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河花園口決堤竟「無一人傷亡」?歷史真相是這樣的

黃河花園口決堤竟「無一人傷亡」?歷史真相是這樣的

1928年春末,也就是國民黨「二次北伐」前夕,湘鄂臨時政務委員會主席程潛以國民黨元老之尊,竟然遭到李宗仁排擠,被褫奪本兼各職,倉皇下野。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和隨之而來的「一二八」事變,使得國民黨上下都感到了團結禦侮的重要性,中央和地方、地方實力派之間的爭鬥在民族大義面前已經顯得渺小而可笑。在這一大局下,程潛也由罷黜狀態而逐漸走向前台,1935年底被國民政府委任為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使得其重新回到了軍政中樞,而中國軍隊抗日備戰的各項工作,也在他的領導下有條不紊地展開了。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隨著戰略調整,軍委會改組,程潛卸去參謀總長一職,專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從清朝到民國,軍隊中有個非常嚴重的陋習,就是論資排輩。當時的戰區司令長官之於程潛而言,除閻錫山外,都是後輩。而程潛淡然名位,由參謀總長降至戰區首長,不恥於與其同列,足見其為國服務的殷切之心,和洞明世事的寬闊胸懷。

第一戰區所轄差不多就是隴海線北津浦路西,戰況尤為激烈。因為日軍當時已經佔領華北,如試圖攻佔此時中國的戰時中樞武漢,必定要先陷落河南。1938年4月,日軍大本營訓令其華北方面軍和華中派遣軍合攻中原,試圖把中國軍隊消滅於鄭州開封一線,然後沿平漢鐵路南下,攻取武漢。蘭封會戰爆發了。

然而,之前的台兒庄大捷雖然激勵了中國軍民,但也使得日本侵略軍更加鄭重其事。他們步步為營,予守予取,憑藉優勢兵力和戰術迂迴,一下子就扣住了中國軍隊的命脈。國軍步步後退,大家都知道,日軍佔領中原而直下武漢,已經是指日可待。

此時的程潛面臨一個抉擇。

也就是在日軍合圍河南的同時,中國統帥部認為,決堤黃河,或許是「以水代兵」乃阻滯日軍機械化部隊快速推進的唯一良策。蔣介石批示曰:「將此議交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核辦。」事實上,就是將這軍事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完全推卸給了程潛。黃河決堤而死人百萬,這是常識,程氏面臨著他一生中最大的而道德叩問。

兵勢如火,時不我待。善良愛民如程潛者也必須作這個殘酷的決定。但是,「能救一個是一個」,就在決定決堤前後,程潛發動了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救援行動。

所謂的「花園口決堤」在6月7日,然而,奉程潛所命的民事撤退早就開始了。5月31日,程氏決定在中牟縣趙口決堤。隨即下撥一萬元救濟款給鄭州專員羅震,由其和鄭縣縣長全百慈向所有應遷離百姓發放每人五元的逃荒費,中牟縣也依同此例。兩縣百姓沿賈魯河兩岸向西遷徙,走了三天才走完。

也算是幸運吧,趙口兩次決堤都告失敗,原因是此時春末,黃河水量實在太小,自然出槽困難,對於堤壩不能形成應有壓力。但此時日軍已經攻陷開封,進逼腹地,於是當地守將決定在趙口西二十六公里處的鄭縣花園口炸堤決防,此時就是記載於史書上的6月7日。

災民流離失所

據《三聯生活周刊》於2005年的調查,因程潛救援得當,決堤當初造成的人道災難並不嚴重。「花園口決堤放水,門口以下四個村莊——邵橋、史家堤、汪家堤和南崔庄,全部沖毀,蕩然無存,一直到黃災結束,這四個村莊再也沒能恢復。所幸的是,決堤放水時,這四個村的居民因事先知道決堤,及時遷避,而無一人傷亡。」

據《新華日報》報道,決堤後第三天,程潛發放五萬元賑災款;一周後,又會同國府發放二百萬元黃泛區持續賑災資金,以幫助災民異地重建家園。據第一戰區所轄商震部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處長魏汝林的回憶,說黃河決口的災民「扶老攜幼,均平安逃至平漢路豫西地帶。政府分發大量救濟金,非但無任何人員傷亡,即豬狗牛雞,都隨人走避,並無損失。」

花園口決堤,國民政府的文宣方向,是歸咎於侵華日軍的,但是宋慶齡在當時就堅決否定了這種說法,她領導下的「保衛中國同盟」勇敢地為日軍辯誣:「1938年初夏,日本軍隊從漢口向徐州推進。中國軍隊決開了黃河南堤岸」。同時該報導也實事求是地承認,國府「事先疏散了當地居民」。(《保衛中國同盟通訊》,1940.10.1)

花園口剛一決堤,蔣介石就做出指示:「須向民眾宣傳,敵飛機炸毀黃河堤」,自此中央社奠定了宣傳基調,將決堤責任指向日軍,並且加強其悲劇性。(《鄭州文史資料》第二輯)雖然中央社按照蔣的11日指示統一了宣傳基調,可是民間日報,比如《申報》似乎並不買賬,隱約透露了國軍是決堤主謀的信息,但其8日的香港版第二版也透露出別樣資訊:「魯豫境內黃河兩岸之鄉村農民,因戰爭之故,皆早已離去」,而我們已經知道,鄭州專員羅震已經在5日就已經將百姓撤離完畢,兩下印證,可見國府沒有說謊。

當然,這只是事實的一個側面。花園口決堤雖然阻滯了日軍進攻,使其只能從合肥安慶一線沿長江仰攻武漢,華北方面軍無所作為,於是為國府撤退武漢的軍政機關爭取了大量時間;但是,畢竟黃河潰決造成了沿岸人民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並遷延十年之久。有歷史學家認為,「程潛作為戰區司令長官,雖然出於軍事考慮忠實執行了上司的命令,但他作為這一事件的重要責任人,對決堤所產生的嚴重消極後果,也是難辭其咎的。」

的確,真相就在兩者之間。而程潛愛民護民的心意,似乎近七十年以來,愈發能夠得到國人的同情和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史論語 的精彩文章:

辛亥革命日日新:灤州兵諫,清朝核心統治區的新軍開始動搖
新文化運動和《新青年》:一個妄人,一場炒作,一樁騙局

TAG:近代史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