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裝設計風格大揭秘,聽李亮聊設計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設計
文章導讀:
什麼是風格?
風格與室內設計的關係?計師軟裝設計師為什麼一定要學習風格?
形成設計風格的原因成因都有哪些?
不同的設計風格的格調和特徵?
什麼是風格?
風格是一個時代佔主導地位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建築/室內/陳設上的視覺形象的反映。
我先給大家理一下關於古今中外的風格都有哪些,然後再給大家詳細的介紹,篇幅的原因,今天只能介紹部分的內容,以後咱們會繼續給大家分享。
根據時間分:
歐洲:古典風格,或者叫傳統設計風格;中世紀;資本主義復興的巴洛克洛可可建築風格;新古典主義;工藝美術運動和裝飾藝術;折衷主義;現代;和後現代;
中國:古典傳統風格:炎黃五帝文明的開始;夏商周;春秋戰國人類文明的大爆發;魏晉南北朝多元化;唐宋元東方的文藝復興;明清;清末到建國初期——折衷主義;現代風格;國際式;新中式。
根據地域分:中式/新中式/法式/意式/英式/美式/地中海/東南亞/日式等
根據風格:古典風格一般為宮廷宗教神廟建築/自然風格:田園風格/鄉村風格/
現代風格:現代,後現代,結構主義,工業風,裝飾藝術,白色派,近現代的:嘻皮文化,朋克藝術,波譜藝術等等
比如:哥特式風格的高直/垂線/簇柱/尖券/交叉肋券/飛扶壁/尖塔/玫瑰窗/柳葉窗等體現了廣大教徒期望死後能夠升入天堂美好嚮往的思想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體現了西方基督教兩世說的世界觀。
比如:禪意設計風格,
禪意風格的特點:
需要解決的問題:什麼是禪?什麼是禪宗?什麼是禪定?什麼是禪修?為什麼要禪修?禪修之後的狀態收穫感覺是什麼樣子?
很少使用對比強烈的色彩,整體空間色彩布置多應用溫和的低純度色,善於配合光線營造感知效果。
空間的傢具、陳設品較少,形態簡潔,擺放簡潔、自然、隨意。
一切材料追求原生態的天然質地,從不刻意修飾。
我們所說的「禪意」指的是以佛教禪宗哲學為理論基礎,以自然、簡淡、清寂的內容所營造出的一種感知效果。「禪意設計」的第一個特徵, 「無色」,這裡所提到的「無色」,並不僅僅是採取「黑、白、灰」,而是一種「色彩被弱化或忽略」的概念。第二個禪意設計風格體現的是「簡約」。簡是輔助「無色」的形態因素;第三個體現的就是「樸拙」。自然質樸的材料表現出時間的痕迹,這種痕迹所帶來的「不完美」甚至會被人視為醜陋、粗糲,其實是暗含著某種「真實」和世界萬物更不存在完美和永恆。
風格與室內設計的關係?
室內設計師軟裝設計師為什麼一定要學習風格?
室內設計是指根據建築內部空間的使用性質和所處的周邊環境,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藝術手段創造功能更合理、視覺更美觀、運用更舒適且更符合人們生理、心理需求的生活環境,以期滿足不同人群的一種生活方式。
軟裝陳設設計則是利用各種藝術形式和藝術產品進行整合,以烘托室內的格調、氛圍、品位和意境。不同的風格其實是為了滿足方式的需求。
而不管是室內設計師的裝飾裝修部分還是硬裝完成之後的陳設設計部分都離不開風格。
形成風格的原因有哪些?
人生觀與世界觀:
比如:古埃及的人生觀:法老至上/君權神授/王權神化/死亡崇拜
中華民族的人生觀:天人合一/物以載道/道法自然
地理環境與自然氣候條件:
古希臘的建築:為什麼拿石材建造?為什麼建成前後廊式和列柱圍廊式?為什麼是開敞式建築?
中華傳統建築:木製構造/南方翹檐/坡屋頂
古西亞:乾旱少雨,缺少石材,粘土坯磚,外貼琉璃磚,牆體上窄下寬。
宗教信仰:
基督教建築:平面構圖就是拉丁的十字,
伊斯蘭風格的建築:古蘭經規定建築中不允許有偶像崇拜,所以裝飾只有織物紋樣或者幾何紋樣或者用經文文字裝飾。
風俗習慣與生活方式:
中國人的封建禮教,長幼尊卑,
民族性格:
徽派建築:低調內斂含蓄
西方建築:開放外向
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地理環境,民族信仰,地域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規劃,建築類型,裝飾裝修,室內陳設,從而表現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樣不同生活方式也反應了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所以說只有觀世界,才有世界觀。
不同的設計風格的格調和特徵?
