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古北水鎮溜娃記(上)——不到長城非「女漢子」

冬季古北水鎮溜娃記(上)——不到長城非「女漢子」

使用說明

第一部分:「小吉阿姨講故事」是根據每一期的旅行或者親子手工主題原創的童話,兼具通識教育和英文啟蒙兩個作用,這一部分是給孩子聽的;

後半部分的內容是這一次的親子游或者創意手工的記錄,兼具遊記、攻略和育兒心得,歡迎家長朋友們和我多多交流。

這兩部分是一個有機整體,對於懂生活、愛旅行的家長朋友來說,彤媽彤寶看世界是一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育兒「指南」。

小吉阿姨

講故事

首先,按照慣例,向大家牆裂推薦彤媽——小吉阿姨最新一期原創並朗讀童話《烽火台城堡的老爺爺》,這是根據這一次推送的主題「長城」而創作的。故事會給小朋友傳遞以下知識點:

1、幫助小朋友了解烽火台的基本作用;

2、在這個充滿想像力的故事中,讓小朋友懂得"要想達到目標,必須要付出努力"的道理;

3、學會「長城「用英文怎麼說。這一點彤媽完美地實踐了大學英語教授彤姥姥的「情境教學法」,建議小朋友在親眼看到長城的時候複習它英文表達;

4、古典音樂配樂,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沐浴到高雅音樂的啟蒙。

女漢子爬長城

體驗

自從上一次在水關長城腳下的民宿看到長城景觀之後,這顆爬長城的「小草」就種在了彤寶的心裡。在綜合考慮到了孩子和大人的需求之後,彤媽把目標鎖定在了「老朋友」——古北水鎮。

稱它為「老朋友」是因為彤媽帶彤寶已經去過很多次了。但是講真的,古北水鎮的每一次的體驗都很好,每一次我們都玩得都意猶未盡,這裡從未令我們失望。

不到長城非「女漢子」

聞名遐邇的司馬台長城就在古北水鎮腳下。司馬台長城以奇、特、險著稱於世,但是景區考慮得非常周全修了纜車,這絕對是寶爸寶媽的福音。就這樣,彤寶人生中第一次坐纜車就獻給了司馬台長城。

纜車初體驗

@司馬台長城

纜車穿梭在崇山峻岭中,遠處就是古北水鎮。

下纜車之後,映入眼帘一片祈福的吉祥紅!還不識字的彤寶指著這些文字念念有詞。

活潑的彤寶,在下了纜車之後,盡顯「女漢子」本色,一路狂奔向前邁進,直奔8號烽火台。話說你的體力咋比你麻麻都好?

經過十幾分鐘的路程之後,司馬台的險峻我們已經領略到了。就在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一抬頭,終於看到了8號烽火台。

登上烽火台瞭望,除了雄偉和巍峨,想不出其他的詞語來形容。

彤寶遠眺長城,欣賞景色。

大愛這張,司馬台長城腳下,母女合體!

烽火台的故事

登上烽火台,我和彤寶講述了烽火台的由來,她「有點」聽懂了。彤媽決定把關於烽火台的基本知識創作成童話故事,講給彤寶和其他小朋友們聽。(詳見本期小吉阿姨講故事)

三歲的你和幾百歲的烽火台的之間的對話。

一磚一瓦,

斷壁殘垣。

歷史就在那裡巍然屹立,

肅穆得讓人敬畏。

也許幾百年前的祖先們,也在這個垛口望著長城內外。彼時今日,早已滄海桑田。

帶娃游司馬台長城

注意事項

01

一定要坐纜車往返

司馬台長城的景色雖然奇駿,但是家長們一定注意:爬這段長城的難度比較大,和八達嶺長城那種平緩的style相比,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因此,強烈建議大家坐纜車。

索道單程90元,往返160元。 對觀星感興趣的朋友們注意了!據說住在景區里自營的酒店,可以獲得夜遊長城的折扣門票,具體情況大家可以諮詢一下遊客中心。

02

關於遊覽時間

如果選擇在冬季帶娃遊覽司馬台長城,彤媽建議大家盡量在下午遊玩。首先,下午兩三點的陽光充足,天氣較為暖和,比較適宜孩子出行。第二,冬日下午三點鐘左右的陽光最好,此時的光線是愛好攝影的朋友們最愛的「側逆光」。運氣好的話,會感受到長城被陽光鑲了一層金邊。並且此時的光線也適合拍攝人像,想給孩子拍照的朋友們可以參考一下。

但是注意一下,纜車回程的末班車大概在四點半左右,之後這裡會清場為夜場遊覽做準備,請大家注意不要誤車。

03

多大的孩子能爬

雖然司馬台長城遊覽車,但是畢竟最後的十幾分鐘路程還是需要自己爬上去的。所以建議一歲一下以及四歲以上的寶寶們可以遊覽,因為一歲以下的孩子體重輕,可以坐在爸爸媽媽背帶里;而四歲以上的孩子能夠邁上一些比較高的台階。據彤媽目測,難度最大的一段是8號烽火台腳下的那一段,有的台階高度差達到40餘厘米。家長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評估後前往。

關於司馬台長城

寶寶和你需要知道的

司馬台長城的特別之處?

早在1987年,司馬台長城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我國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築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原始長城」。 2012年,司馬台長城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全球不容錯過的25處風景之首」。

為啥叫「司馬台」?

此段長城地勢險要,古時的將士巡城牽馬至此,如果不再次將馬匹餵飽,駿馬絕不前行。久而久之,古代守衛長城的將士就形成了在此段存儲馬料的習慣,以供巡城過往戰馬飽餐。久而久之,這一段便被叫為司馬台。

彤媽的思考

記得上中學的時候,我們學過一首詩: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彤媽在第一次學這首詩的時候大概還不知道邊塞詩的真正含義,因為我沒有去過邊塞,也沒有親眼看到過長城。

但是時過境遷,當我們的下一代也到了需要主動或是「被迫」地朗讀這些作品的時候,我們能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放下手機,抽出半天的時間帶孩子去看一看詩句裡面的景色,讓孩子親眼看一看什麼是「漢時關」,發生了什麼會讓古時候的將士們「人未還」。

彤媽堅信,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情境教育的效果是更為立體而又生動的,盼望寶爸寶媽們都能用心陪伴,相信我,孩子會回饋給你們超出預期的驚喜!

最後邀請大家做一個小調查:

冬天來了

我是航天人彤媽。教育經歷:中國傳媒大學本科和研究生、英國bournemouth大學研究生。自認為不是學霸,也不想把孩子培養成「小學霸」,只是期望通過我的努力,呼籲更多的家長能夠發掘和維護孩子最為珍貴的潛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用寬廣的靈魂去捕捉更多的幸福。彤媽堅信,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生活即教育。因此,讓我們相信陪伴的力量,讓繽紛世界成為我們的教科書。每周四更新喲!

更多內容

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怎麼還不結婚?」「關你屁事」
男青年四分之三側素描頭像四步步驟詳細解讀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