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飄在悉尼,那段在寄宿家庭度過的溫暖小日子

飄在悉尼,那段在寄宿家庭度過的溫暖小日子

那年,結束了學業,如期的開始了實習生活。選擇了回到澳洲實習,並完成自己的畢業旅行。聖誕期間,勇敢得接受了一份工作時間安排很滿的兼職,n次面試後也開始了較為滿意的公司實習。自然,整整6周沒有一天休息,咬咬牙,日子也就這麼挺過來了。

兼職中,每天都有足夠的時間思考,思考過去現在和將來。參透了一個道理,向左右,向右走,都是人生。沒錯,現在不喜歡做的事情,也許會成為未來歲月里難忘而溫馨的記憶;過去渴望的東西,現在得到了,卻被自己擯棄,變得一文不值,或許,這整個糾結得過程,就是人生。

Homestay悉尼寄宿家庭,充滿溫暖的回憶

畢業後,重返悉尼實習,沒有再和同學一起租房子,選擇了一家寄宿家庭。這家女主人是十歲左右和爸媽從亞美尼亞移民至澳洲。問過他們為什麼選擇澳洲呢,女主人的爸爸媽媽跟我說,當時亞美尼亞政局動蕩,貪腐橫行,家人大多選擇移民美國,他們去考察了一圈覺得美國治安堪憂,最終選擇來了遙遠的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國家的澳大利亞。女主人是單親媽媽,帶著一對兒女,搬到了父母的街區,方便照料孩子。

女主人在悉尼從小讀的音樂學院,一家都可以稱作藝術世家。女主人現在是鋼琴教師,爸爸媽媽做手工藝品,兩個孩子精通各種樂器。我剛到的第一天,飯後,女主人即興彈琴,女兒就跟著唱歌跳舞,兒子吹笛子伴奏。好像誤入了電影音樂之聲。家裡沒人時,我也練練鋼琴,碰到Edi放學早,還會耐心的指導我。

寄宿家庭的格局,是我最喜歡的類型。應該可以叫做「townhouse」一共兩層,面積也沒有太大,一層是車庫和洗衣機儲物室,二樓是客廳、餐廳、廚房,以及三間卧室。家裡的後院花園也在二層。

很有情調的小庭院,可以賞花,喝咖啡。悠閑的度過一個午後。

這就是家裡的男孩Edi了,正在讀初三,成績十分優異,屬於小書蟲類型的。對中國文化和漢語也十分感興趣。我課餘時間會教他點漢語,特別逗的是第二天他就跑去學校和他經常一起玩耍的中國小夥伴飆中文,結果人家聽不懂,Edi一臉無奈的問我為什麼,打聽清楚緣由後,才知道人家是從小講英文的移民二代,在家裡最多說說粵語的香蕉人。madrine和cantonese在他們看來是完全兩個語系。就像兼職時候老闆家的女兒,從小在悉尼長大,只會說英文和上海話,普通話不懂,沒有語言環境~

中國年,我的房間也被布置的很有年味。這是Edi親手做的玫瑰石小手鏈,送我作為禮物。

接下來是小女孩litte elle,屬於我專屬的昵稱是,broken grils里的litte Max~這個姑娘古靈精怪,擅長跳舞、唱歌、彈鋼琴,還是youtube上的時尚小達人,經常分享些美妝視頻,像冰桶挑戰之類的活動也一樣不差的參加。她過生日那天,很驕傲的和我們說「I am 5 years old with 5 years experience.」

澳洲的孩子需要成人陪伴才能出去玩耍,所以他們很喜歡在我下班後粘著我出去遛彎。在家附近的大公園瘋累了,我通常會帶他們在附近吃點日料或者炸雞,有時候騎自行車翻山越嶺的,只為了偷偷在一家小店買糖果。孩子們的世界,總是很容易滿足。

嬰兒肥的little Max總是問我,為什麼她肚子那麼大卻沒有胸呢?更是經常偷偷穿媽媽的禮服,戴媽媽的bra。

凹造型小達人。If I can have a girl like her...Life will never be boring.

