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居易:人生就像長恨歌一樣(3)

白居易:人生就像長恨歌一樣(3)

白居易:人生就像長恨歌一樣(3)


作者北溟魚,未經授權眼鏡架轉載搬運

「初來乍到的年輕人,總是住在城市邊緣,花最多的時間向城市輝煌的中心通勤。努力工作,捉襟見肘。

03

輝煌的唐代長安城在清晨五點依然保持著她一貫壯麗的面貌。

一條橫貫南北的朱雀大街把城市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屬於皇族的宮殿與官衙,以及圍繞著他們的高官顯貴佔據著城市的中心與東北部高檔社區。

城中心的鼓樓掌握著城市的生息。每到日落鼓響八百聲,在鼓聲停止前,城裡被分割成方塊的一百多個居住區關門歇業,行人回家,再不許有人在街上行走。直到第二天五更天剛破曉的時候,宮內的「曉鼓」響起,坊門才能開啟。

在年輕的下級官員白居易眼裡,隱沒在暗昧夜色中那些象徵帝國氣派的寬闊道路,面目並不親切。白居易總是在整個城市熟睡的黑暗裡,穿戴整齊,悄悄打開坊門,騎著馬向北邊宮城出發。他要在宮內「曉鼓」聲響前,到達城市北邊的宮城,等著黎明時皇宮城門打開,朝拜君主。

長安城北高南低,從白居易家裡進宮,十里北行。在冬天,北風呼嘯,上坡路滑,照路的蠟燭半路就被狂風吹滅,耳朵被呲出凍瘡。哪怕到了宮城門外,宰相們可以去太僕寺車坊暖和暖和,白居易卻還需要在毫無遮擋的風雪中等著開門,一邊盤算著向君主「賀雪」的句子。等到宮門打開時,等著讚美這場雪的白居易卻已經是「須鬢凍生冰,衣裳冷如水」。

白居易在長安住了十多年,搬了五六次家。從長樂里,宣平里,到昭國里,新昌里,卻越般越往南,做校書郎時租的第一套房在長樂里,反而是他住過離上班最近的一個地方。

但年輕的白居易對未來有一種火熱的信心。

白居易考上「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的這一年,也是唐憲宗李純登基的第一年。這一年,王叔文、劉禹錫「永貞革新」失敗,朝廷里當權的高官大多在這次與宦官的權力鬥爭中失敗,被趕了出去。憲宗需要一些年輕新鮮,對他忠誠不二的面孔。

他看見了白居易的詩。一個光明的未來就這樣掉到了白居易頭上:他先去做了京畿周至縣的縣尉,沒過幾個月就被借調入朝中做了集賢校理。元和二年,白居易以縣尉成為翰林學士,為皇帝起草詔令,做機要秘書。

隔三差五,皇帝就邀請他參加宴會,他以「內相」的親密姿態坐在皇帝身邊,百官之上。至於宮裡送他茶果梨脯,絹帛,甚至傢具、御用車馬更是平常的事情。白居易在日後為自己編訂《白氏長慶集》時,特別收錄了所有他為皇帝寫的任命詔書,成《中書制誥》與《翰林制誥》兩編,以為無上光榮。

轉過年去,白居易被再次提拔,做了左拾遺。雖然官品只有從八品上,卻是不經吏部由皇帝親自考核的近臣。工資自然是漲了不少,他甚至有錢買了兩個健壯的婢女,照顧母親,防止她神志不清時自傷自毀。

家庭的負擔一時鬆動,事業一片光明。在無親無靠的京城裡,忽然靠上了那個最大的靠山,心情激動的白居易給皇帝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他受寵若驚,寧願肝腦塗地的心情:

拾遺雖然是小官,但供奉諷諫,天下發生任何不恰當的事情,都該由拾遺提出來,或是上書,或是廷諍。高官們顧慮身份地位不敢說的話,只好由拾遺這樣的小官來說。但這正是我願意去做的事情。您對我這樣好,讓我食不知味,寢不遑安,只能粉身碎骨來報答您。可惜我現在還沒有得到一個粉身碎骨的機會!您放心,但凡天下的官員做事有一點不合規矩的,您下的詔令,有任何不妥的,我一定竭盡愚誠,向您密陳!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他寫了《新樂府》五十篇,「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他拿著放大鏡努力找到了國朝每一個地方的問題:《賣炭翁》寫官市欺壓小民,《陰山道》寫貪官,《杏為梁》寫居住的奢侈,《紫毫筆》寫失職,《官牛》寫自私的丞相……但同時,他在開篇便寫了《七德舞》,《法曲》,又寫了《牡丹芳》——也沒有忘記歌頌聖人與皇帝——萬方有罪,都是地痞惡霸朝臣的錯。

作為諫官,他唯恐自己須臾閑置了手上的諫紙。中唐以後,要想在朝廷上出人頭地,不是投靠宦官,就是投靠節度使。但白居易,把兩邊都得罪了。

淮南節度使王鍔很有錢,到處送禮,給皇帝送,給皇帝身邊的宦官送,想做宰相。白居易跳出來對皇帝說,做宰相的人首先要有賢德。這人在節度使任上搜刮您的子民,把搜刮來的財富再送給您,以後人人想當宰相就跟他學,這天下還會好嗎?

