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1月讀書總結

2018年1月讀書總結

獨醉笑春風

清響

00:00/03:29

臘月將盡,春來萬喜。

冬雨漸漸褪去,立春堪堪走來。在這南方的山鄉,林上和草間都隱隱透著淺綠,迫不及要見見這歸來的燕子。

我不是王孫,但跟燕子一樣,也歸來了。若夢回大唐,只不知王維是作何感想呢?

當年你送我離去,是一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如今落魄歸來,另是一句「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以歸去無意,是故來回無著。既是如此,又何必執著於人世表象呢?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不如仰天大笑出門去,一壺獨醉笑春風!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

作者:二混子

這是一本灰常有趣的歷史漫畫,作者二混子以幽默的口吻和戲謔的畫風,將中國歷史娓娓道來,如話家常,「而你在笑出腹肌的同時,不知不覺已經通曉了歷史」

初聞二混子,是在公眾號上看到他一篇關於汽車的文章,通過段子和手繪,將引擎原理講解的通俗易懂,好玩而有趣。

坦白講,這書名是標題黨。說是中國史,其實只講了從春秋到兩漢這一段,估計也是出版社給挖的坑。

先說內容。

如前所述,本書只講了從春秋到兩漢這一段,而且並不是線性的全面闡述,只是針對主要歷史事件的單點講解,讀來會有些許跳脫感,缺乏對大局歷史的連貫性呈現。

但是,正如二混子所講:為了在這個讀圖時代還能讓更多的人有了解歷史的興趣,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書非常接地氣,很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文字幽默,畫風清奇,將春秋到兩漢的歷史輪廓勾畫出來,脈絡清晰,生動易讀。

再說看法。

從歷史普及的角度來說,在當今碎片化的新媒體時代,如此為市井「喜聞樂見」的內容,並不失為一本好書。市井的便是生活的,而生活的便是家常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這本書恰恰是不能嚴肅拘謹的,而是要輕鬆、有趣。

所以這本書尤其適合於學生閱讀,對於歷史入門的了解也未嘗不可。

當然,如果對於歷史不僅僅是興趣,你還想有更深層的探究,那這本漫畫書就只是一杯餐前酒而已。你的正餐,仍該是諸如錢穆的《國史大綱》,呂思勉的《中國通史》 ,以及《劍橋中國史》、《全球通史》等。

不過,標題黨的書名唯一沒騙你的是,真真30分鐘就可以看完了。

看完後印象最為深刻的並不是二混子的文風畫筆,而是他在前言里說的一句話:

一個人能把一門知識學到什麼程度,關鍵取決於他到底有多感興趣,除此之外都不靠譜。

《不瘋魔,不哲學》

作者:哲不解

這本書的定位,與《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完全一致。

誠然,一門學科要推動文明進步,就必然要嚴謹的學術化和邏輯去引導;但任一門學科的作用,都不僅僅只是推動文明進步,它還可以增加生活的趣味和做人的樂子。

所以,這本書的副標題是「最最歡樂版西方哲學」

一樹梅花萬首詩,萬物都是辯證的存在,不必要揪著一點上綱上線。生活嘛,我們追求進步,卻也不放棄樂趣。

作者哲不解,本命張明明,清華大學哲學博士。這本書的寫作初衷,源於某同學向張明明請教哲學如何入門。張明明一時心血來潮,說給他寫個「歡樂版哲學史」。

不想,這個連載在人人網、豆瓣網上的「哲學帖」,瞬間爆紅,在網上熱議非常。隨後,便有多家出版社交涉,商談出版事宜。

對於張明明這種戲謔的寫法,網友褒貶不一。生活派的大加讚賞,可為通俗入門;學院派的大加貶低,斥其嘩眾取寵。

張明明倒是無謂:人嘛,要麼就活個難得糊塗,什麼都太明白就沒意思了;要麼,就學習哲學,徹底認識這個不完美的世界,然後依然愛它。

除了歷史,我對哲學也饒有興趣。

開始看知乎推薦,買了《西方哲學史》和《哲學導論》,強自看了一周,看得我實在是滿頭霧水,越看越不明。

機緣巧合,一次在書店遇到個老師,給我推薦了這本。不得不說,張明明的以幽默的筆法,寫了歷史上二十餘位哲學家的生平和思想,把一個個遙遠的面孔拉到讀者面前 ,鮮活、生動、觸手可及。

作為哲學入門,通俗易懂,語言戲謔,顛覆傳統,卻又不乏情懷。單看每篇標題,我們便可管中窺豹了:老宅男康德、毒舌男叔本華、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

如有興趣,西方哲學的可以有讀讀《蘇菲的世界》、《大問題 : 簡明哲學導論》,中國哲學的可以讀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陰差陽錯》