Little Max學校大大小小的party不斷,媽媽很是擔憂,她還是希望澳洲的基礎教育再嚴苛一點。我經常跟著她學做cupcake。Little Max信手拈來,熟練至極。我也會教她如何煎雞蛋,做速食麵、包餃子。可是她總是喜歡用黃油煎蛋,味道很怪;然後買的當地的速食麵也沒有調味包,很是失望。

Ella像極了小大人~動手能力超強。記得有一次帶她去咖啡店,點咖啡時成熟的小樣子簡直和美劇裡面的上東區小公主一樣,我跟在後面像極了話少的女傭。

出爐了,很像樣~

這個家庭很重視飲食文化,每一次家庭大聚餐,都要有前餐,有飯後甜點,再搭配上考究古樸的餐具,吃的很有儀式感。女主人四十歲,正經歷人生的低谷期。女主人有時會約上三五好友到家中做客,她們帶著紅酒和鮮花,和娘仨通宵聊天喝酒。家裡離車站很遠,早上我和兩個小孩子順路搭車上班,晚上,有時不想走路回去,女主人總是熱情的開車去接我。

聖誕節到來,更是儀式感不斷。我們都彼此送禮物,在平安夜放在家裡的大大的聖誕樹下。Edi和Elle忍不住在12點鐘聲一響起就去拆禮物。

各種小擺件,一個都不能少。聖誕樹也是每個枝杈都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這樣方便每年拿出安裝。

從大一開始就執著的認為平安夜就應該去教堂祈禱,願夢想可以超越冷酷的現實。聖誕樹下,我們偷偷堆放的滿載愛的禮物,讓我溫馨的明白:santa無處不在,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禮物,永遠充滿期待與想像。

陪孩子們在附近公園玩耍,被ELLa抓拍~看來我還是愛紫色的。

結束了一天滿載著affiliate program contract 的實習生活,陪孩子們散步,偶遇一個正在出租的美美的大房子,還有私家游泳池哦,一周才140刀,要不要搬家試試?

下圖就是上班的小辦公樓。我感覺我每天早上起來後,要穿越一片時不時爬出蜥蜴的綠地大公園,然後小道繞進鋪滿木頭棧道的藏滿了珍貴鳥類的叢林,最後跑到火車站。

實習中,學到了很多,可是欠缺的還是嚴謹。還是偷偷的安慰自己,畢竟馬雲曾說過「 細節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做企業贏在細節,輸在格局。格局,「格」是人格,「局」是胸懷,細節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好的人從來不重細節,兩個都干好,那叫太有才。這倒是和細節決定成敗有點衝突呢。

Start my internship here. 實習+打工+陪孩子散步絕對是瘦身的良藥。更別說趕上聖誕節。

套用最近很流行得一句話:成長,帶走的不只是時光,還帶走了當初那些不害怕失去的勇氣。許多人所謂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發現自我,獨特個性的形成。 也許撐不住的時候,可以對自己說聲我好累,但永遠不要在心裡承認說我不行。

我快要離開悉尼的時候,Edi帶我一日游悉尼,說要我領略一下他眼中的悉尼。

Edi帶我游悉尼

第一站:新南威爾士州立圖書館(The State Library of NSW)是新南威爾士州最早建立的圖書館,也是澳洲最老的圖書館。這裡的藏書非常豐富,很多也非常珍貴。建築很有特色,雕塑也很有看頭,是一個靜品書香的好地方。這裡更像個文化中心而不是一個傳統的圖書館。有超過500 萬冊的藏書,在館內的畫廊里經常舉行新穎的臨時展覽。現代化的附樓里有個非常棒的書店,裡面有很多澳大利亞書籍。圖書館還提供1 小時的免費講解遊覽。

那天的悉尼很文藝~州立圖書館裡的莎士比亞小屋,海德公園監所里第一批移民過來的英國犯人和他們的芬達,即將出海的游輪,Botanical garden里那棵堅持不倒100年的奇怪樹,the town of Sydney 的一切都如200年前的麥考瑞公爵所言。

