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上古時代的一次暗戀
詩經新譯:《周南·關雎》
——記上古時代的一次暗戀
在兩千多年前的上古時代,一個負責採摘工作的男子暗戀一個女神,會是什麼情形?《詩經·風·周南》中的《關雎》對這次暗戀做了記錄,證明異性相戀的人性是亘古不變的。
周南·關雎
【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翻譯】
沙洲上的雎鳩,高聲歌唱,人人都嚮往美麗的姑娘,
長長短短的荇菜,左右飄蕩,我日夜渴望,那美麗的姑娘。
追求不到,我朝思暮想。晝夜無眠,難入夢鄉。
長長短短的荇菜,左采右采。我彈奏著琴弦討好那美麗的姑娘。
長長短短的荇菜,左摘右摘。我擊打著鐘鼓取悅那美麗的姑娘。
【評解】
此詩語氣非常質樸,表現一個負責採摘野菜的男子情竇初開,聽到鳥鳴求偶,自己也在渴望心中的女神,朝思夜想導致無法入睡。因了這份相思,幹活時候心不在焉,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採摘荇菜,一邊謀劃著如何去泡妞,想要彈著吉他去跟姑娘混個臉熟,又想著要用打擊樂去討姑娘開心。
開篇這首《關雎》是詩經中風的典型。它運用了比興手法,詠嘆語氣,通過重複體現了節奏感。全詩敘事有趣,情感表達炙熱粗曠,用詞拙樸直白。
全詩分為五段。起步以洲渚上的鳥鳴來比興,含義很明顯。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鳥鳴是求偶意思。比如同時期的《小雅·伐木》中有:"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以鳥比興,意思就是說,沙洲里的鳥兒都在吟唱求偶,河邊的我也在思念著那個佳人。第二段用荇菜在水中隨波搖曳的姿態,來比興美女的嫵媚誘人的形象,表達自己求偶的渴望。第三段表達追求受阻,求之不得的困擾,構成完整的敘事。
後兩段用通過重複構成抒情性吟詠,如同歌曲中的副歌。用采荇菜時的情態,繼續抒發對美女的渴望與思念,依然是比興,而且是將一個形象反覆重疊做比,以其不同的特徵來比興出不同的下文,這也是詩經的典型特徵,稱為復沓。
全詩以一個鍾情少年的口吻,歌唱出對愛情的渴望,熱情奔放,坦白真誠,毫不含蓄做作。孔子說的思無邪,應該就是指這個情境。如果要挖掘這種古老文化留存的遺迹,青海的花兒與陝北的信天游應該能算是詩經中風的活化石。
【注釋】
關關:象聲詞,雌雄二鳥相互應和的叫聲。雎鳩(jū jiū):一種水鳥名,即王鴡。
洲:水中的陸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賢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體態美好的樣子。窈,深邃,喻女子心靈美;窕,幽美,喻女子儀錶美。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荇(xìng)菜:水草類植物。圓葉細莖,根生水底,葉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地擇取荇菜。這裡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隱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義同「求」,這裡指摘取。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覺。寐,入睡。又,馬瑞辰《毛詩傳箋注通釋》說:「寤寐,猶夢寐。」也可通。
思服:思念。服,想。 《毛傳》:「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意為「悠悠」,就是長。這句是說思念綿綿不斷。悠,感思。見《爾雅·釋詁》郭璞注。哉,語氣助詞。悠哉悠哉,猶言「想念呀,想念呀」。
輾轉反側:翻覆不能入眠。輾,古字作展。展轉,即反側。反側,猶翻覆。
琴瑟友之:彈琴鼓瑟來親近她。琴、瑟,皆弦樂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動詞,此處有親近之意。這句說,用琴瑟來親近「淑女」。
芼(mào):擇取,挑選。
鐘鼓樂之:用鍾奏樂來使她快樂。樂,使動用法,使……快樂。


TAG:Harmonic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