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見不得人」的狂歡party和一個有故事的「老同學」

一場「見不得人」的狂歡party和一個有故事的「老同學」

對於節日,

中國人總是不輸陣勢,

我們的節日質量高,

數量也不少。

比如這陣子,

國內國外的小夥伴兒們哪還靜得下心來,

農曆新年像一個定時器,

按時開啟了最大規模的人類遷徙和最大規模的人類盛會。

好巧不巧,

一場歪果仁的狂歡節也趕在最近拉開了帷幕,

先不說到底誰搶了頭條,

這「見不得人」的節日確實引起了不少的關注。

更何況,這座城市還是個有故事的「老同學」。

就是這場正在進行中的義大利威尼斯狂歡節了。

威尼斯狂歡節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狂歡節之一,它起源於歐洲古代的神農節,與法國尼斯狂歡節和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並稱為世界三大狂歡節,以各式各樣的精緻面具和華麗服飾獨樹一幟,因此又稱威尼斯面具節。

今年的威尼斯狂歡節在1月27日到2月13日之間舉辦,活動主要集中在2月7-11日。充滿著神秘、怪誕的舞台帷幕已經拉開,一場盛大且復古的假面狂歡,驅盡威尼斯冬日的蕭寒。

01

狂歡節的由來

威尼斯的狂歡節是歐洲乃至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狂歡節,在11世紀就已經發源。當時威尼斯憑藉海運盛極一時,義大利各城邦和歐洲其他國家的紳士淑女們都來此觀看各種演出展覽,數以千計的參加者們湧上街頭極盡歡愉。

至於為什麼在一月底、二月初進行狂歡,一說是為了在基督徒開始齋戒前先好好享受一番,另一種說法則是古代威尼斯曾在初春出征大勝,稱霸一方,因此狂歡慶祝勝利。

無論起源如何,今天的威尼斯狂歡節包容著所有地域、種族、年齡和性別的人,也提供了無限感官享受。

02

威尼斯面具

狂歡節面具是遊行的主角,從最經典的鍍金面具Bauta、Volto和Moretta,到只遮半張臉的Colombina,它們或古典優雅,或奇幻詭秘,展示著這顆亞得里亞海明珠的千人千面,講述著道不盡的威尼斯故事。

Bauta是比較男性化的面具,名字來源於德語behüten,意思是保護。Bauta以白色為主,下顎輪廓硬朗,翹起如鳥喙,佩戴它的人通常身著黑色長袍、頭戴三角帽遮蓋全身。以前在威尼斯任職的公務員們在會議中也戴此面具。

Volto(義大利語中「臉」的意思)是威尼斯面具的標誌,以白色為主,配以鍍金裝飾,遮蓋住整張臉,非常適合那些想要進入神秘場所的人。

Moretta(無聲女僕)呈橢圓形,飾有黑天鵝絨或薄紗,由女性佩戴。「無聲」的由來是因為佩戴這款面具的時候必須靠牙齒咬住來固定,這讓佩戴它的女性更加神秘,對方的回應之時,就是揭示身份之日。

Colombina最魅惑神秘的氣息,只遮住從額頭到鼻子和上臉頰,由金銀、水晶和羽毛做裝飾,輕巧又容易交談、社交和飲食。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既能讓人大致看到佩戴者的姣好容貌,又給人帶來無限遐想。

Medico della peste(鳥嘴醫生)是最有辨識度的一種面具。其起源並不是狂歡節面具,而是黑死病盛行的中世紀。當時的醫生為避免感染,戴上面具,銀制鳥嘴裡塞滿藥物,架一副圓眼鏡,身著黑斗篷圓盤帽,戴白手套、持短木棒。現代人將其改良,成為極富裝飾性的一種面具。

這時候,只有戴上面具,你才會看到真實的威尼斯。所有人都隱在面具之後,隱藏了階級、隱藏了外貌、隱藏了自我,威尼斯卻露出了最寬容的一面。

03

更多看點

水上表演

大運河上的地標建築里亞托橋成為絕佳的背景,水上遊船則變幻一個又一個舞台,空中雜技、舞蹈、魔術表演,是人們絕不能錯過的聲光視覺饗宴。

水上巡遊

一場盛大的大運河巡遊是威尼斯人的傳統,精心打扮的參與者駕駛各樣的船,穿梭於大運河之上,五顏六色,不乏好玩新奇的創意,聚集於河岸橋面陽台的人們毫不猶豫的奉獻出口哨和掌聲,場面相當熱鬧。

天使降臨

天使降臨是狂歡節日看點之一,上一年度瑪利亞獲獎者伊麗莎·科斯坦蒂尼(Elisa Costantini)頭戴珠寶王冠,身著精美禮服,從聖馬可鐘樓優雅降落。

貢多拉、面具、橋、水...威尼斯的標籤有很多,

在這個一步一畫的地方,

一年四季盛產美景、美食和美人,

除了這場「見不得人」的狂歡趴,

這個古老城市還有更多的故事。

在水上看移動的風景,

或者上岸去享受地道義大利風味美食。

有安放威尼斯守護神聖馬可身體的聖馬可教堂,

也有《情定日落橋》取景地嘆息橋。

威尼斯更為深處的地方,

就等哪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啟程吧。

做全英國用心、最走心、最貼心的華人旅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諾旅遊 的精彩文章:

說說那些在摩洛哥旅遊時不可替代的體驗
英國最靠近天空的地方可能就是這裡了

TAG:海諾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