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處理問題的能力決定了你所能達到的高度

曾國藩:處理問題的能力決定了你所能達到的高度

年輕時的曾國藩是個愣頭青,或者叫,中二青年。

剛考上進士來北京「北漂」的時候,窮,當時在翰林院當檢討國家也不給俸祿,還得跟老家要生活費才能過日子。自己的頂頭上司擺宴發了請帖明擺著要收份子錢,理由是老爸來北京看望自己了(不明白這有什麼值得擺宴的),而且這個上司趙大人本身就不喜歡曾國藩,愛巴結滿人,還在背地裡給曾國藩起外號叫「弔死鬼」,再加上當時的曾同學兜比臉乾淨,於是一咬牙一跺腳,乾脆不去了,愛咋咋地。

官場上的應酬不會因為你不去了而變少的,這家不去,別人家的請帖還是會送過來。依然貧窮的曾國藩乾脆心一橫,誰的宴請也不去誰的請帖也不收了,為此還專門寫了一個告示貼在門口,說明了自己的決心。年輕時候的曾國藩覺得自己當時的做法,還挺酷的。

很快就被人到皇帝那告了一狀,官也降了一級。

問題來了當然是需要處理的,在官場在職場,別人聘請你就是為了處理各種問題。問題是相似的,但處理方式可以是多變的。

後來的曾國藩有些衝動,有些意氣用事。

當時的曾國藩剛剛組建湘軍不久,跟太平軍作戰的節奏還沒找對,經常吃敗仗,再加上朝廷也不給軍餉,自己在地方上籌餉地方官員百般阻擾,他的帶軍生涯開始的異常艱難,肚子里滿是委屈,卻不知道跟誰說。

恰巧父親去世了,曾國藩上奏摺說要回家守孝,還沒等皇帝批准就自己跑回老家了。皇帝讓他趕緊回軍隊,曾國藩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本意,就是想要點實權,方便籌集軍餉打仗,這理由沒毛病。

但是話說的太太太太直了。

他的奏摺說「非位任巡撫,有察吏之權者,決不能以治軍」。巡撫就是省長,察吏之權就是能決定別的官員的升遷的權力。意思就是說,你得讓我做省長,讓我能隨便使喚別的官員,我才能帶軍打仗。跟皇帝講價,而且上來就要這麼大的權力,萬一你謀反了怎麼辦?

於是直接被皇帝解除了兵權。

中年之後的曾國藩才學會了八面玲瓏的處事方式。

曾國藩的湘軍慢慢壯大,尤其湘軍水師所向披靡。但滿清的朝廷擔心漢人的軍權太大,以後玩脫了不好控制,於是朝廷就把李續賓等率領的湘軍水師划到了湖北省長的名下管理,分散兵權。這對於曾國藩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太平軍的軍事實力可不小,沒了水師,湘軍會很被動,所以必須把自己的水師要回來。

但是怎麼要呢?

當然不能再說「你不給我水師我就不能打仗了」這樣的話了。每次湘軍水師支援湖北取得了勝利後,曾國藩都會給朝廷上奏摺,大意是說:李續賓等率領的水師是自己的兵,他們暫時支援湖北的表現非常棒,又攻克了哪哪哪的城市,皇上應該獎勵他們軍餉啊;而且最近我這邊正在攻打某個城市,反正打得挺費勁的。

乍一看,似乎沒個重點,不知道他在說什麼。雖然曾國藩沒有直接表明要把水師要回來的意思,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知道他的小算盤。皇帝也不傻,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了。

有句俗語叫站得高看得遠,但更有人願意解釋為看得遠你才能站得高。生活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類型大同小異,但不同人的不同處理結果卻天差地別。

同樣的道理,一起和曾國藩入朝做官的人,一起入職站在一樣起點的人,一段時間以後地位可能懸殊,並不是因為你沒有解決問題,而是你解決問題的方式、效率、結果是不是得到了上級的認可,你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沒有達到你預期的效果。

沒有必要說話那麼直,有些委屈是要受的,有些應酬是要參加的,加班也應該加的有技巧的,處理問題要講究技巧的……

因為看的長遠了,你才能站到高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知今 的精彩文章:

官場罕見:只因說了幾句話,曾國藩一夜間連升四級
曾國藩如何處理官場「關係」:什麼時候遠,什麼時候近

TAG:讀史知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