還原;似乎是聖賢文學,又是生活百味;一些禪意,一些哲學,一些底蘊,一些總結,一些創新,藉助傳統功力,放飛自我,進入胸有成竹的通道,似花開月笑,點畫有位,章法秀美,經得起方方面面的推敲講究。「好字!」這是「言入囹圄」的我不得不說的俗語,這些好作品,筆者言語不盡,讓我們一起翻閱品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相信嗎?你可以掌控生活中90%的問題!
1.NS.《超級馬力歐:奧德賽》——最純粹的樂趣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