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之美玉

台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之美玉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院,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

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集中國文化精品之大成,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和漢學重鎮。

可惜它遠在台灣,很多朋友沒有機會親眼目睹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所以收集整理出部分文物,上傳分享給大家,使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台北故宮藏品的真實面貌,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最精美的國寶文物,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珍貴大圖,請珍藏並把它傳播出去,尤其把它推薦給你的孩子,文化自尊,從孩子做起。

今天選擇玉器部分藏品。後面還會陸續上傳,盡情期待吧!

玉角形杯

漢 西元前206-西元220

高18.3公分,寬10.1公分

青白玉質,全器作角杯形,器表浮雕一龍蟠繞,龍體矯健有力地凸顯漢代工藝品特有的雄渾氣勢。此型角杯作為飲器,來自中亞,是漢代與中亞文化交流下的產物。

翠玉白菜

長:18.7厘米 寬:9.1厘米 厚:5.0厘米 。

這件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為百分之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親切的題材、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都讓人感覺十分熟悉而親近,菜葉上停留的兩隻昆蟲,它們是寓意多子多孫的螽斯和蝗蟲。

此件作品原置於紫禁城的永和宮,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永和宮為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寢宮,因此有人推測此器為瑾妃的嫁妝象徵其清白,企求多子多孫。

玉高足杯

西漢 西元前206-西元8

高12.3公分,口徑4.7公分

這件美麗秀雅的玉杯,是以瑩潤半透明的青白色玉雕成。杯體略呈細長的圓錐體,有高足與單柄。自口緣至高足上,以五條橫飾帶圍繞器表,飾帶中淺浮雕雕各式雲紋、四瓣葉紋。口緣處、柄之外側、高足至器腹下端,都因接觸銅銷而沁成藍綠色。其中以口緣處的沁色較為偏藍,這或是因所接觸的銅器,是用藍銅礦中提煉出銅來鑄造之故。古人相信美玉富含「精氣」,更相信物質會產生感應作用。漢代的貴族特別重視玉質的容器,他們希望玉的精氣能滲入所盛裝的水或酒中,令飲者能成仙得道。﹝史記?漢武帝本紀﹞記載,元鼎二年(西元前一一五年)時,漢武帝曾以銅盤玉杯承接露水,用以調和玉屑服食。近年來,曾於廣州南越王墓曾出土成套的銅盤玉杯,應即是﹝史記﹞所記載,夜間承接露水之物。若與南越王墓出土的玉杯相比,故宮博物院的玉杯多了一個造形似英文字母a的單柄,這種單柄也常見於漢代的玉卮之上。

玉辟邪東漢、西元前25-西元220

高9.3公分,長13.6公分

辟邪,是想像中的神話動物,顧名思義,是人們希望藉助它的法力,來避除邪惡。流行於汗代的辟邪,多為帶翼的四足獸,其造形可能傳自西亞。常以巨石雕刻,立於陵墓前。也用美玉琢成,作為極高貴的陳設器。這件玉辟邪以青白玉琢成,昂首張口,似在低吼。跨步遊走,雙翼雖貼於身側,卻做蓄勢待發壯。頜下長髯垂胸,長尾曳地,器宇非凡。因曾經深沁熟盤,甚至再被染色,所以表面多有深淺褐斑。這是目前所知的汗代玉辟邪中,體積較大的一件。它的口吻較長,有似馬臉,與常見的短口吻似虎臉的辟邪不相類似。卻與近年在內蒙古出土的西漢中、晚期銅灶上所加飾的動物頭像,頗為神似。學者多論銅灶上的動物為「龍頭」。故宮的這件玉辟邪,曾為帝王重要的收藏。辟邪的胸前刻有御制詩。宮中還配有雙層紫檀木座,上層刻有「乾隆御玩」,下層刻有與辟邪胸前相同的御制詞,刻字的部分還嵌有銀絲。

雕花盤

蒙兀兒帝國(1526-1858)

長22.9公分、寬21.7公分、高1.9公分

來自北印度的痕都斯坦玉器,工巧精緻,在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眼中,無論裝飾與雕工皆優於同時代蘇州專渚巷產制的中國玉器工藝。此盤中心及邊緣鑲嵌之金絲和紅玻璃,展現出北印度蒙兀兒帝國特有的裝飾技法和風格格。

採用豆綠色玉,局部大片泛淺褐色。琢作一近似圓形的橢圓盤。盤心所雕的平展花,尖瓣多層且密集,似為菊花。盤面有一頗寬的裝飾帶,淺浮雕成束的蓮花紋。盤心中央及盤邊,均用金絲繞嵌紅寶石。外壁也有一周裝飾帶,淺浮雕成束的蓮花紋。此玉盤於1775年被送入清宮,乾隆皇帝為之賦詩,並將詩加刻在盤面。

肉形石

看起來鮮嫩多汁、香氣四溢的肉形石,是由堅硬的玉髓類碧石製成。石材本身具有的層疊紋理,讓人聯想到豐厚肥美的五花肉。工匠利用這一特徵,由上至下,染上由深到淺的褐色,達到如醬油深鹵的色澤。更為突出的是,工匠在頂面加上無數細小的凹點,除了造成毛細孔的視覺效果,更將堅硬的石材轉化為東坡肉剛起鍋時,表皮既鬆軟又富彈性的膠質感。

通過視覺完美傳達色、香、味的肉形石,凝結了傳統烹飪文化的精粹,也喚起心中的美味記憶!

宋、遼 玉龍紋盤

徑26.5公分 高2.2公分

此玉盤體型小巧,雕花卻極為細緻精良。龍紋雄強矯健,與「北宋真宗禪地玉冊」所附玉匱上之嵌片的龍紋近似,而風格更象遼陳國公主墓出土的金花銀奩上者,故推斷玉盤應屬十一世紀上半、遼或北宋的作品。當時北方皇族用玉極盡精緻與奢華,用玉傳統似乎產生南消北漲的微妙變化。然而,如此技藝成熟而又風格華美的玉器,不論南北,都是極為珍稀、罕見,估量在當時應屬皇室所有的頂級器用。

玉荷葉洗

南宋~明

長15.2 cm,寬5.9 cm,高9 cm

器形如枯槁而包捲起的荷葉,葉梗在底部彎繞一圈後,順勢上揚至杯側,此安排除增加造形變化外,還具有圈足與柄把的實際功能,為兼顧視覺與使用的完美設計,傳達自宋至明精巧細緻風格之極致。搭配多層次漏雕作一把蓮狀的紫檀木座,更添秀美清雅,堪為當代設計工作者學習的典範。

守護國寶,保護台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一切撇開氣血充足談美麗的辦法,都是捨本逐末
這樣的「喪」,挺好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