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關於「慢」的夢

一場關於「慢」的夢

生活充斥著「快」的物質。 而很多時候,你只顧著享受著「快」感,於是你開始對「快」越來越著迷,甚至停不下來。

當king看到這句話,猛的一驚。心想:啊,我做過那些「快」事嗎?我能停下來嗎?

他坐在椅子上,曬著暖和的陽光,回想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情:

king發現:

1.每天早上起床刷牙,當刷完後,放杯子時,他總是慌忙的放回原處,但很多時候都會倒,他得再扶正一次。

2.他關注了很多微信公眾號,總會看到關於「快」的那些文章、文案:比如21天,7天xxx、教你一年讀幾百本書……充斥著他的眼球,惹得他心痒痒。

3.每次寒暑假回家,她總喜歡暴飲暴食。吃東西很特別快,嘴一直不閑著,根本停不下來;還有一頓飯不要十分鐘就狼吞虎咽結束了。

4.與家人發生意見不一致,有時會一口咬定自己是對的,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想法,事後好好想想,感覺自己很傻。

還有說話時因為時間緊張而出現的問題、學習心態……

他越想越坐立不安,然後站起來來回踱步,因為這一刻,他開始對「快」感到恐懼。

突然,他想到了在相山有座寺廟,廟裡有位智者。第二天早上,king起得很早去登山拜訪他,並說出了心中的困惑。智者捋了捋長長的鬍鬚說:

這個問題,主要從兩方面看:

1.從外部看: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在不知不覺中,已緩慢的侵蝕著你的認知,而移動互聯更是加劇了這個趨勢,帶來了信息流開始高速湧入大腦。

2.從內部看:心理學中的自利性偏差現象——簡單說,別人出事你會覺得是人品問題,而換做是你出事就覺得是外部環境的問題。

上述兩個原因導致你很多時候沒有細緻的觀察自己的「快」生活。當這些現象出現時,你在外部快節奏的侵蝕下,不斷的去向外歸因。

說直接點:自圓其說,自欺欺人。

比如:時間太緊迫了、

放假回家了嘛,可以好好補補、

意見不一致,他們根本不懂……

聽了這一番話,king的三觀碎了一地,心想:啊,這,我該如何是好呢?

然後智者說:其實答案一直都放在那裡。你聽說過曾國藩帶領湘軍打敗太平天國軍的歷史故事嗎?

king說:知道呀,結硬仗(死守關鍵要地)、打呆仗(通過挖壕溝隔斷供給)就是核心。

智者說:這就是答案——『以慢為快』湘軍並不會一打仗就貿然的發起進攻,而是經常從內、外兩方面慢慢的去拖垮敵人,從而戰勝它。

king又問:能不能傳授我一個技巧,去實踐它呢。

智者問:你聽過貓叔2018的年度你分享嗎?提到『引導力』——缺什麼就掛(補)什麼。

所以你可以把上述的幾件「快」事情寫在一張紙上,貼在最顯眼處。每天去和它見面,睡前給自己打分。堅持一個月,你可以試試。

聽到這,其實king還是有點疑惑,但是他相信智者的話,所以他打算去踐行。

智者最後對king說:謝謝你的拜訪,你可以走了,我午休的時間到了。

當king正準備關上門走時,智者又說了一句話,一直圍繞在他的耳邊——當你走到人生的盡頭時,你就會發現,落後也是一種美。然後king輕輕的關上了門,滿意的走了。

恰好在這時,king媽媽的叨嘮在他耳邊響起:臭小子,醒醒,該吃中午飯了。

king咪咪著眼睛,想著之前的畫面,意猶未盡。但今天中午這頓飯,他細嚼慢咽,吃得很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後青春的文字 的精彩文章:

TAG:後青春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