作者:赫蘇斯·費雷羅

這是本小說,號稱西班牙當代文學經典。

這個名為「新經典·西班牙當代文學經典」的輯子,共4本。分別為,《垂直之旅》、《陰差陽錯》、《來日無多》、《對鏡成三人》。

大約六七年前,我買了其中的2本,另一本是《來日無多》,一直放著沒看。其實剛拿到書的時候,也曾努力看過幾章,但是深覺晦澀,不明作者用意。

當時還是個瓜娃子,是以將此歸咎自己的年少無知和缺乏閱歷,所以讀不懂經典。時至今日,重讀此書,晦澀感倒是沒了,但對作者要表達的東西卻深感懷疑,對國內翻譯的水平更是不敢恭維。

按序言所講,作者蘇斯·費雷羅是個中國通,父輩、祖輩中均不乏涉華人士。他從小耳濡目染,對中國心嚮往之,青少年時代閱讀了大量西譯中國經典和有關中國的著述,弱冠之年便萌發了創作「中國小說」的想法。

《陰差陽錯》便是其第一部小說,並獲得了1982年巴塞羅那城市獎。

二十世紀初,印度女子杜爾迦在南京秦淮河畔生下了一對中印混血的雙胞胎兄妹,她給哥哥取名「陰」,給妹妹取名「陽」

按照豆瓣書友的感受,這本書講的就是:

妹妹發現未婚夫是個同性戀,所以帶著哥哥私奔了。多年後妹妹讓自己的兒子去勾引他爹,父親順利愛上了兒子結果又被拋棄,承受不住選擇了自殺。最後,妹妹和哥哥終於在一起了。

需要強調的是,這本書腰封上的文案為「一個西方中國通對民國時代的奇思妙想」

但在行文之間,作者對於民國並未有太多的著墨,且所謂的「中國元素」讀來生硬,諸如白蓮教、空行母、共和、軍閥等並未和人物有恰當的共鳴,大時代環境並未在細節上對個人命運的造化有充分的呈現。

當然,拙劣的翻譯要負一半責任,不然讀來也許有趣呢?

《來日無多》

作者:胡安·馬德里

這本同樣來自「新經典·西班牙當代文學經典」。

作者胡安·馬德里 ,1947年出生於西班牙馬,記者和作家。作為一個黑色題材創作大師,他因1979年的作品《一個朋友的吻》而為人熟知。

腰封上的文案為:這些人和事就在我們身邊,只不過我們視而不見罷了。繁華時代,誰會關心生活的真相,關心另一個世界的真實?

小說按線性敘述,人物形象鮮明,情節衝突也足夠激烈:

兩位漂亮姑娘住進了攝影師安東尼家隔壁,讓他從此見識到了馬德里城市生活中觸目驚心卻真實存在的另一個世界:妓女和吸毒者的生活。

寂寂無聞的安東尼以為拍攝記錄這些邊緣人物就能一舉成名。然而事與願違,同處一個時代,卻沒有人願意關心和了解這些小人物的愛與恨、夢想和心愿。

安東尼的攝影作品無人問津,他自己反而成了黑幫的追殺對象。

按豆瓣書友@吃完餅乾要刷牙所評:

故事截影自1991年的馬德里,情節圍繞著幾個妙齡少女和癮君子。 而這一年的馬德里,暗流涌動下的是器官販賣、毒品交易、黑幫火拚,恰恰是那即將消逝的時代來日無多的見證。

其時,媒體宣揚的高端文化是導演何塞、維特建築,還有休閑藝術,這些後來被人朝聖的領域腳下的馬德里市中心,卻充斥著毒品、搶劫、暴力、倫理的失序以及失業和幻想——它們被稱為弗朗哥民主留下的垃圾,他們真實存在又即將被抹滅。

最近特別冷,我是在睡前躺床看的,看完心情好是壓抑,便發了個朋友圈。舊友@梨花評論說:

沒有完完全全一樣痛苦的經歷和命運,卻又站在制高點去給悲劇或所謂的命運和人生這類名詞下定義的人,是很虛無的。

然而又因為人類社會的特性,底層的人註定了只 能逝去。或肉體,或精神。更多的底層的人以為自己還活著,其實並沒有。

是啊,他們以為自己還活著,其實並沒有。那麼他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難道存在就是存在本身的意義嗎?我不知道。

歷史洪流滾滾,個人的命運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是,我始終堅信,存在的意義是可以由自己定義的,個人的命運也是可以自己改造的。不然,存在如果僅僅只是為了存在,那麼個體的人就沒有價值了。

權且借書中一句,作為結語吧:

身體必須要有精神作引導,我們的文明差就差在這裡。明白嗎?我們做什麼都只有身體,沒有靈魂,因此才有這麼多疾病,這麼多痛苦,兩者脫節。

今天是臘月二十一,再幾天便是新年了。

讀書與寫作,於我而言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無念在此鄭重感謝各位,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厚愛,我才有這番動力寫下去——皆因,你們也是我的一部分!

再次拜謝,祝各位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蒼山落雪 的精彩文章:

TAG:蒼山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