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山路面塌陷、香港巴士側翻:年關將近「碎嘴婆婆」說平安

佛山路面塌陷、香港巴士側翻:年關將近「碎嘴婆婆」說平安

近日,廣東佛山地鐵線路面塌陷,11人喪生,1人失聯。隨後,在香港新界一條公路上發生交通意外,一輛雙層巴士側翻,造成19人死亡,60餘人受傷的後果。

年關將近,誰家不想圖一個祥和平安,發生這種事故災難,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滅頂之災。在社會群體中,人人都是滄海一粟,可在家庭單元里人人都是參天大樹。

安全一萬天,事故一瞬間。兩起事故的發生,雖然其中直接和間接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有一條是「鐵律」,那就是防範事故發生的安全意識不足。

我們作為社會的個體,本質上是獨立的,只是在群居類型和道德法則上才是相互依附的。那麼,我們就需要始終保持對安全風險的防範意識,應對自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諸多的不確定因素。

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企業生產中,「安全第一」始終居於重要地位。而在歷史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最初源於美國。1906年,美國US鋼鐵公司生產事故頻發,虧損嚴重,破產在即。公司董事長凱里在多方查找原因的過程中,對傳統的生產經營方針「產量第一、質量第二、安全第三」產生質疑。於是,她把公司的生產經營方針來個「大翻轉」,變成了「安全第一、質量第二、產量第三」。凱里找了一個下屬單位作為試點,試點單位結果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產量和質量反而更高了。「安全第一」公理產生了效果,US鋼鐵公司也走出了困境。這一方針誕生後,迅速得到全球企業界的認可。

1912年,美國芝加哥創立了「全美安全協會」;1917年,英國成立了「安全第一協會」。我國在新中國建立之初,開始提倡「安全第一」,但是直到2003年6月29日才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寫入了《安全生產法》。

通過了解「安全第一」的歷史脈絡,我們再輻射到當下的日常生活生產中,就會愈加感受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早在佛山路面塌陷事故發生之前,深圳也曾發生了一起「橫崗街道地面塌陷」事故,在血的經驗教訓下,當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功能機構。

對比佛山路面塌陷和深圳街道塌陷兩起事故,我們可以看出降低安全風險的關鍵是落實規章制度要經常化、長久化、精細化。在我們身邊的諸多工程設施、機構單位中,安全風險防範的制度措施都有,但是在落實中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放點水」,直至事故發生才幡然醒悟。

毛毛細雨濕衣裳,小事不防上大當。回到我們個體自身上,道理也是如此。在我們的出行和工作中,要主動給自己加上安全「防滑鏈」,多一些對自身安全的理智預判,不做「馬虎人」。只有社會和個人都把控好安全風險防範的「關口」,我們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規避風險。作為企事業單位,更應該做安全風險防範的「碎嘴婆婆」,時時講,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把安全風險防範的制度措施、規定要求固化為員工職員的行為習慣和思想習慣。

年關時節,確保安全,尤為重要。我們切莫忘記,平安就是福這個硬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湯計典頻 的精彩文章:

TAG:湯計典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