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中家書賺人熱淚,置生死於外,面對敵人的懺悔後人該怎麼做?

抗戰中家書賺人熱淚,置生死於外,面對敵人的懺悔後人該怎麼做?

從秦的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到漢武帝寇可往,我亦可往,攻守之勢異形;再到唐太宗稱天可汗,俯瞰四鄰未有不從者,華夏幾千年來在戰鬥中磨礪,在沙場上成長,奠定了九州的深厚文化底蘊和傳承千年的文明精神。

近代歷史是屈辱的,卻也是可歌可泣的,無數的英烈在國家危亡時挺身而出,他們用鮮紅的血液和滾燙的愛國情懷以及寶貴的生命誓死捍衛祖國的尊嚴和不屈,前仆後繼,勿忘國恥,為抗戰而勇往直前,而今抗戰早已勝利,作為後人,我們無不緬懷先烈,可是我們卻誰都沒有資格替先烈們說原諒!讓我們一起聽聽部分先烈鏗鏘的誓詞,就知道筆者所言非虛。

「殊不知國難至此,已到最後關頭,國將不保,家亦焉能存在?」這是蔡炳炎的妻子落葉歸根,從美國返回大陸定居,將珍藏了半個世紀的蔡炳炎將軍的兩封家書交給了政府,而以上一句話就是其中一封家書中的節選。話語平平無奇,卻無不顯示了蔡炳炎將軍對國家局勢的關切和那種誓死抗戰的決心。

37年全面抗戰爆發,蔡炳炎奉命率部抵達羅店設防。入夜發現敵軍,在接近陣地50米時大戰爆發,經過殊死搏殺,日軍被全殲。第二天一早,以一團的兵力向佔據陸家宅的日軍發起了進攻,誰曾想日軍有援軍抵達,且展開了拚死反攻,部對損失慘重,而他親率一營兵力與日軍反覆衝殺,戰鬥中被擊中而犧牲,此時蔡炳炎35歲。

蔡炳炎將軍就是與日軍的戰鬥中而逝,他雖犧牲,可是其家書中所表達出的精神卻是永不磨滅的,那份赤字之心,那份愛國熱情隔著文字都能品味而出,是多麼的壯懷激烈啊。

母如馬革裹屍,志所願也,希繼承吾保國之志,激勵士卒奮勇殺敵,是所願也」,這是一個母親寫給自己同為保家衛國的兒子的書信,字裡行間中充斥著報國情懷,那種早已置生死於外的信念令人感嘆不已。

周詠南組建女兵連,自己當任連長,1943年常德會戰打響,周詠南女兵連奉命保衛交通要道中渡口的任務,戰爭一觸即發。敵人發動了多次進攻,而女兵連則也是眾志成城,結果局勢一度僵持,終成為白刃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兵連各個奮勇當先,周詠南表現更是令人拍案叫絕,雖然腿受到重傷,卻仍然不曾退下前線,帶傷作戰,一人擊斃了6個日本鬼子,此役足可見周詠南的誓死抗戰,她是一抹特別靚麗的風景,告訴世人巾幗不讓鬚眉。

39歲仍然不忘報國,只為了奉獻自己微不足道的一份力量,令人肅然起敬,女英雄的愛國情感早已跨越了書信所表達,她是英雄,真正值得學習的。

「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這是一封遲到了18年的家書遺言中的前半段,讀後令人心情激蕩,久久不能平靜,一個母親為國讎而踏上了抗戰的道路,臨死前最不能忘記的國家,也是自己的兒子,發自肺腑,當真是賺人熱淚啊。

多年來,趙一曼一直都致力於反滿抗日的鬥爭,在1935年與敵人作戰中,為掩護部隊,結果負傷,在昏迷中被俘,監獄中,敵人動用嚴酷刑罰,可趙一曼卻自始至終不曾屈服,後來逃脫,可最終還是被逮捕,各種刑罰加身,卻始終不曾令其低下高傲的頭顱,民族情懷,大義面前,趙不愧是一個新時代的女英雄,至死都讓敵人束手無策。

山河破碎,烽煙四起,戰亂不斷,可是卻始終不曾擊垮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因為它的脊樑是挺直的,,是不屈的,自古以來,時勢下都會出現為國而戰的英雄,而蔡炳炎、周詠南和趙一曼三位都是愛國情懷下的一員,他們鐵骨錚錚,是中華民族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芸芸眾生中的冰山一角,有如此多的英烈們前仆後繼,祖國的江山只會源遠流長。

雖然抗戰早已勝利,無數的英烈都早已是冢中枯骨,可是國讎大於天,家恨入骨髓,我們應該銘記歷史勿忘國恥,血債必須血來還,就如趙一曼的孫女在給一日本侵華老兵希望懺悔的回答中:「對不起,我不能接受!你老了,想要在良心上得到解脫,可我的國讎家恨怎麼辦?」

是啊,我們如今的太平生活是七八十年前,無數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所換來的,他們南征北戰,沙場衝鋒,馬革裹屍,才艱難的取得抗戰的勝利,而今在面對敵人的懺悔,我們憑什麼來代替先烈們說原諒!如果原諒敵人當年的血腥侵略,那麼誰來告慰英雄們的在天之靈呢?

說歷史,話風雲,明自身,茶餘飯後舒心自我,歡迎關注企鵝號:歷史風雲天下zho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風雲天下zhou 的精彩文章:

美日角逐,此國倒向日本,日本最新模式下美國傷亡更多,氣煞了!

TAG:歷史風雲天下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