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壇根:千年古瓷煥新顏

陳壇根:千年古瓷煥新顏

藝術家簡介

陳壇根,1949年出生於龍泉青瓷世家。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燒制技藝」傳承人,2013年被授予「龍泉青瓷終身藝術成就獎」。現為麗水學院客座教授、龍泉古窯瓷研究所所長。

陳壇根青瓷作品 《金絲瓶》

陳氏家族制瓷歷史已逾百年,陳壇根是家族制瓷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從小隨父學藝,祖傳絕技加上他的勤奮好學,使他深得其中的「三味真火」。50多年的瓷藝生涯,讓他積澱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藝術功底。上世紀90年代,他開始探索製作大件青瓷作品。

陳壇根作品 《米黃如意尊》

「難點就在原料、釉料和釉成色配方。」陳壇根跑遍了龍泉境內的10多個瓷土原料礦點,採集礦樣,進行成份分析,對釉料加工工藝作改進,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終於,他燒制出一批精美絕倫的大件青瓷,其中「哥窯80厘米迎賓大掛盤」、「1.4米特大梅瓶」、「48厘米特大茶壺」三件作品,被譽為當時龍泉青瓷盤、瓶、壺三大類產品的「三大王」。陳壇根的名氣由此大增。

陳壇根作品 《仿北宋官窯瓶》

「哥窯釉的成是青瓷作品古樸、典雅的標誌。」陳壇根表示,傳統的哥窯釉成色配方一直存在著成份不穩定、起泡跳釉嚴重、釉面粗糙、開片難控制、釉面色澤不統一等問題。

陳壇根作品 《合家歡》

陳壇根笑著告訴記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前後進行了200多次釉料配方、煅燒試驗,終於試製成功了成色穩定、逼真、開片易於控制,色澤古樸、端莊、典雅、不易起泡、不易跳釉,不易露針孔的哥窯釉水配方。「使龍泉古窯瓷廠更好地開拓了市場。」

陳壇根作品 《哥弟情》

如果說,研製青瓷大件作品和哥窯釉是陳壇根在龍泉青瓷領域中的創新之舉的話,那麼,探密千年青瓷冰裂紋釉的製作工藝,重現古代冰裂紋青瓷珍品則可以看作為恢復龍泉青瓷失傳已久技藝的一次壯舉。

陳壇根作品 《冰裂紋福耳爐》

龍泉冰裂紋釉青瓷是南宋朝廷遷都臨安(現為杭州)後,窯廠專門為宮廷御用瓷所燒制,需要近百道工序,且要求極高,成品率又十分低,由於其製作工藝複雜,該技術已失傳一千多年,傳世作品十分罕見。

陳壇根作品 《冰裂紋葫蘆瓶》

作為龍泉古窯瓷研究所所長的陳壇根,自己領銜組織成立了一個技術攻關組,不斷進行試驗,不斷總結教訓。歷經六個寒暑的努力,歷史上曾經作為宮廷御用瓷的冰裂紋釉青瓷終於仿製成功。

陳壇根作品 《冰裂紋大雲瓶》

浙江龍泉以「一劍一瓷」而蜚聲中外,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龍泉青瓷被譽為瓷苑的一顆明珠,受到世界各國青瓷愛好者喜愛,其瓷質細膩、線條流暢、造型端莊,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傳統瓷器珍品。

陳壇根作品 《冰裂紋葵口盤》

跟著「一瓷」走,投身龍泉青瓷創作五十多年,陳壇根始終站在創作第一線,以耐心鑽研創作,以恆心堅持藝術。

作品賞析

《美人醉》

獲第二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大吉瓶》

現收藏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

《蒸蒸日上》

獲第43屆國際陶藝學術交流大會優秀作品獎

《冰裂紋沿邊洗》

現收藏於中國工藝美術館

《跳刀牡丹盤》

此款牡丹盤釉料相互輝映,典雅大氣,和諧中變化萬千,襯以優美的器型,美不勝收、巧奪天工之感。線條圓滑,外形飽滿,釉色腴潤,精緻並顯穩重。中間牡丹花惟妙惟肖,生動綻放。

《龍泉梅子青百合瓶》

作品以南宋龍泉窯經典器型百合瓶為樣本,運用八個立面組合成瓶型,寓意著人們在生活中,和和美美,平平安安的美好祝願。

《荷葉蓋罐》

這件作品採用紫金土,手工拉胚,施以其獨特配方的梅子青釉,沉穩凝重,整體造型飽滿圓潤,捲起的荷葉邊自然靈動,似有微風輕拂,蓋紐以魚形為飾,魚尾輕擺,在整體莊重的造型中加入了一絲靈氣,使罐體顯得輕盈,符合現代審美。

2000年中南海紫光閣收藏其作品《哥窯80厘米迎賓大掛盤》

2003年作品《豐收》、《冰裂紋掛盤》在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中分獲金獎、銀獎

2006年龍泉市博物館收藏其作品《美人醉》

2008年作品《吉利瓶》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舉辦的「紫荊花杯」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中獲金獎

2008年作品《蒸蒸日上》在第43屆國際陶藝大會學術交流中獲優秀作品獎

2009年作品《冰裂紋葵口盤》在上海藝術博覽會龍泉青瓷精品專項評比中獲金獎

2009年龍泉市博物館收藏其作品《冰裂紋掛盤》、《冰裂紋大吉瓶》

2010年作品《美人醉》《年年有餘》在第二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中分獲金獎、銅獎

2010年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其作品《冰裂紋沿邊洗》

2010年龍泉市博物館收藏其作品《粉青圓洗》

-END-

每天幾分鐘

給思想加點兒厚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瓷庫 的精彩文章:

毛丹陽:藝術源於生活

TAG:瓷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