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漢及建安詩歌

兩漢及建安詩歌

兩漢詩歌

三王德彌薄,惟後用肉刑。

太蒼令有罪,就逮長安城。

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書詣北闕,闕下歌雞鳴。

憂心摧折裂,晨風揚激聲。

聖漢孝文帝,惻然感至情。

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班固《詠史》

這首詩說的是淳于緹縈救父,還感動了漢文帝廢除肉刑的故事。

肉刑,古五刑,墨、劓、剕、宮、大辟,要麼是在臉上刺字,要麼是砍掉腳,要麼是割掉鼻子,要麼是閹割…都是很可怕的刑法,而淳于緹縈的父親淳于意,當時就是要被執行「」刑——砍掉腳。淳于意上囚車的時候,一家妻女跟在囚車後頭邊跑邊哭。淳于意看著五個女兒,嘆道:「還是我不中用,沒生到兒子,生了這麼多女兒,一點忙也幫不上!」

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九歲的淳于緹縈竟跟著父親一起進了京,然後,她上書漢文帝,求代替父親受過,入宮為奴。漢文帝看了信,深受感動,下令廢除肉刑。班固的《詠史》,就是說的這一故事。

班固《詠史》

班固的《詠史》「質木無文」(選擇題),敘述了這麼一件故事,就跟寫記敘文差不多,所以文學價值不高。但不管它文學價值如何,至少,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五言詩。還有一個說法是,最早的五言詩是應亨的《贈四王冠詩》,比班固的還早幾十年,但又有人提出那是後人偽作,不是最早五言詩,最早五言詩還要數班固《詠史》,至於考試的時候會怎麼考誰也不知道,姑且也記住應亨這個人吧。

班固開創了五言詩,但還是質木無文,後面陸陸續續出現的五言詩才趨於成熟。標誌著五言詩成熟的是張衡《同聲歌》和秦嘉的《贈婦詩》。至於辛延年《羽林郎》、趙壹《刺世疾邪賦》裡面的兩首五言詩《疾邪詩》,雖然確實是《詠史》後面湧現的五言詩,但尚未成熟,所以一般是選擇題裡面用作錯誤選項干擾視線的。

古詩十九首

最早載於《文選》,非一人一時一地所作,東漢產生,作者是中下層示意知識分子,十九首基本都是遊子思婦之辭。劉勰稱其為「五言之冠冕」(選擇題)。

基本情思內涵

離愁別緒,人生的失意和無常之感

藝術成就表現在:

1,善用比興,言近旨遠,語短情長

情感非常豐富,給讀者留下聯想空間

例: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譯:胡馬來自北方,所以依戀北風;越鳥來自南方,故喜歡在南面枝頭築巢,這是動物懷念鄉土的本能表現。

2,把情景融於一體

如《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通篇寫景,但是情思也融入其中。

3,風格平易,語言淺近自然

語言淺近、精練、自然。詩中沒有刻意雕琢的華麗詞句,如順口說來,淺近而不淺薄,通俗而不庸俗。

蘇李詩:

託名西漢蘇武、李陵贈答的若干首五言古詩,大抵纏綿悱惻、表現了親友深厚的感情(名詞解釋)

漢樂府

蔡邕把漢樂府分為四類:

大予樂周頌雅樂黃門鼓吹、短簫鐃歌

郭茂倩《樂府詩集》根據音樂的不同把樂府詩分為12類,後人多遵從這個分類。

郊廟歌辭、鼓吹曲辭、燕射歌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

琴曲歌辭、舞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

漢樂府的精華是民歌,一般保存在《相和歌辭》。

例:白頭吟、孤兒行、薤露、蒿里

願得一心人, 白頭不相離。——《白頭吟》(相和歌辭)

沒人沒聽過這句詩了吧,傳說是司馬相如出軌以後卓文君所作,但據考證這首詩並非卓文君所作。這不是考點,知道漢樂府的精華都出自《相和歌辭》就行了。

孤兒生,孤子遇生,命獨當苦。

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

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

臘月來歸,不敢自言苦。——《孤兒行》(相和歌辭)

