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為何沒像西方一樣發展出自己的大炮,原因很單純:沒必要

清朝為何沒像西方一樣發展出自己的大炮,原因很單純:沒必要

火藥傳到歐洲之後說起。管型火器在十四世紀剛傳到西方時,因為殺傷力強大,很快便惡名遠播,後來還被當成魔鬼的兵器,甚至被視為比黑死病還要可怕的東西。經歷過黑死病時代的佩托拉克就曾經寫道:不朽的神祇從天上怒發霹靂雷電,難道這還不夠?如今殘忍又驕傲的渺小人類居然也想從地上發射轟雷?憤怒的人類想要模仿那不可模仿的轟雷……

不過,歐洲人很快就接受這項新式武器。比起羅盤、印刷與造紙等技術是花了數百年的時間萬里跋涉、遠渡重洋最後才在歐洲生根,管型火器前後只花費五十年左右便從中國傳到了歐洲。不僅如此,十四世紀後期歐洲人更在中國的技術基礎上開發出大炮。原因很簡單:因為戰爭需要。

十四、十五世紀是整個歐洲的動亂時期,大大小小的戰爭不計其數。每個國家都渴望獲得比對方更先進的武器,歐洲第一場出現大炮的戰爭就是有名的英法百年戰爭。被莎士比亞大加褒揚的英王亨利五世遠征法國,瞬間如秋風掃落葉般佔領大半個法國。許多城市根本還沒被炮轟,就先被英軍威名震攝,因為許多居民認為,與其遭到炮轟而戰敗不如先投降。

從當時歐洲的敘述看來,不難看出這種武器有多麼令人畏懼:白天時,炮聲在十五英里以外都聽得見,到了晚上炮聲甚至可以傳到三十英里以外,一聲聲轟隆巨響……讓人以為地獄的惡魔全都逃了出來。當時的大炮極為珍貴,而最為知名的大炮,自然就是君士坦丁堡之役上的烏爾班巨炮了。

為了攻破君士坦丁堡那號稱西方世界最堅固的城牆,匈牙利技師烏爾班用四個月的時間搜集材料,最後鑄成長達六到九米的巨型火炮。每次發射都要填充好幾百磅的火藥,而發射的石炮直徑更是將近一米。一位拜占庭史家曾用極為戰慄的文字描述巨炮的聲響:如果聽過它發出的巨響,根本無法相信或承認世上有那種東西存在。

最後,這尊炮被送到君士坦丁堡的前線,炮轟了整整五十五天。城牆的強度與厚度根本不足以抵擋石炮,它們的撞擊力實在太驚人。君士坦丁堡陷落,寫下西方文明最黑暗的一頁,但同一時間,它也象徵著火炮的勝利。自此西方繼承火炮的威力,經過百年的演化,開始向外輸出自己的文明。

但同一時間,中國卻沒有像西方一樣發展出自己的大炮。真實的原因並非是因為儒家守舊,而是一個非常單純的原因:沒必要。

大一統帝國的中國沒有攻打城市的必要。中國的外患一直是北方騎馬馳騁的游牧民族,與其使用威力強大的巨型火炮,比較短小且具有機動性的火器會是更恰當的選擇。然而,真正導致中國科技停頓最重要的原因,則是中國自有清以來,太過長久的承平。

真正害慘中國的並非是儒家思想,而是因為成就霸業後導致的文恬武嬉。自從清朝打下中國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廣袤江山之後,直到鴉片戰爭前的兩百餘年間,幾乎沒有受到外患侵擾。在這種情況下,清朝的軍事領袖們自然沒必要進行軍事創新,也沒必要引進西方的新方法與科技。然而,很不幸的,這段時間卻是西方工業革命最興盛的時期。英國小說家狄更斯在參觀完一艘中國船隻以後,驚訝地發現中國還在用古早以前的造船法。

一邊是持續綿延的戰爭提供研發新式武器的需要、一邊則是因為享有長久太平而未思進取,兩邊的文明在鴉片戰爭一觸即發,把雙方都嚇了一大跳:清軍中有配槍的士兵占不到三成,而且使用的還是十七世紀的火繩槍,士兵在發射前都必須先用火柴或火石點燃火繩槍。但是他們在引燃的途中卻很有可能灑出火藥,最後把自己也點燃了……

反觀歐洲陸軍早就都已經開始換成燧發槍,英軍甚至正在換用新式的滑膛槍,根本不用從槍的外部點燃就能夠擊發。在一次面對清軍的進攻時,一支百人的英軍對清軍開火,他們的配備包括滑膛槍、四門野戰炮,還有一門榴彈炮。最終是清軍屍體堆積如山,相互交疊。

儒家的孟子也許早就道出了中國在清末時期衰落真正的原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傳習社 的精彩文章:

神秘的布達拉宮!東牆角尖如刀可斬羊,西牆角圓滾蛋不破!

TAG:歷史傳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