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一枚小小的環志,追尋來自天邊的歸鴻

用一枚小小的環志,追尋來自天邊的歸鴻

「用一枚小小的環志,追尋來自天邊的歸鴻」榮獲2017「十佳新銳科普創客」大賽文章類一等獎,作者秦彧。版權作品,轉載須授權。

2015年9月的金秋時節,千萬隻候鳥從遙遠的北方翩然而至,中國江蘇小洋口的海邊灘涂頓時熱鬧非凡。在無數鳥兒忙碌的身影中,一隻有著奇特勺子嘴的嬌小水鳥,讓在場的愛鳥人士全都驚喜異常:01號勺嘴鷸回來啦!

有「身份證」的小鳥明星

小如麻雀的勺嘴鷸是一群了不起的旅行家,它們在溫暖的東南亞過冬,夏季回到北極附近的楚科奇半島生兒育女,每年往返飛行將近兩萬千米。由於棲息地遭受嚴重破壞,可愛的勺嘴鷸已經極度瀕危,全世界的現存個體還不到500隻。

有著勺子狀鳥喙的勺嘴鷸,是一種極度瀕危的可愛鳥類

圖自birdingbeijing.com

為了幫助勺嘴鷸擺脫滅絕的厄運,鳥類保育人士開始追蹤它們的完整遷徙路線。人們試圖弄清勺嘴鷸的繁殖地和越冬地,確定哪些沿途海灘是勺嘴鷸必不可少的落腳點,以便為它們的每一次遠行保駕護航。

在持續多年的觀察中,編號01的雄性勺嘴鷸每年都會回到楚科奇繁殖地,幾年之中和伴侶一同養育了13個鳥寶寶。連續三年的8、9月間,01號勺嘴鷸還會在小洋口海灘如期現身。這位英雄鳥爸為研究者揭示了勺嘴鷸的遷徙和繁殖習性,也在無意中成為了人類眼中的小鳥明星。

在一群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同類之中,人們之所以能夠準確認出01號勺嘴鷸,是因為它的腿上佩戴了專屬「身份證」。2013年6月,人們在楚科奇抓獲了01號勺嘴鷸,在它的腿上戴上了印有「01」編號的石綠色塑料旗標,它的星路歷程也從此開始。

這隻雄性勺嘴鷸是家族裡的頭號明星,戴著印有「01」編號的石綠色塑料旗標

圖自www.saving-spoon-billed-sandpiper.com

只需使用望遠鏡或長焦相機,人們便可以分辨每一隻帶有編號的勺嘴鷸。這種巧妙的鳥類標記方法,並不是勺嘴鷸研究人員的靈光乍現,而是一種源於20世紀90年代的新型鳥類環志。看似簡單的小小彩色旗標,凝聚了人類在鳥類環志技術上的百年探索。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作為一種神秘的自然現象,候鳥遷徙一直令古人感到迷惑不解,世界各地都流傳著類似「鴻雁傳書」的優美故事。不過,我們的先輩們並不具備觀察候鳥遷徙的手段,只能發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嘆。

檐下的乳燕,明年真的會再來嗎?

隨著近現代科學的興起,鳥類研究不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作為地球生物圈的重要成員,野生鳥類的數量變化及其生活習性,與大自然的生態演進有著複雜微妙的關係。

研究鳥類的種群大小、數量增減與遷徙繁衍,以及氣候和環境變化對候鳥生存的影響,對於保護野生鳥類、維護生態平衡有著重要的意義。一些鳥類研究內容還直接攸關人類的利益,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全球禽流感監視網路項目就是如此。

然而,想要精準識別野生鳥類絕非易事。在我們的眼中,同種鳥兒的不同個體往往相似得如同多胞胎,長途飛行之後更是完全無從辨認。成年鳥類的羽色會在越冬羽和繁殖羽之間每年輪換,它們幾年後的長相估計連親媽都搞不清。

只有為目標鳥類個體定製唯一的標記,才能持續跟蹤它們的繁殖、遷徙等行為。

想靠長相分辨出每一隻斑胸草雀,簡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古至今,人們實踐了許多有趣的鳥類標記方法。豢養獵鷹或天鵝的貴族豪門,會給寵物戴上雕有徽記的腳環或標牌。為了防止與鄰家的家禽混淆,農人時常用鮮艷的顏料塗抹雞鴨。

美國博物學家歐.湯.西頓也做過類似的嘗試,曾經在1882年用墨水標識野生雪鵐。

我國春秋時代的吳國宮女,曾經將綵線系在家燕腳上,期待它們會在第二年重返舊巢。1803年,美國鳥類大師奧杜邦也曾將銀色絲線系在東菲比霸鶲的腿上,以此觀察這些年輕的小鳥是否回到它們出生的農場。

奧杜邦描繪了東菲比霸鶲的可愛形象,卻沒有找到標記這種小鳥的有效方法

圖自公共領域

早期的鳥類標記不具備唯一性,長期、大量標記候鳥會導致觀察記錄混亂。由於標記上沒有聯繫方式,即便候鳥和標記被其他人成功回收,相關記錄也很難得到正確反饋。

無論是系綵線還是塗顏料,這些標記的實際效果全都低得感人。1899年,一位名叫漢斯·莫特森的丹麥中學老師終於改變了這一切。

愛抓鳥的中學老師

儘管在丹麥維堡中學的學生們面前頗有威嚴,漢斯·莫特森老師卻是鄰居眼中的怪人。

他經常用網四處抓捕小鳥,為鳥兒戴上一個金屬腳環之後再放飛。更加奇葩的是,莫特森太太也經常幫助老公抓鳥!

1899年,第一隻佩戴環志的鳥兒從童話般美麗的丹麥維堡起飛

莫特森兩口子的行為並非心血來潮,而是一種前無古人的鳥類研究方法。經過多年的思索與實踐,他將鋁板剪成適合鳥類腿跗粗細的長方片,在每個鋁片上衝壓上聯繫方式和系列編號。

將這些鋁片彎成腳環佩戴在鳥腿上,認真做好記錄之後再放飛,這些鳥兒便擁有了自己的專屬身份標記。

1899年6月,漢斯·莫特森放飛了一批戴有編號鋁環的紫翅椋鳥,現代意義上的鳥類環志就此橫空出世。回收到這些椋鳥的陌生人,通常會寫信報告發現環志的時間和地點。

漢斯·莫特森隨後會將這些寶貴信息登報公布,以便與鳥類研究同行分享,並鼓勵更多人參與環志的回收。

漢斯·莫特森一生環志了6000多隻候鳥,開創一個鳥類研究的全新時代

圖自viborghistorie.dk

漢斯·莫特森很快成為各國鳥類學家競相仿效的對象,德國更是於1903年建立了世界首個官方環志機構。到了1930年代,幾乎所有歐洲國家、亞洲的日本、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建立了鳥類環志中心,不少國家之間還簽訂了鳥類環志合作協定。

早期的鳥類環志大多是樸實無華的手工製品

圖自answers4ansers.pl

短短的一百多年間,鳥類環志工作者幾乎走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小心地捕獲各種野生鳥類,依照嚴格的操作規程為它們檢查身體,選擇大小合適、銘刻著唯一編碼的鋁合金或銅鎳合金腳環,佩戴於鳥兒的小腿或跗跖上之後將其放飛。

鳥類環志的回收和報告,同樣形成了規範的流程和嚴密的網路。

版權聲明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如欲轉載請聯繫授權,盜轉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粒子在「錯誤」的方向上瘋狂旋轉
看了這些奇葩的過敏反應,我很慶幸自己是個正常人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