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5歲的女兒讓我崩潰時,她教會我做有「專業素養「的家長

15歲的女兒讓我崩潰時,她教會我做有「專業素養「的家長

這是一個媽媽在6年前,寫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的一封信,同時尹老師也給回了一封信。

之所以今天把它翻出來,是因為我這次去美國看到了這個媽媽信中的女孩兒,一個就讀於美國排名前十的商學院的女孩兒,一個美好,自信充滿陽光的女孩兒。

而在六年前,她的生活卻充滿了很多困惑,也讓她的媽媽身心俱疲。

經她的媽媽同意,我把這封信發到這裡。

尹老師:

您好!當我無意中在超市的書架上看到您的這本書時,我猶豫了幾分鐘,此時我的15歲讀高一的女兒常常讓我困惑得淚流滿面。

看到「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這個標題時我心動了,老公卻在旁邊催促我說:行了,這是對兒童的教育手記,你的女兒已長到15歲了,這種教育不適合了,但我還是忍不住買下了這本書。

在送女兒補課的時候,讀起了這本書,我先是粗略地看了幾章,就有一種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好媽媽的羞愧感覺。

最近幾天我又細細地看了一遍,愈發地感覺到自己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缺乏許多知識和理念,我帶著許多感觸冒昧地給您寫了這封信,也不知您在百忙之中是否會看到。

我也知道正如你在書中所提到的,家長教育方式的改善,全部是從具體事情和細節處做起,是必須由家長自己去感悟的。那麼我這樣一個教育了15年孩子的家長是不是真的很失敗了,我又如何改善我的教育方法呢?

尹老師,我的女兒從小也喜歡看書,在小學時,學習成績在中上等,但很慚愧我沒有像您那麼用心地去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況。只是記得她不太喜歡學數學,遇到難題,班主任說她總是繞道走,還有上課有時不專心聽講。

您在書里說到兒童的多動症,我們就深有感觸,因為小時候女兒比較愛動,周圍人提醒我說她有多動症,理由是她看電視時即使是動畫片,她也不會像別的孩子那樣一動不動、聚精會神地去看,而是一邊看一邊自言自語,手也在不停地擺弄東西。

加之上幼兒園時,老師說她愛動,我們就帶她去醫院,醫生先給她打開電腦,說是做一個智力測試,結果4歲的女兒一坐在電腦前就是滿眼的恐懼,我永遠忘不了她當時的那個表情,大汗淋漓,充滿無助。

可是那時,我卻堅持狠心讓她把題做完,可想而知她的智商測出很低,雖然後來我們沒有按醫生的說法繼續做什麼抽血微量元素測試,因為孩子的恐懼已經深深的感染到了我這個粗心的媽媽,而且當時我隱隱的覺得不對,但卻不知怎樣才對。

從醫院裡出來時女兒對我說:媽媽我看書時會不動。

實際上女兒一歲半就能用很書面的語言背誦十分鐘以上的童話故事,可是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說明女兒是一個智商很正常的孩子,所以一聽別人說女兒有多動症,腦子有問題,也會無端地懷疑有問題。

女兒三歲在幼兒園裡被阿姨稱為故事大王,我也沒在意,阿姨說她講故事從來不重複,我也沒在意。仍然是只要有人說女兒智商有問題我就會各種焦慮,也認為女兒有問題。

在小學升初中時,一點也沒學過奧數的女兒也考上了我們這兒最好的一所寄宿中學,可是女兒初中三年的學習成績卻是一年比一年糟糕。做為媽媽的我一次次被負責任的老師叫到學校,理由是女兒上課不注意聽講,於是我大聲呵斥她,讓老師看管她,甚至在初二的下學期,她還被老師叫出教室,不讓她上學了,老師當時說是為了嚇唬嚇唬她,因為她滿不在乎。

我的女兒不愛哭,當被老師批評時,只會滿頭冒汗,面無表情,卻從來不哭,於是老師就說女兒不在乎,讓我們家長好好批評她。我們也配合老師狠狠地加語重心長的批評她。現在想想我們確實沒有足夠的耐心分析這是為什麼,似乎認為她一向都是這樣,最後還和老師一起威脅說:不學你就回家吧。