後世有許多仿作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薤露》

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今乃不得少踟躕。——《蒿里》

兩首是輓歌

漢樂府民歌的題材內容

1,諷刺達官顯貴

青槐金陵陌,丹轂貴游士。方驂萬科巨,炫服千金子。咸陽不足稱,臨淄孰能擬——《長安有狹斜行》

大意:描寫豪門生活風貌,誇耀家族天倫之樂

2,反應對戰爭的厭倦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戰城南》

3,歌唱愛情、婚姻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 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上邪》

「邪」是輕聲字,念ye,「上邪」就是上天啊的意思。其他的不解釋。

4,傾訴艱難困苦,漂泊流浪

見上文《孤兒行》,不解釋

5,表達人生哲理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幼兒讀物上面的,不解釋。

漢樂府民歌的藝術特色

1,敘事成分增多

許多都有情節,有的還描寫出人物形象。比如《孤兒行》、《陌上桑》,寫人物最成功的就是《陌上桑》了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陌上桑》

初中語文課本的,通過側面描寫羅敷的美跟對答時的機智,生動地刻畫出了羅敷聰慧貌美的形象。

2,抒情真摯濃郁

如上《孤兒行》,《戰城南》,悲涼之感。

3,突破《詩》四言,不再重章疊詠

以五言和雜言為主,漸漸趨向五言,對五言詩最後的定型產生了重要作用,也不再重章疊詠,對詩的結構有所發展。語言都質樸淺白,往往用口語,富有表現力。

為什麼說漢樂府詩標誌著我國敘事詩的成熟?

綜上,這個問題已經很好回答了。

漢樂府中敘事詩的比重相當高,《詩》中雖然也有敘事,但都是第一人稱,抒情為主,敘事為輔,《楚辭》則是完全抒情。漢樂府才開始出現第三人稱的敘事,有首尾完整的情節故事或片段,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有很強的故事性

建安詩歌

建安風骨

漢魏之際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詩文的風骨遒勁剛健的風格。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建安作者經歷過漢末大動亂,目睹過慘景,又普遍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渴望天下統一,建功立業,所以作品中感嘆社會動亂、人生不幸、生命短暫、壯志難酬,視野開闊,內容身後,慷慨悲涼,表達了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形式上,已達到了五言詩的成熟。所以,形成了「建安風骨」的時代風格。

曹操詩歌的創作成就

1

開創了「擬樂府」創作的全盛局面

如《薤露行》、《蒿里行》,都是用樂府舊題寫的。

2

悲涼沉雄的獨特藝術風格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觀滄海》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龜雖壽》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短歌行》

毛澤東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中寫道:「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說的就是曹操的《觀滄海》,這個是初中語文課本上的,不解釋。

曹植

曹植創作的分期以及思想內容

以建安25年曹操的死為界,曹植作品明顯分為前後兩期。從《七步詩》我們就能看出來,曹植的命運主要就是曹操跟曹丕牽制的。不過這也不能全怪環境,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他自身的原因,他雖然才華橫溢,但不是有才華就能當得了皇帝的,而且他嗜酒,所以曹操最終還是對他失望了,立了曹丕。在曹操死後,曹植成了曹丕的重點打擊對象。先前的那些花天酒地,榮華富貴,再也沒能在他筆下出現了。

曹植前期詩作簡標題

前期的詩作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類表現了貴公子的優越生活,寫遊樂宴享,內容浮泛,如《侍太子坐》(太子:曹丕);

第二類則素樸、真實,或表達對下層人物同情,或抒發建功立業之志,詩風雄健剛勁,有現實意義,如《白馬篇》、《送應氏》(指應瑒、應璩兄弟)等。

曹植後期詩作極簡標題

主要抒發了壓抑之下的憤慨哀怨的心情,表不甘,希望建功立業的願望,如《野田黃雀行》、《贈白馬王彪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野田黃雀行》

譯:你沒有看見籬笆上面那可憐的黃雀,為躲避兇狠的鷂卻又撞進了網裡。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繼位掌權,殺了曹植的至交丁儀、丁廙,曹植卻無力相救。這首《野田黃雀行》就是借黃雀、鷂來比喻好友跟曹丕的。《贈白馬王彪》則用鴟鴞、豺、蠅來比喻曹丕。

