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戚繼光的故事?

戚繼光的故事?

明朝嘉靖皇帝總希望自己千年不死,聽信方士胡言亂語,一心想求個長生不老之葯,終日不理朝政,弄得百姓叫苦連天。

那時,日本一部分浪人侵犯我海疆,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百姓們對其切齒痛恨,把他們叫做「倭寇」。明朝將領戚繼光奉命追剿倭寇,戚家軍所向披靡,倭寇聞風喪膽。

一天,倭寇偷偷地從閩江口進入福州,剛爬上林浦鄉(南台島東北),就被戚家軍殺得落花流水,橫屍遍野。後來,人們把這些屍體堆埋在附近的獅頭山下,覆蓋上細土,象饅頭狀,叫做「三十六墩」,至今遺址還在。

年少的他曾寫下,「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而這些萌動、出現雛形的志向,正是戚繼光豎下戰績的開端。因為從小就飽讀詩書的戚繼光也閱讀了大量有關軍事的書籍,所以他在軍事方面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而這也為他今後建立種種戰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讀過關於戚繼光的戰績方面的資料後,不難發現,戚繼光的戎馬生涯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再說,老百姓聽到戚家軍抗倭的捷報,個個揚眉吐氣,大為快慰。在林浦鄉附近的下渡地方,有一個老人名字叫「下渡伯」。他人老威望高,對鄉里們說:「戚家軍為我們打敗了倭寇,我們要好好地慰勞慰勞他們!」下渡伯話音未落,眾鄉民一致拍掌叫好。於是,鄉里們就忙了起來。有的擺出了八仙桌,有的送來了米、肉、蔥、蝦米、木耳等,臨時湊了個伙食團,準備熱熱鬧鬧地招待一下凱旋歸來的戚家軍。

一會兒,威武的戚家軍來到了下渡,下渡伯等人趕緊招待他們歇息,遞過毛巾,端上茶水,笑盈盈地問長問短。那邊伙食團切的切,磨的磨,洗的洗,忙個不停。

忽然,下渡伯的小孫兒前來報告:前面三叉街還有倭寇的殘部正在探頭探腦,看來蠢蠢欲動。戚繼光問清了這個消息,果然不差,馬上命令集合隊伍,要趕到三叉街去殲滅殘敵。這下可急壞了下渡伯,他急中生智,索性把剛磨成的米漿和切好的菜、蔥以及蝦米等,一古腦兒地倒進了沸騰的大鼎(鐵鍋)里,再用鐵鏟在鼎內攪了幾下,加上了蝦油,裝了好多碗,硬要戰士們吃個飽。戚家軍吃了美味的鼎邊糊,長了勁,勇氣倍增,趕到三叉街,一舉殲滅了殘留的倭寇。

後來,福州人民便把這樣配料的鍋煮叫做「鼎邊糊」。它是福州特有的點心,不但製作簡便,而且美味可口。為了紀念戚家軍為民平寇,直到今天,福州的小吃店還仍賣鼎邊糊,十分受人歡迎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西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若成功!歷史將重寫!可惜?
歷史上這個朝代!讓人歡喜讓人憂!

TAG:老西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