女兒就說,我下回一定好好學,你給我一次機會吧。

可到了下回她的成績更差,我也就更生氣。

問她為什麼這樣,她就說我也管不住自己。

正如您書上說的真是屢教不改、一錯再錯。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像牛頓一樣」這樣的正面的心理暗示太重要了。實際我們也有體會,女兒一歲半左右就能很利落地說話講故事了。到了三歲,由於她聽了鞠萍姐姐講故事的磁帶,講話速度較快,她也想學,卻越來越結巴口吃了。三、四歲時非常嚴重,有朋友提醒我們說,你們孩子說話這麼結巴,你們應該讓她慢點說,別結巴。

我們馬上制止朋友的干涉,告訴她不要提醒女兒這件事,她只是思維比表達更快一些,所以嘴巴跟不上而已。

實際這種情況過了三年也就慢慢好了。可是我們在女兒的學習上似乎就做不到這麼輕鬆,這次給您寫信,真是困惑到了極點。

我女兒到了初三還有兩個月中考,我只好在老師的建議下在學校的旁邊租了個房子,每天接送她上學,又找了老師一對一補課了幾次,她居然考了全校前幾名。到了高中,我們以為她這回可以自立了,沒想到高一她從班裡的第一名到期中考試時卻變成了三十多名。

原來女兒因為中考成績好,到了這個班老師讓她做了班長,從來沒做過班幹部的女兒真是興奮了好久,可是期中考試她考了三十多名,老師便不讓她做班長了,她的考試成績就一落千丈,尤其班主任的化學課居然不及格。

我們也試著找她談話,鼓勵她,但就像您說的肯定細節哪兒出了問題,她的成績越來越差,她現在主動跟我說,她上課聽不懂老師講課。有時聽懂了課後作業也會做,但到了考試就都忘了。

感覺到她說這話的意思就是我學不好了,而我跟她的班主任溝通,班主任卻說她上課不注意聽講,愛照鏡子,愛打扮。似乎不在學習狀態。他們班裡每學期同學之間會搞評語,所有的同學給她的評語都有兩條,見多識廣,但缺乏韌性。

尹老師,我們現在知道孩子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在學校里我也經常與老師溝通如何提醒孩子進入學習狀態。她的班主任卻說,你女兒學習不好不怕,關鍵她不在乎。

但我不同意老師的觀點因為我認為我女兒是希望學習好的,只是她管不住自己。

我感覺老師有點對我女兒沒辦法了。

是啊,女兒都高一了,還說管不住自己,是不是有些太不好意思了。

哎,我們想跟她溝通吧,她晚上8點才放學,回來還寫作業,只有星期日在家又要去補課,怎麼做我們才能更好的讓女兒學習上還能提高點興趣呢?

09年底,放假時,我們帶女兒去了一趟美國,她在一個私立學校里跟著上了幾天課,自己就想去美國讀高中了。我們又很困惑,您說對一個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的孩子能自己獨立去美國學習嗎?

我們也問她:你為什麼想去美國讀書?

她說:我知道在美國讀書跟國內一樣辛苦,甚至比國內還苦,但在哪都一樣死,在那兒死會更有尊嚴。聽了她的話,您說我能不落淚嗎?

一個家長2010/4/16

下面是尹老師的回復

你好.你的信讓我都痛苦了。

你的孩子本來應該是個十分優秀的孩子,但她卻承受了那麼多的傷害。

就你信的字裡行間來看,孩子內心的傷痛感是十分深刻的,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掙扎著,所幸孩子從小有較好的閱讀,所幸你在孩子結巴的問題上有正確的堅持.所以你要相信,只要家長做得正確,孩子一定是好的。

孩子身上任何較為持久的問題,都是不得當的家庭教育所造成的後果;所以孩子的任何改善,都必須首先是家長自己的改變,即家庭教育方式的改變。只要家長把手中的鋤頭換成刻刀,大多數問題慢慢都會得到改善。