新南威爾士州立圖書館裡的莎士比亞小屋,正趕上莎士比亞展。還有講解員。

第二站:海德公園(HYDE PARK)距離城市僅幾步之遙的海德公園裡,樹蔭下修剪得又短又齊的草坪是午餐時間人們喜愛的約會地點,漫步越過柔和的丘陵,經過涌動的亞奇伯德噴泉(ARCHIBALD FOUNTAIN)(為了紀念一戰中法澳聯盟而建),把車輛噪音遠遠拋在身後。

海德公園這塊地方原先是準備建一個兵營,可是建成後卻沒有軍隊入駐過,反倒成了關押各地運來的囚犯的地方。2012年這裡已經成為展示澳大利亞早期流放犯生活及一些珍貴實物的博物館。

1810年海德公園就已經成為倫敦式樣的典範。但是那時的海德公園要比2012年大好幾倍。因為這片綠地同時用作軍隊的操練場,後來還作過賽馬場和板球場。

參觀海德公園監所後,在一樓的餐廳,Edi很紳士地請我一起享用下午茶。

第三站:

悉尼皇家植物園旅遊(Royal Botanic Garden ) 悉尼皇家植物園面積30公頃,於1816年在當時總督Macquarie主持下建立,佔地24 公頃,原是澳洲的第一個農場,緊鄰悉尼歌劇院和中心商務區。每年吸引了300多萬遊客來參觀。 當地適宜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利於植物園的植物收集。植物園收集展示了熱帶和亞熱帶植物7000多種,其中不少是殖民地時期從國外引進的,如柑橘,有些是在國內和太平洋地區考察引進的,有的甚至是植物園前身第一農場時期通過種子交換而來。植物標牌提供植物收集的歷史信息,特色的園區更是植物園歷史的寫照。

這裡有觀看悉尼大劇院最好的角度——麥考利夫人角就在這裡了。

Botanical garden里那棵堅持不倒100年的奇怪樹。

一路和Edi邊走邊聊,悉尼大橋映入眼帘,那天,擺渡船和大遊船同時出鏡。

和Edi聊起,前一天晚上看電視,就有這艘遊艇停靠悉尼港的新聞

最後一站:

我帶著Edi去了悉尼的China Town。我在悉尼的外國朋友基本都被我拉到中國城吃過中國式烤串,絕味鴨脖,四川火鍋。但是在悉尼最愛吃的還是馬來西亞的Mamac。我還帶Edi在這裡理髮,他感嘆真的好便宜~哈哈。

下圖是Edi今年傳給我的寄宿家庭全家聚餐照,Edi小學霸準備念大學了,應該是名校隨便挑的霸氣。他曾經說也想和我一樣學法律。

女主人曾經size8,模特身材,後來失婚後一躍成為size14的肥婆,現在看來也減肥成功了,氣色很贊。現在在悉尼銷售鋼琴,也同時在會場舉辦些小型鋼琴會。Elle也不再喜歡跳舞,越發標緻,進入high shool叛逆期了。記得她那時還小,很委屈的和我抱怨過,男朋友被閨蜜搶走了,很傷心。我問她,為什麼你覺得他是你的男朋友,她說,因為那個男孩朝她眨眼睛了~全家笑聲一片。

走的路多了,即使很多是彎路,至少也看到了更多的風景不是么?那段日子,每日早睡早起往車站的暴走,讓我如願的瘦身成功。閑暇時,和家裡的local小男孩一起看韓劇,對著中文字幕,給他做英文版「同聲傳譯」 更是很少有人經歷過的趣事吧。孩子大了,也有機會回到故土亞美尼亞,不知道他們愛不愛那個素未謀面的祖國。希望這一大家,永遠幸福安康,送上最真摯、樸實的祝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跟著喬妹玩香氛蠟燭 的精彩文章:

在Santorini,和姐妹們一起完成那幾件瘋狂的小事

TAG:跟著喬妹玩香氛蠟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