古希臘——文藝復興: 建築
巴洛克——洛可可: 室內
新古典——折衷主義: 室內及傢具
現代——後現代:工業革命之後 民用建築,民用傢具
歐式古典風格:
特徵:
古希臘:柱式,三角形山花,崇尚人體美學,建築的雕刻化。
古羅馬:柱式,拱券,穹頂,連續拱券,十字拱券,即做結構又做裝飾
中世紀:拜占庭/仿羅馬/哥特式:尖券,疊級券,飛扶壁,組柱束柱,玫瑰窗柳葉窗
文藝復興:建築特徵濃縮為門頭和窗戶,骨架券變成天頂畫
古典風格體現的美學特徵:
對稱、莊嚴、華麗、明朗輕快、數學和幾何性、嚴密的邏輯性、高度嚴謹的審美價值,古羅馬的建築還現了奢華顯貴,對後世的建築有較大影響。
歐式設計風格還有哪些?
法式風格
宮廷風格為代表的: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拿破崙的帝政式
法式田園風格,法式鄉村風格。
英式風格
宮廷為代表的:安妮女王式
設計師為代表:齊賓戴爾式,亞當式,赫普爾懷特式,謝拉頓式。
英式田園風格。
義大利風格
前期保留巴洛克風格,後期改良,後期為路易十六/執政內閣/帝政式。
德國風格,前期(洛可可時期)打仗,後期(新古典主義時期)德國帝政式,畢德邁爾式
美式風格
歐洲路易十四巴洛克時期:殖民地風格——後來鄉村風格
歐洲路易十五洛可可時期:美國安妮女王式,美國齊賓戴爾式,
獨立戰爭結束:美國聯邦式,美國帝政式
重點講述法式風格:本章只講法式風格,其他風格請關注李亮聊設計或中裝環藝公眾號
路易十四巴洛克風格
攝政時期
路易十五與奧爾良公爵(良好的藝術修養帶來的自由 寬容/舒適的藝術設計風格)
路易十五與蓬帕杜爾夫人帶來的洛可可風格
以不對稱代替對稱,頻繁地使用曲線和弧線,排斥端莊和嚴肅。
偏愛人工修飾的「自然」,大量應用自然造型 裝飾傢具及織物(如:茛苕葉、玫瑰、薔薇、棕櫚、扇貝等裝飾圖案)。
造型以曲線為主,甚至刻意避免應用直線造型,多呈現出C形或S形裝飾。腿部造型為主要特點(其樣式為S形)被形象的稱為「牝鹿(pinlu雌性鹿)腿」或「芭蕾舞式腿型」。
特點:貓爪或山羊腳
受東方的裝飾風格的影響,大量的應用帶有東方風格的裝飾元素(如中國風格、印度風格、日本風格等裝飾)。
在色彩上多用粉色、白色、金色等。
畫品以人物畫為主,極具諧謔性﹑靈動性,常以愛為主要題材,如浪漫的愛、性愛、母愛等。
路易十六新古典主義風格
18世紀中葉,赫庫蘭尼姆/龐貝/雅典/帕斯托姆/希臘廟宇的考古發現
古代藝術再次成為藝術設計的主題
和諧/單純/統一/高貴與靜穆的偉大
即新古典主義風格誕生
英國稱之為新古典主義, 美國則稱其為聯邦風格。法國繼而衍生出帝政風格裝飾。
帝政式傢具
法國帝政式傢具
拿破崙認識到藝術和裝飾顯示統治者的地位與權利,他希望象羅馬帝國一樣的強大
模仿古希臘古羅馬的傢具造型特徵,採取莊重嚴肅的對稱式造型。
裝飾手法主要有塗飾、貼鍍金飾件 ,繁瑣的造型。
常以天使、女神、花環、棕櫚葉、獸頭獸腳為裝飾。半獅半鷲,獅身鷹頭展翼怪獸。
色彩上偏向於紅色與金色的搭配。
主要以紅色桃花心木為材,桌類櫃類也用大理石。
拿破崙認識到藝術和裝飾顯示統治者的地位與權利,他希望象羅馬帝國一樣的強大
模仿古希臘古羅馬的傢具造型特徵,採取莊重嚴肅的對稱式造型。
裝飾手法主要有塗飾、貼鍍金飾件 ,繁瑣的造型。
常以天使、女神、花環、棕櫚葉、獸頭獸腳為裝飾。半獅半鷲,獅身鷹頭展翼怪獸。
色彩上偏向於紅色與金色的搭配。
主要以紅色桃花心木為材,桌類櫃類也用大理石。
法式鄉村
源自於法國18世紀早期,強調溫和舒適的空間,淡雅清新的生活方式。
