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大學者在美眾籌進行糖尿病研究

北大學者在美眾籌進行糖尿病研究

眾籌,即大眾籌資,在商業領域已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然而這個資金籌集方式也開始在非商業的科學研究領域發揮起特殊的作用。2018年初,來自北京大學的中國學者,現工作於美國索爾克(Salk )生物研究所的劉海松博士,獲得美國糖尿病基金組織「糖尿病研究連接」(Diabetes Research Connection,簡稱DRC) 對其I型糖尿病研究項目的支持,開始科研項目經費的網路眾籌:目標5萬美元,為期1年(https://diabetesresearchconnection.org )。

我們體內的血糖濃度是由胰腺beta細胞分泌的激素--胰島素實現動態控制的。I型糖尿病患者因為其體內的胰腺beta細胞受損,從而導致胰島素的絕對缺乏,血糖升高。 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治療,最終可能導致失明、腦血管及心臟病變,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我國估計有1000多萬的I型糖尿病患者,他們主要是通過每天注射胰島素進行血糖濃度的控制。然而這種粗放的控制方式不但極其的痛苦,而且無法實現對血糖的精確控制。長期下去,患者仍然會出現由於高血糖引起的器官和組織的病變;而且反覆注射還會產生感染等副作用。要實現對血糖的精確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胰島的方式)進行胰腺beta細胞的移植,然而有限的供體極大地限制了這種近似治癒的方式。人多能性幹細胞可以被誘導成我們體內的任何細胞類型,包括能分泌胰島素的胰腺beta細胞。因而幹細胞來源的胰腺beta細胞成為治療I型糖尿病最熱門的潛在選擇。然而,目前已發表的幹細胞向胰腺beta細胞的分化方案仍有諸多的問題:比如成本高,周期長,效率低,並且無法排除殘存幹細胞的致瘤風險。

劉海松博士長期進行實驗動物和人的多能性幹細胞的研究,有著豐富的幹細胞培養和誘導分化經驗。他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株猴誘導多能性幹細胞,並建立了高效率的人多能性幹細胞向胰腺beta細胞分化的方案。本次他得到美國糖尿病基金組織「糖尿病研究連接」DRC支持的項目是-----研究如何使用人多能性幹細胞大量地低成本地生產能進行安全移植的胰腺beta細胞。其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對人多能性幹細胞向胰腺beta細胞分化過程中的中間階段的細胞進行純化和大量擴增,並用擴增來的細胞進行beta細胞的生產。此策略旨在進一步提高移植細胞的安全性,並大大降低beta細胞生產所需的時間和成本,從而有能效地推動幹細胞來源的胰腺beta細胞的臨床應用。他同時也在研究如何在大型的實驗動物(如兔和羊)體內長出完整的人類胰腺,以用於直接的胰腺移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清晨經常飢餓難忍?當心糖尿病!
身體出現這7個癥狀一定要去醫院檢查,拖久了糖尿病就會找上門!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