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病先防,治病防變——溫溜穴

未病先防,治病防變——溫溜穴

1

溫溜:wen liu

溫即溫暖,溜即流通,此穴有溫通經脈之功,善治肘臂寒痛,故名溫溜。

2

定穴:

側腕屈肘,在前臂,腕背側遠端橫紋上5寸,陽溪(LI5)與曲池(LI11)連線上。

3

性能功效:

清邪熱,理腸胃。

4

主治功能:

主要用於頭面五官及腸胃等疾患:如寒熱頭痛、面腫、面癱、腮腺炎、口腔炎、舌炎,齒痛、咽喉腫痛、鼻衄、腸鳴腹痛、腹瀉及肩臂酸痛、癲疾、疔瘡等。

5

養生保健:

突然鼻子出血時,可用拇指壓迫溫溜穴,過一會兒鼻血便可止住;若是臉上起了痘痘,及時按摩溫溜穴,第二天痘痘就消下去了。同時,溫溜穴有驅寒的作用,所以手腳冰涼、手心愛流冷汗的人可以多按摩此穴。

6

配伍應用:

溫溜穴配期門治項強傷寒。

溫溜配勞官治口腔炎。

溫溜配合谷、少商洽咽喉腫痛。

配足三里治腸鳴腹痛。

溫溜配內庭、合谷,治牙痛。

溫溜配足三里、上巨虛,有調理腸腑,行氣止痛作用,治腸鳴,腹瀉,腹痛。

溫溜配曲池,有清熱利咽作用,主治喉痹不能言。

溫溜配仆參,有豁痰寧神作用,主治癲疾。

7

理療手法:

刺法:一般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脹感,向手部放散。

灸法:可灸。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按摩:用食指指腹按壓溫溜穴,其餘四指握在手臂上,注意按壓時力度要適中,每次按摩5分鐘,每日2次。

8

注意事項:

不宜自行針灸。

9

古文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腸鳴而痛,溫溜主之。

《千金翼方》:狂癲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壯。

《針灸甲乙經》:傷寒,寒熱頭痛,噦衄,肩不舉,溫溜主之。瘧,面赤腫,溫溜主之。腸鳴而痛,溫溜主之。口齒痛,溫溜主之。癲疾,吐舌,鼓頷,狂言見鬼,溫溜主之。狂仆,溫溜主之。喉痹不能言,溫溜與曲池主之。

《針灸大成》:主腸鳴腹痛,傷寒噦逆噫,膈中氣閉。寒熱頭痛,喜笑狂言見鬼,吐涎沫,風逆四肢腫,吐舌,口舌痛,喉痹。

《百症賦》:審他項強傷寒,溫溜期門而主之。

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國醫醫學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味學中藥——茜草
未病先防,治病防變——至陽穴

TAG:河南國醫醫學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