一反法式宮廷風格的富麗華貴,「質樸自然」是法式鄉村的最大特點,相對於美式鄉村風格,法式鄉村更明顯的傾向於溫和放鬆的氣質,整體效果不會有原始、粗獷、強烈的感覺。傢具很好的承襲了法國洛可可式的纖細柔媚及曲線造型,空間色彩多應用明度偏高,純度偏低的色彩,以達到溫和的效果。
傢具造型多應用路易十五式或路易十六式等法式風格造型,卻在原有基礎上適當進行造型及裝飾的簡化。代表裝飾手法為布藝傢具、原木做就處理的傢具、洗白處理的傢具、白漆做舊傢具、藤藝傢具、鐵藝傢具。
法式田園風格
法式田園傢具承襲法國宮廷深厚的歷史背景(特別是法國洛可可時期的傢具特點)。經過普羅旺斯當地傢具匠師的重新改良,簡化了原有宮廷傢具繁瑣的裝飾線條,功能趨於實用。常見的有:洗白處理的傢具、原木傢具,或在傢具表面塗刷鮮艷的色彩,偶有做舊處理。
布藝多選擇印花布、棉麻製品,圖案多用花鳥或傳統的歐式紋樣。
色彩多以暖色為主,明快大膽,純度較高,甚至應用原色作為空間的背景色。主要色調:紅、黃、藍、綠、紫、粉藍、粉紫等。
多應用花品、手工製品,滿是印有花卉圖案的布藝掛飾等。
簡歐設計風格:
又稱「現代歐式風格」,一方面有著古典歐式的典雅、高貴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又在原有歐式風格的基礎上更為強調功能需求,崇尚簡潔低調的審美。保留了古典歐式風格造型、材質、色彩的大 致特點,卻仍然不失傳統的精神內涵 ,適宜於當代人的生活狀態。
古典歐式風格適用於大空間,在中等或較小的空間里就容易給人造成一種壓抑的感覺。這樣便有了簡歐風格。
特點:摒棄了過於複雜的造型,無論傢具整體的造型還是局部應用的裝飾,多應用簡潔的線條,既富有歐式風格典雅優美的輪廓,又兼具現代傢具的洗鍊。
多傾向淡雅、溫和的色彩與實用、舒適的材質。
製作材料及加工工藝多變,極富創新性。
無論從審美的角度還是從功能的角度出發,更為強調空間的豐富性,常與現代風格傢具混合應用。
裝飾品以少勝多,可依據空間整體裝飾的特點,選擇性的應用傳統歐式風格的裝飾品或現代風格的裝飾品
體現的文化:
對歷史的懷舊,將歐洲皇室傢具平民化。
隨意,舒適,將家變成釋放壓力,緩解疲勞的地方。
學習設計風格的目的和作用
以史為鑒,了解歷史是為了穿沖發揚和創新
提高設計理念的文化底蘊與內涵
不同風格流派一定是不同功能不同需求的不同社會產物
設計不是風格元素的堆砌,應該是根據不同功能需求文化理念和品位的提升
做到設計有據可依有據可查
設計師是為客戶量身定製適合客戶的一種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反映了不同的客戶不同品位,同時也會影響和提升客戶品位。時間關係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好了,我是只講乾貨不講廢話。專註室內、軟裝設計師提升成長的李亮老師。
以下是零基礎學員跟我學完之後的設計作品,從設計到創意,從構思到表現。
范慧慧作品
潘久山作品
這是我最近出版的軟裝設計書籍,是室內設計師和軟裝設計師的一本工具書,從設計理念到設計風格;從室內裝飾到傢具布藝;從照明設計到燈飾陳設;從花藝到布藝藝術品;從設計創意到設計原則做了系統全面專業的梳理,歷時三年,18年工作經驗的積累希望能夠給成長路上的設計師帶來幫助。
這是學員學完之後給他們頒發的設計師資格證書
設計師必須做到能力+實力=內外兼修
如果你有需求,可以直接微信二維碼


※天啊!全是設計乾貨!軟裝設計不求人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設計
TAG:李亮聊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