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以為生態菜園能參觀就沒打葯,多的是你看不到葯

別以為生態菜園能參觀就沒打葯,多的是你看不到葯

很多人去農場,看到綠油油的蔬菜就興奮,可你知道怎樣辨別用肥用藥情況嗎?

一、蔬菜考察實例分享

我考察過不少蔬菜基地,多次與朋友同事同行,發現很多人都不懂得如何區分用肥用藥情況,今天和分享大家我的一次考察經歷。

這次是一個蔬菜大棚基地,允許觀看的範圍不多,我看到的和因此得到的判斷,希望對愛去菜園的親們有所幫助。

、農藥問題

01

土壤使用農藥

從農場接待人員處了解到,土壤會定期用生物殺菌「消毒」。

我持懷疑態度:

一、是生物殺菌劑價格高。

二、生物殺菌劑需要的量大,而且效果還遠不如化學藥劑好。

三、生物殺菌劑對溫度或光照有要求,使用比化學製劑麻煩

私下發現這個菜園是公司和農戶合作,農戶想要掙錢就要省成本,省人工,可以看出使用生物製劑的積極性並不高。

02

天敵殺蟲

許多地方宣傳天敵殺蟲,對方說一開始會用的多,後面就用的少,因為天敵會自然繁殖。

這讓我懷疑,大自然中天敵和害蟲是平衡狀態,此消彼長,如果不打高度農藥,那菜葉上就一定會有蟲眼。何況人工孵化天敵,如此大規模的大棚,那成本肯定不會低。

03

暖季開棚,外界飛蟲依然進入棚

我發現,每個大棚地面上有1米高的紗網防蟲。可大棚並非恆溫棚,夏季高溫時還是要掀開大棚,飛蛾依舊會繁殖,這個網也就沒作用了,可想這蟲子是如何防治的?不還是要打葯。

04

棚頂掛著些小桶

生菜棚頂掛了三個小桶,接待稱是舊的溫度濕度感測器,我有些疑惑,一個25米的棚里放三個感測器?聯想到考察草莓大棚時看到的用來盛揮發性藥劑熏蟲用的桶。

2、用肥情況

01

味淡

我悄悄嘗了一些,發現味道很淡,纖維感少,很脆嫩,判斷是用了一些化肥,澆水較勤,生長期較短,有機肥少。

02

地膜覆蓋

地膜覆蓋微生物菌群很難健康發展。棚里的氣味也缺少那種微生物的混合的氣息。以此判斷,一是大棚內微生物菌群不健康,很可能是滅菌處理過。如果微生物不豐富,有機肥很多,土地同樣不健康,會燒苗。所以種植者不會大量使用有機肥,而用化肥。

03

雜草稀少

用地膜,說明不太會用除草劑,但無雜草,這樣的環境,微生物、小動物都不可能喜歡,那麼土地不會健康,只能依賴化肥。

3、其他蛛絲馬跡

01

種植戶的收入來源

基地由農戶承包,按公司的統一要求種植,供肥料和殺菌劑等,公司將利潤與農戶分成。種植戶想賺更多錢:一是多產,二是品相特別好。要多生產,就會使用化肥,營養就會低。品相好就得多打葯。

順便提一句:目前市場上的蔬菜為什麼都那麼好看?因為消費者喜歡品相好看的,好看的就好賣。所以西紅柿要用植物激素讓它少瓤,好儲存,不易裂。所以黃瓜要用激素讓它長的直,讓花到採摘時還掛著。茄子要想辦法不讓它彎彎曲曲。

02

基地過於注重包裝

A監測器

行外人根本無法區分生物葯和化學葯,何況藥物調配都是在棚外,那這監視器又有何用。

B進棚參觀的消毒

土地要重視的是「健康」而非乾淨跟手術室的一樣,消毒外套真的有必要嗎?

C、隨時可以參觀

我發現隨時參觀都是要預約的,那這豈不是都是安排過的。

03

檢測報告

負責人說:有個機構對全國多家蔬菜生產基地的菜做檢測對比,只有他們的菜完全沒測出農殘,聽了我都覺得挺吃驚。

事實上蔬菜檢測只能說參測本身,畢竟同一棚,不同批的菜,不同品種的菜,也千差萬別。像生菜、油麥菜不太招蟲子,而圓白菜、小白菜就是蟲兒的酷愛。

季節溫度不同,同種類的菜生蟲情況也不同,如菠菜,秋冬季的沒有任何蟲,到了變暖,蚜蟲就泛濫。

04

網上查詢

一記者暗訪,發現一公告打葯期間銷售,訪問農場卻說用的是生物葯,這真實性不得而知。

總而言之,想吃放心的蔬菜,不要靠一些包裝的表面化的東西,也不要靠那各種檢測報告和各種證書,最可靠的是自己的經驗,第二可靠的是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良心「誠信」名片。

4、初步結論

這裡的菜品肯定使用化學農藥,有機肥用量不大或者營養結構不全,所以營養一般,但這菜應該屬於市場上比較放心的菜。

實地考察需要豐富的經驗,種過地的人才對微生物、植物、動物、農藥、化肥有所了解。不要信買不起化肥,歲數大了連葯壺都背不動了。消費者要搞清楚你到底是要吃著甜、個頭兒大、樣子好看、包裝不錯的,還是要高安全、高營養價值的?

二、教你考察蔬菜

1仔細觀察土壤表相和土壤乾濕呈現,如果幹硬、板結,無團粒結構,說明長年使用化肥,嚴重缺乏有機質。

2聞土壤氣味,判斷土壤中有機質和微生物情況,從而判斷土壤的健康狀況。

3觀察土壤中蚯蚓和其他小動物活動跡象,健康的土地,小生物種類繁多。

4、觀察農場植被,健康的土地,雜草生長旺盛。

5、觀察農場中昆蟲狀況,不用強殺蟲藥的地,無論如何防治,總會有各種小昆蟲活躍在菜上。

6、觀察蔬菜生長狀況,健康的蔬菜顏色充滿自然光澤,而非脆弱的嬌滴滴的綠。

7與農場主交談,進一步判斷農場主本人價值觀取向,了解農場的管理模式,從而判斷農場品控程度,找機會與工人交談,了解一些細微情況。

8、觀察整個農場細節,看有無用過的藥物瓶瓶罐罐,判斷用肥用藥可信度。

9、品嘗口味,一般自然生長的蔬菜,尤其是一些葉類菜,生長期較用化肥和多水澆灌的長些,口感纖維明顯,但菜的香甜味濃。

最後,再強調一遍,對所有的考察而言,最最重要的是了解經營者的做人,有信仰的人不管有無監督都會自我約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吃的大君 的精彩文章:

一家4年無葯,全靠小妙招 上

TAG:愛吃的大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