綜上所述,他前期因為才華橫溢,頗受寵愛,所以詩作多抒發建功立業的抱負,格調浪漫樂觀;後期備受猜忌,備受不平,故詩作多傾訴迫害、憤懣,排遣苦悶,用大量比喻、象徵。前後詩風的變化是由於政治地位的變化

曹植詩歌的藝術成就

曹植詩「骨氣奇高,辭采華茂」。

1

雄健豪放的詩風

不論前期後期,他的詩作都體現了寬廣的胸襟。意象廣大,如「美酒斗十千」、「長驅蹈匈奴」等。有一種豪放壯大之美。

2

語言華美

濃烈的感情色彩,鮮明的聲色描寫

3

注重鍊字,有對稱迴環之美

不僅有律句,還有律聯。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 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 皎若太陽升朝霞; 迫而察之, 灼若芙蕖出淥波。…——《洛神賦》

不解釋。

曹丕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燕歌行》

他的《燕歌行》開創七言詩的先河,但,他是逐句押韻的,不像後來的近體七言詩,只有偶數句押韻。

這首《燕歌行》綺麗細膩,抒情委婉,抒發了遊子思婦之情。

綜上所述,「三曹」的詩風差異這個問題,也就很好回答了。

「三曹」的詩風差異

1,詩積極進取,語言古樸有力,風格悲涼慷慨

2,詩多遊子思婦題材,詩風清麗哀婉

3,詩多五言,抒情化,善於比喻,形象生動,辭藻豐富,語言華美,韻調和諧,「骨氣奇高,辭采華茂」

建安七子

前文《傻傻分不清楚》第一個就列出了建安七子,不熟悉的可以再去熟悉一下。

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孔融

孔融,就是讓梨的那個孔融,沒人不知道孔融讓梨,但很多人不知道,他還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另外,還有一句名言也出自孔融。

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曹操打算把他殺了,殺他的官兵衝到孔融家時,孔融的兩個八九歲的孩子依舊在玩小遊戲,看起來一點也不害怕。為此,官兵都很吃驚:「你們難道不害怕嗎?」兒子從容道: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乎?」

譯:鳥巢都被毀了,裡面還會有完整的鳥蛋嗎?

面對死亡從容淡定的態度,果然是孔子的後代。

陳琳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飲馬長城窟行》

其實《飲馬長城窟行》是樂府舊題了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

這句就不解釋了。不過要注意的是「飲馬」的「飲」不能念yǐn,要念yìn,因為「飲」這個字是多音字,給畜生喂水的時候念yìn,而「飲馬」中的「飲」就是給馬喝水的意思。

王粲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冠,是七子之中詩賦最佳者,這點必須記住。他的《七哀詩》末句常考: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中的「下泉」是什麼意思?

答:《國風·曹風·下泉》作者。《下泉》寫的是懷念周初社會安定的場景。王粲看到「西京亂無象」的場面時,終於明白了《下泉》作者的感悟,懷念當初社會安定時的場景。《七哀詩》也是他前期抒寫離亂凄愴的代表作。

除此之外,還經常考他的《登樓賦》,一般作為選擇題。

阮瑀

燕丹善勇士。荊軻為上賓。圖盡擢匕首。長驅西入秦。素車駕白馬。相送易水津。漸離擊築歌。悲聲感路人。舉坐同咨嗟。嘆氣若青雲。

——《詠史》其一

這說的是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在易水送別的時候,就是高漸離給荊軻擊「築」送別的,築是一種樂器,他一邊擊築一邊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荊軻把匕首藏在圖裡,還獻上了樊於期的項上人頭,這才接近秦始皇,不過還是失敗了。高漸離從此隱姓埋名,做了酒保,曾經擊築一曲,引得台下所有賓客落淚。

後面他的身份被人舉報了,秦始皇弄瞎了他的眼睛,讓他留在身邊擊築。最後,他擊築的時候又刺殺秦始皇,失敗,終於被殺。

阮瑀《詠史》寫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他已經擺脫了班固《詠史》(緹縈救父)的質木無文,有了思想感情和文學價值,開啟了後世左思《詠史》的先聲。另外,他還有一篇模仿《孤兒行》的詩作。

