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向睚眥必報的法正,為何能得到劉備的信任?

一向睚眥必報的法正,為何能得到劉備的信任?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風雨淋濕你是否願意回頭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無力前行你是否願意陪我一個溫暖的午後.如果那是一個你不熟悉的家你會不會把善良當做路牌.如果這是一個世界的未來你是否讓他酣睡不在彷徨。小編在這裡已經等你很久了,這裡有各種娛樂新聞、熱點話題、社會萬象,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世界的另一面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就請點擊上角「關注」,這樣你就能看到各種最新的資訊。

法正出身名士家庭,為名士法真之孫。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饑荒,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但劉璋不是個善於用人的人,很久之後法正才當上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為軍議校尉。法正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松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建安十三年,張松出使曹操,歸來後勸說劉璋與曹操斷絕來往與劉備交好。不久後曹操在赤壁戰敗,劉備勢力得以壯大。劉璋於是問應該讓何人出使劉備,張松於是舉薦法正。法正一開始辭讓,後來不得已只好前往。劉備見到法正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法正覺得劉備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後,遂與張松密謀協規,決定暗中戴奉劉備為主。

建安十六年,劉璋聽聞曹操欲遣司隸校尉鍾繇征討張魯,因此懼怕曹操得漢中後兼并益州。張松遂勸劉璋迎接劉備入蜀,讓他討伐張魯,法正於是再次被任命為使者,與孟達各率兩千人出使劉備,迎請劉備入蜀。法正於是暗地裡背叛劉璋,向劉備獻策:「閣下命世英才,劉璋無明主之能,以張松為內應,奪取益州;以益州的富庶為根本,憑藉天府之國的險阻來成就大業,易如反掌。」諸葛亮的隆中對認為想要奪取天下就必須佔據荊州和益州,法正、張松的倒戈實乃天賜良機,於是劉備應允,隨即率軍入蜀。[4]

建安十七年,劉備假意答應北伐張魯,進軍葭萌。張松因事情敗露被殺,劉備於是與劉璋決裂,向成都進軍。益州從事鄭度向劉璋建議以堅壁清野拖垮劉備。劉備知道後十分憂慮,法正卻認為劉璋雖然沒有什麼才能,但還算是個愛民的州牧,因此不可能採納這個會損害百姓利益的計策。果不其然,劉璋認為:「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避敵也。」於是罷黜了鄭度。

劉備佔據益州後,急需與蜀中大族豪強結納關係,因此群下勸劉備迎娶劉璋舊將吳壹之妹吳氏,但吳氏是劉璋已故兄長劉瑁之妻,劉備認為自己與劉瑁同族,這麼做有違禮法。法正進諫道:「論其親疏,何與晉文之於子圉乎?」晉文公逃難到秦國時曾娶了親侄晉懷公子圉的妻子懷嬴。法正認為晉文公尚且可以娶親侄之妻而未遭到禮法的抨擊,何況於劉備與劉瑁之間還不是親戚關係。劉備遂納吳氏為夫人。其後,劉備賜予諸葛亮、法正、張飛及關羽四人黃金各五百斤,白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作為諸將中最高賞賜。法正被任命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

劉備又命法正與軍師將軍諸葛亮、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興業將軍李嚴五人一起制定《蜀科》,改變劉璋治下益州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的局面。然而法正雖然擅長軍事謀略,但在政治謀略上稍差,但知因循守舊卻不會變通。《蜀科》制定後,由於嚴法治蜀,打擊了地方豪強勢力,豪強十分不滿,以消極態度抵觸蜀漢政權,為此,法正提出用當年漢高祖入關與民約法三章之事向諸葛亮進言,認為成都初定,宜「緩刑弛禁」,放寬約束。但諸葛亮認為不能盲目沿用漢初的法度,應當因時制宜,懂得變通,於是寫了封信《答法正書》給法正,曉以大義,告訴其更深一層的意思。

法正雖然計謀驚人,卻是個小心眼,錙銖必報,之前有的罪過他的人,法正掌權後,都一一報復。有人看不慣,就給諸葛亮寫信,想讓諸葛亮在劉備面前揭發法正的惡性,諸葛亮則認為法正勞苦功高,又是深得寵信的肱股之臣,也就裝聾作啞,不再過問此事。法正一直都是劉備身邊的謀士,曹操拿下漢中後,法正進言劉備,曹操初到漢中,立足未穩,劉備應趁機出兵,拿下漢中。同時曹操留守漢中的兩員大將夏侯淵和張郃都是庸才,不足以和劉備抗衡,這是劉備最好的機會。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南渡沔水,於定軍山、興勢山山麓紮營,與率軍前來的夏侯淵部對峙。當時夏侯淵駐守南線據點走馬谷,張郃駐守東線據點廣石。法正採取聲東擊西之計,讓劉備將萬餘精兵分作十隊,趁夜輪番進攻廣石。張郃率親兵搏戰,雖然沒有丟失據點,但也抵擋不住劉備軍的輪番攻擊,於是向夏侯淵要求增援。

夏侯淵將精兵分撥一半去支援張郃,自己繼續固守南線。隨後劉備派兵偷襲走馬谷,放火燒毀了曹軍陣地前的防衛工事鹿角,夏侯淵親自率四百軍士出營救火、修補鹿角。此時,法正看準時機,見夏侯淵正處於劣勢,提議全力進攻夏侯淵,劉備於是命黃忠居高臨下從後方擂鼓突襲,夏侯淵猝不及被黃忠斬殺,曹軍潰敗。劉備從此佔據了漢中之戰的主動權。不久,曹操親征,聽聞是法正獻計取漢中,因而感慨不已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接下來的戰事中,曹操雖然兵力佔有優勢,但是劉備斂眾拒險,終不與曹操交鋒,曹操積月不拔,亡者日多。

建安二十五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隨後追謚他為翼侯,賜其子法邈爵為關內侯。法正年長諸葛亮四歲,兩人同為劉備股肱,雖然性格和興趣彼此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為重,諸葛亮總理後方政務,足兵足食;法正則隨軍征討,出謀劃策。互相之間能夠緊密合作,取長補短。後來劉備東征孫權為關羽報仇,群臣大多進諫,皆不聽從。章武二年,蜀、吳因關羽之死而爆發的夷陵大戰,蜀軍戰敗,退回白帝。諸葛亮感嘆道:「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修補過的感情,就像摔碎後又沾補到一起的鏡子,雖然外表還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可不在完整。我今天才明白這點,雖然已經太晚,太晚。生命中有你,有過你的陪伴,我很滿足,很幸運。謝謝你帶給我一段美好的記憶!感謝你認真看完了文章,如果有什麼意見建議或想對小編說的,可以給小編留言在下面的評論區,小編會認真看的。如果你還想看到類似的文章,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支持小編,小編在這裡與你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夜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為什麼會留下無字碑?
阜新任緒民書《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經典五律二首》

TAG:小夜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