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都8102年了 微軟居然還想著Always Connected PC

都8102年了 微軟居然還想著Always Connected PC

微軟官方在上周宣布,今年的Build 2018微軟開發者大會將於5月7日至9日在美國西雅圖舉辦。今年的Bulid大會將包含多種主題,其中Always Connected PC計劃將會是重頭戲。從字面意思上看,這個主題的大意就是「始終與PC連接」,但這在筆者看來卻為微軟感到擔心。

就在差不多十年前智能手機剛剛興起時,筆者曾與朋友就討論過智能手機的發展會是怎樣的,當時我們期待的是電池技術的突破能夠讓手機運行exe文件,但顯然現在來看這個想法非常可笑,因為手機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立的一套應用場景和規範,而不是作為電腦的替代品。

其實這麼想的並不是只有我和我的那個朋友,當年在智能手機初期,將「可以實現電腦的某某功能」作為手機賣點的產品和公司並不少見,比如給手機加個鍵盤、加個擴展塢等等。而這正是「電腦中心主義」的思維慣性而想當然的產物,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

都8102年了 微軟居然還想著Always Connected PC

有多少人真的用過這樣的設備?

而當智能移動設備、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逐漸起來之後,「電腦中心主義」就從「一切像電腦」變成了「一切以電腦為中樞驅動」,但現在我們會發現,串連我們整個智能傢具也並不是電腦。

可以說,這十年來業界都在讓人們看到「電腦中心主義」瓦解的整個過程,這不僅僅是市場上的電腦銷量逐漸萎縮,也不是說電腦變得不再重要了,而是將電腦作為整個智能終端的核心這樣的觀念已經日趨變得不再現實。

而微軟在這個時候還在提出「Always Connected PC」就顯得非常不合時宜。我們免不了認為微軟仍然呆在它的舒適區內不想走出來。

為什麼現在我會質疑「Always Connected PC」?這其實非常容易理解,因為這完全沒有必要。下面我會進行解釋。

首先,我們為什麼會有希望由電腦來驅動串連所有智能設備的想法?本質上就是看中了電腦的運算力,覺得以電腦的強大運算能力可以支撐得起這些設備運行。但事實上的情況是,隨著晶元技術的發展,所有智能設備的運算能力已經能夠維持獨立運行了,根本用不到電腦來代替。

都8102年了 微軟居然還想著Always Connected PC

移動晶元的運算力已經能夠滿足家庭需求

所以到最後,電腦唯一需要做的就僅僅是將各個設備的數據進行整合,方便統一管理。相信不少人都曾想像過這樣的場景:打開電腦,彈出一個功能窗口,上面有電燈、冰箱、電視、遊戲機、空調等所有設備的接入數據,我們可以分別給它們進行設定。但看看現在,我們其實更多的是在用手機做這樣的事,而並不是電腦。

事實上,這個工作筆者認為最後會交給智能音箱這樣的設備,或是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具有可視化能力的小型全息投影設備來完成,但絕不會是電腦。

那麼是不是電腦就會被淘汰呢?當然不是,電腦有它自己的生存空間,在生產力工具領域電腦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在遊戲領域也大有可為。事實情況也是這樣,我們仔細想想現在很多人用電腦就是工作和打遊戲,否則就沒有什麼開機的必要了。

都8102年了 微軟居然還想著Always Connected PC

其實遊戲全球更多玩家也是選擇專門的遊戲機

微軟現在提「Always Connected PC」無非是自家的基礎全在於此,捨不得割棄幾十年來電腦在整個領域形成的地位。但微軟必須要知道的是,PC不會是萬物互聯的中心,它只是萬物互聯中的一環。

其實這兩年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以前我們總希望有那麼一種設備或是一套系統,能夠解決左右的問題,但是現在更傾向於專門的設備做專門的事情,需要整合的僅僅是數據而已。如果微軟繼續抱著電腦中心的思維不放,今後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