其他七子的考點不多,說一個更容易考的

蔡琰

蔡琰,字文姬,其實本來字「昭姬」,後面為了避司馬昭之名諱,改字文姬。聽說有一款很火爆的遊戲裡面有「蔡文姬」這個角色,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為我不玩遊戲。假如是真的,那就更容易理解了,蔡文姬就是蔡琰,蔡琰就是蔡文姬。

蔡琰,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前文就說過了蔡邕有一篇紀行賦叫《述行賦》,很容易跟劉歆的《遂初賦》放在一塊考選擇題混淆視線。古代文學史(二)裡面還會講到「傳奇之祖」《琵琶記》,就是以蔡邕為男一號寫的。不過那故事純屬虛構,還害得蔡邕被現代女同胞罵了個狗血淋頭,這些都是後話了,暫且不提。

「伊太宗之令女」這首詩出自《蔡伯喈女賦》

蔡邕,是很精通音律的,女兒蔡琰自然耳濡目染,也很精通音律。連《三字經》都提到她了——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謝道韞是王羲之兒媳,暫且不提。「蔡文姬,能辨琴」,說的就是蔡琰能精通音律了,她從小就懂得「視唱練耳」,不用看,全憑聽的,就能知道古琴斷了哪一根弦。其實「視唱練耳」本不是很難的事,只要稍微練幾個月都會了。音樂生藝考的時候都要考這個,聽音辨弦也是給吉他、古箏、二胡調音的必備技能,這個技能我學琴的時候也掌握了。不過,古代不同於現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尋常人家父母不教,女兒又怎麼可能會呢?所以,蔡文姬能辨琴,說白了還是靠爹。

後來,董卓作亂關中,匈奴趁機擄掠,蔡琰被匈奴擄走了。這一去就是十二年,十二年中,蔡琰給匈奴生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後,匈奴又被曹操給統一了,曹操久仰蔡邕大名,就把蔡琰弄了回來。

她當然想回來,無時不刻想回來,可是十二年,她已經給匈奴生了兩個兒子,這樣一回來,兩個兒子就等於徹底永別了。那麼,她是要回來,還是不要回來呢?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譯:兒子抱著我的脖子問:「娘你要去哪裡?有人告訴我你永遠也不會回來了!你不是一向仁慈的嗎,怎麼變得這麼無情?我還沒長大,你怎麼不考慮考慮我!」見兒子這樣哀求,我五臟劉富都要裂開那樣痛,只能嚎啕大哭。馬上要出發了,我卻又開始猶豫了。

字字是血,句句是淚。孩子天真的話語中,對母親的依戀躍然紙上,感情真摯,不由得令人為之心酸。這樣發自肺腑的強烈悲痛,若不是親身經歷,實在是難以道出的。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疆…」

這幾句描寫的是「西京亂無象,豺虎方構患」的情景,真實生動,是漢末動亂和人民苦難的實錄,具有史詩的規模和悲劇色彩。

蔡琰的《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創作的自傳體長篇敘事詩,這個必須牢記。後面民間還傳說她作了古琴曲《胡笳十八拍》,不過,學術界普遍認為《胡笳》不是她作的,《悲憤詩》才是她作的。

很顯然的,身為男人,對於被擄、別子的傷痛,體會得沒有女人深刻,也只有女人才會把視角放在別子之痛上,寫出這樣肝腸寸斷的字句。這也是此前詩歌中罕見此類作品的原因。

《悲憤詩》的藝術表現

綜上所述,這個問題也就很好回答了。

1,是一位女詩人在親身經歷的基礎上所作的長篇敘事詩,對感情的描寫、對心理活動的刻畫細膩複雜微妙,在詩歌史上罕見。

2,細節的描繪、氣氛的渲染,更深化了主題

3,敘事抒情一體,字字血淚,深刻地反映了漢末動亂和人民苦難,有史詩般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顯老又顯黑?那是因為你打開方式不對!
詩詞沁墨韻 藝海求從容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