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作霖的父親為了自己的事業獻身,下葬後棺材出了點問題,這遭遇

張作霖的父親為了自己的事業獻身,下葬後棺材出了點問題,這遭遇

張作霖的父親叫張有財,聽這名字,就知道張家人的文化水平的確不高。話說張有財這個人,用現代流行的話說就是比較不靠譜,東北鄉下話說便是「不正干」,不是一個正經人家。

父死分家之後,他嫌種地辛苦,就沒有要一壟地,只要了三間土房,帶著他那份財產來到海城西小窪村落了戶,在村口開了間雜貨鋪。做小本買賣講究的是不辭辛勞,精心經營。這位張爸爸卻不務正業,地里荒草三尺也懶得下鋤,終日與村中二流子、混混為伍。

可是,開雜貨鋪那點收入怎麼夠一家幾口的吃穿?張有財想來想去,想到了賺錢的「捷徑」。於是,他常年混在各處的賭場里,又到處「放局」,就是開設賭場抽紅。那個時候老百姓管這種人叫「耍清錢的」。

十天半月不見他回家,家裡人也習以為常了。因為經營不善,雜貨鋪很快關門大吉,宏偉的創業計劃就此泡湯。張先生本著「人挪活,樹挪死「的古訓,帶著老婆孩子先後搬了幾次家,曾到過葉家鋪、欒家堡子和駕掌寺村。這個駕掌寺村比較繁華,比西小窪村大了一倍,不但房子多、街道多、人口多,老百姓也富裕,張作霖一家在這裡住的時間長一些。東北的天氣,11月到來年的4月近半年的時間天寒地凍,村民無事可做,謂之「貓冬」。

「貓冬」時候的娛樂,除了製造小孩,就是推牌九搖色子了。賭博之風久盛不衰,就是到了今天,冬天的鄉村仍然是麻將聲聲入耳。張作霖十來歲就跟著不靠譜的張有財出入賭局,給局東跑腿打雜,逐漸養成了敢於孤注一擲的賭徒性格。

孟子曾經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人生活在過於驕奢優越的我們可以推測,張老疙瘩如果按照這樣的生活軌跡走下去,是有希望到私塾讀聖賢書的,但私塾

張有財的死因為年代久遠,有幾個版本。不過,都和他多年為之奮鬥的事業——賭場有關。有說他因為賭輸欠錢被債主打死,張學良的口述中說他爺爺在賭場為人出頭,揭穿人家出老千而被打死。總之,張了賭場上的仇家王太和,兩人言語不和就廝打起來。這張有財當時已經五十幾歲的人了,王太和才三十多歲,他怎麼是年輕人的對手?王太和把張有財摔倒在地,順手拿起塊石頭,對著張有財的腦袋就是一下子。

可憐的張有財,聲也沒吭就死於非命,永遠地告別了他熱愛的賭博事業。王太和一看出了人命,嚇得一身冷汗,連夜收拾行裝,跑到了東山的深山老林中躲了起來。王氏見丈夫多日不回,四處尋找,終於在河灘上發現了張有財的屍體。張有財被打死成為轟動鄉里的新聞事件,人命關天,鄉內里長欒鳳泰也不敢怠慢,趕緊封鎖現場,派人到海城縣衙報官。

縣衙派人又是驗屍,又是調查,忙活了半天,最後下令通緝兇手,捕拿人犯。開始時,海城縣衙還虛張聲勢地張榜緝拿,四處尋找。可是,張有財留下的孤兒寡母,沒錢沒勢,最後案子也就不了了之了。鄉里人集資給張有財買了一口薄板棺材,這種棺材叫做「狗碰」。

這一年是一八八八年,即光緒十四年。因為是橫死,按鄉里風俗,人非正常死亡是不能入祖墳的,就暫且把棺木放在別人家地頭。張有財死後也沒有消停,那一年夏天發洪水,棺木被水沖了好遠。退水後,張家兄弟就就地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味的過去 的精彩文章:

張作霖被稱為「東北王」,他在東北的這三件事是關鍵,你覺得呢
侵華期間的日本婦人,取得勝利他們開心,戰敗他們流淚

TAG:五味的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