家長的自我成長、自我改變仍然需要通過閱讀來實現。出於對自己作品的偏愛和信任,我建議您先把我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多讀幾次,您第一次讀到的可能是別人的正確和自己的錯誤,感到的是後悔和著急;第二次會讀到方法和理念,開始自我反思,並嘗試自己去尋求解決辦法;第三次就開始讀出自己的思想和辦法,你會感覺到心裡越來越踏實,辦法越來越多。請在閱讀過程中划出重點,適當做出筆記,這樣會加深印象。

光讀我的書肯定不夠,我書後「參考文獻」中所列的一些書目非常經典,建議一定要去看。最該閱讀的是《愛彌兒》、《給教師的建議》、《家庭教育》、《愛的藝術》、《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窗邊的小豆豆》。這些書不深奧,不要以為有些只是適合教師讀,不適合家長讀。

其實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根本是無法分開來談的,這些書既適合家長讀,也適合教師讀。讓自己成為一名「專業」的家長或教師,是解決子女或學生所有教育問題最根本的辦法和捷徑。

--祝好!尹建莉

那麼後來呢?看到這,您是不是和我一樣,非常好奇這個故事的後來

為此,我特意花了銀子請我的朋友喝咖啡,聽了她的後來---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是的

後來我讀完了尹老師推薦的所有的書。

後來,女兒堅持要求去美國讀高中,我們就選擇了我們參觀的那個私立高中。在準備留學的日子裡,我堅持做到了,尊重孩子,接受失敗,保持平靜,不把焦慮表現出來。

雖然孩子決定了出國留學,但畢竟她的年齡還小,而且女兒的出國留學,還是有些被動,所以對未來的不確定,她還是充滿了恐慌和心焦。如果我們也表現出了焦慮,女兒的情緒就會被更加放大化,那麼她更無法平靜的做留學準備了。

比如爸爸剛開始就總是提醒女兒要看英語新聞,女兒表現出非常抵觸的情緒。我們就不再提醒她任何關於出國的注意事項,而是把這些資料收集起來,整理成冊,放在她的房間里,只是提醒她去看,就不再多說話。

事實證明,孩子是會認真去看的。這一效果後來她在寄宿家庭里的表現,得到了很好的印證。我們詳細列出了留學生在寄宿家庭里如何與家長相處的方法,格外在最好不要關起門來長時間在房間上網,要多交流,要多說謝謝,這些話上加了粗體,結果女兒的3年高中留學生活,寄宿家庭的媽媽給了她深遠的影響,女兒是幸運的,同時也是女兒自己努力的結果。

女兒在美國留學半年時,曾經在電話中問我,媽媽我堅持不下去了,回國好不好,我平靜的說:好啊,回來吧,正好國內的高考還趕得上。

那時,我不再為女兒的學習好壞而焦慮,因為我清醒的意識到,過去我關注女兒的成績有很大的程度上是我在乎我在朋友中的面子,因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確會讓家長自豪和有尊嚴的。

我現在知道了,我的孩子的好壞與我們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有很大的關係,這不是孩子的錯,我們應該與孩子一起面對失敗,而且要心平氣和。而我這樣的態度,反倒讓女兒獨自的一次次克服了初到美國種種的不適,越來越有信心自己去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再加上美國的更加人性化的教育,三年之後女兒奇蹟般的變成了別人眼裡的優秀生了。

現在的女兒雖然上了美國比較好的商學院,但每每看到她偶爾皺眉的樣子,還能使我看到自己年輕時的焦慮的影子,我真想抱住女兒說一聲:對不起,媽媽當年是多麼的無知啊。

媽媽說到這,幾近哽咽,我也唏噓不已,好在那個女孩已經長大了。

作者簡介:新姐,留學媽媽。有個「新姐」公眾號,致力於寫些自己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故事。

【媽媽圈在線學堂】「美國歷史」相關課程寒假特惠:

SAT必考美國歷史文獻直播:【解放黑奴宣言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葛底斯堡演講 Gettysburg Address】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林肯總統的6個歷史文獻逐句講解。小班直播互動式教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矽谷奇才Elon Musk有5個兒子,他竟然這樣做爸爸……
美國家長信奉的45條教子法則:與中國家長有很大不同

TAG:美國留學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