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拉攏魏徵的玄孫魏稠,想替他把當年唐太宗賜給他太爺爺魏徵的房子贖還。皇帝同意了,讓白居易草擬一個詔書。白居易卻又不同意,說這種激勵勸勉前代功臣後代的好事,當然要公家來做,李師道是什麼東西,能以他自己的名義來做這樣的事情?還是您出錢比較好。

成德節度使王士真死了之後,他的兒子王承宗按著慣例自己繼位為節度使,向朝廷先斬後奏。憲宗生氣節度使不經過朝廷同意,私自搞父子世襲,要打他。朝臣卻沒幾個同意。宦官吐突承璀為了表功,自請領兵。帶著二十萬軍隊去打王承宗,屢戰屢敗。白居易又上書:本來就不該打,現在又打輸了,還不停戰,等什麼呢?

唐代朝官,四年一任,每年考核政績口碑。拾遺是皇帝親自選拔的官員,不參加吏部考核。但被白居易點名批評的官員可是要被考察的。白居易像他在書里讀到的那樣,為了皇權,做直臣。通往大明宮御座前,白居易渾然不知的黑暗裡,一雙雙仇視的眼睛在窺探一個機會,把他掀翻在地,永遠不要回來。

04

傳說白居易母親的死,成了元和六年長安的一樁大丑聞。京兆府申堂狀到了裴度面前,報的是白居易母親掉落坎井,死了。但哪有正常人會莫名掉進井裡去?據說,白居易曾經有一個叫湘靈的戀人,他母親卻反對他們的婚姻,白居易到三十多歲都還沒有結婚。有司便懷疑這是一樁謀殺。

皇帝近官謀殺母親的案子報上來,四座皆驚。

白居易百口莫辯。母親有時發狂自戮,甚至會抓著菜刀在家裡狂奔。白居易專門請了兩個健壯的僕婢,厚給衣食,就是為了照管好母親。但這一次,一個沒看住,母親便跳進了井裡。他又不願把母親的疾病說出來。幸好這時薛存成說,我住白居易隔壁,鄰里左右都常常聽到他母親大喊大叫,聽說是心疾,已經很久了。

案子結了,但白居易的秘密終於眾人皆知:白居易原來有一個瘋狂的母親,常常在家大喊大叫,最終死於墜井。

白居易母親的死從此成為了一個把柄。

元和九年,白居易守喪結束,做了贊善大夫。轉過年去,宰相武元衡,御史中丞裴度就在首都長安的大街上被刺客刺殺。武元衡當場死了,裴度因為戴了厚氈帽掉在陰溝里逃過一劫。兇手還囂張地在金吾衛辦公室留書:別想逮我,我先殺你!

當天中午,這宗謀殺案就在長安城裡傳遍了,卻沒有任何人上書向皇帝建議處置兇手。武元衡裴度,都是主張向不聽話的節度使開戰的主戰派,自然人人都懷疑刺客來自李師道王承宗,卻都不敢說。只有白居易當天就第一個上書,態度強硬急迫,敦促朝廷趕緊逮捕刺客捉拿真兇。

正各執己見沒有頭緒的朝臣此時卻統一了目標:攻擊白居易——他此時已經不是拾遺。不是諫官,這就不是他該先插嘴的事情。很快就有人說了,白居易別人的事情管得寬,自己卻毫無私德。他的母親是看花墜井死的,他卻在守喪期間寫了《看花》和《新井》。這樣毫無孝道的人,該趕出朝廷去。

朝廷上人人都很喜歡這個借口,提出要把白居易趕出去做江表刺史。中書舍人王涯又補充說,白居易做了這樣傷風敗俗的事情,根本就不能作為一郡長官。還是做江州司馬吧。

在關鍵時候,唯一能夠救他的憲宗皇帝沒有做出任何保護白居易的努力。實際上憲宗也早就對白居易不耐煩了,他曾經私下不滿地說,白居易這傢伙,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現在卻屢屢說我這個不對那個不對,真是讓人無奈得很!

官場有一些大家心知肚明的規矩:政見不合,便被找各種理由排擠。政治鬥爭失敗了,原先清廉勤政的楷模,立刻便被挖出些貪污腐敗玩女人的不道德,送出朝廷去。禮法是一套隱形的「刑具」,專門伺候異見。它的內容——「孝親」被規定出整齊的面目,哪怕心裡最恨父母,表現出規定的形式就是孝順的,相反,稍微不合「規矩」,不論事實如何,便要被扣上不孝的帽子,踩上一百隻腳。

這一次,他們找上白居易的時候,玩弄的是他母親的死。他在浮梁夜雨里,反覆說服自己,雖然她不講,但母親一定也在思念他;他為父母寫作墓志銘,也只願意回憶父親去世之後,年幼的自己與弟弟妹妹圍繞著母親的身邊聽她親講詩書,循循教導。

他在所有的回憶里裁剪掉母親瘋狂的那一面,堅定相信,哪怕她深陷在不能自控的疾病里,她心裡也是愛著他的。溫柔慈祥,就是她本來的樣子。為了給她一個安詳的晚年,他掏心掏肺地為朝廷做事,拚命往上爬。

但現在,因為政敵充滿惡意的杜撰,人人都知道了他有一個瘋狂的母親,死於看花掉進了井裡。而他對此十分快樂,還高高興興地寫詩,看花,詠井。

這也是可以的嗎?

待續

上一期:白居易:人生就像長恨歌一樣(2)

更 多 文 章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

想看輕鬆有趣的歷史?

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

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

時拾史事讀者群號3042833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殺母立子」真的能防止女性專權嗎?
袁世凱在中南海的日子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