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突破聆聽」是一個專門尋找外星人的項目,我們和主管科學家聊了聊

「突破聆聽」是一個專門尋找外星人的項目,我們和主管科學家聊了聊

艾麗·阿洛維博士躺在新墨西哥州的夜空下,身後的甚大天線陣列 VLA 緩緩轉動,片刻之後她從耳機中聽到了來自織女星的智慧信號。

這是電影《超時空接觸》(Contact)中的場景。電影中,朱迪·福斯特飾演的艾麗·阿洛維是投身於地外文明搜尋計劃(SETI)的天文學家,日常生活是在各種荒涼的射電天文台蹲點,和國家科學基金會要經費,給私人投資方做演示要投資。

安德魯·西米恩博士的演講介紹了他目前領導的「突破聆聽」項目的進展。

突破聆聽(Breakthrough Listen)計劃是俄羅斯投資人、科學家尤里·米爾納主導建立的突破基金會下屬的計劃之一。突破基金會目前下屬四個項目,分別是突破聆聽、突破攝星、突破信息與突破觀察,全部圍繞深空探測和地外文明研究。

其中 2016 年啟動的突破聆聽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利用地面射電望遠鏡接收來自深空的無線電信號,從中分析智慧文明的可能。目前突破聆聽項目主要由安德魯·西米恩博士領導的伯克利 SETI 研究中心進行,主要依靠位於美國西弗吉尼亞州的「綠岸」射電天文望遠鏡和澳大利亞的帕克斯射電天文台接收來自太空的信號,位於中國貴州的 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射電望遠鏡)未來也將加入這個項目。

「綠岸」射電望遠鏡

突破聆聽項目會給天體進行分區,按照是否具有行星,距離地球的遠近進行分類,然後再在所有波段上進行監聽和記錄,之後對數據進行分析。目前,突破聆聽計劃發表了兩次數據,排除了來自地球附近 692 個恆星系的無線電信號具有智慧特徵;發現來自 FRB 121102 天體的快速射電爆發,基本確認是來自中子星或黑洞的自然現象。

此外還有一個近距離的小行星探測項目。

2017 年底,小行星 Oumuamua,編號 1I/2017 U1 經過地球附近,最近距離地球 2400 萬千米,大約 63 倍地月距離。這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小行星具有非常特別的外形,長 230 米,寬度只有 35 米,是一個長條形的雪茄狀天體。

這種極為特別的外形引起了很多猜測,最大膽的猜測認為,這種長條形可能代表這是一個人造物體。2017 年 12 月,突破聆聽項目利用「綠岸」射電望遠鏡對小行星 Oumuamua 進行了觀測。鑒於綠岸的靈敏度極高,甚至可以收到已經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 1 號」上 20 瓦天線的信號,但在小行星 Oumuamua 上,突破聆聽項目沒有收到任何無線電信號。小行星 Oumuamua 只是一個長相特別的大石頭。

找不到任何地球之外的智慧信號是常態,人類目前為止還是孤獨的。實際上,從 1950 年代以來,包括突破傾聽項目在內,曾經有很多個類似的地外文明搜索項目,但至今為止一無所獲,最近的疑似信號在 1977 年接收自射手座方向,但再也沒有重複過。

在電影《超時空接觸》中,主角艾麗·阿洛維博士曾駐紮在位於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進行外星人信號的探測,但負責管理美國科研項目經費的國家科學基金會主管大衛·杜姆林博士關掉了這個「沒有前途」的項目;隨後艾麗·阿洛維獲得了私人企業的資助,租用位於新墨西哥州的甚大天線陣列繼續研究,但這個項目依然被國家科學基金會批評是「裝神弄鬼」,下了最後通牒。但在項目結束前 3 個月劇情峰迴路轉,來自織女星的超強信號改變了一切。

這很好理解,因為對於公眾來說,「外星人」是一個極富吸引力的話題,相關研究可以吸引到來自好萊塢,甚至私人機構的資助。但是宇宙如此廣闊,這種項目的周期長達十數年,沒有突破又是常態,被人遺忘和放棄也比較正常。

現實世界中,突破聆聽項目獲得了 1 億美元的經費,支持周期為 10 年。這期間這個項目將開放源代碼和數據,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隨時查閱,也可以幫助編寫程序來分析。

安德魯·西米恩博士說,搜尋外星人的這種研究耗時非常漫長,但項目目前啟動剛剛一年多,團隊已經針對射電天文學發表了一篇論文和數個成果,這對團隊來說是很大的鼓勵,為學界留下點什麼也是他們最重要的動力。

關於《超時空接觸》,西米恩博士說他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看了很多遍。《超時空接觸》的原著小說作者是著名科普作家卡爾·薩根,科學性和真實感廣受好評。西米恩博士說,電影里的科學家艾麗·阿洛維的生活和他們非常相似,除了一點,就是電影里的科學家總是帶著耳機收聽外形無線電信號,在現實中是不需要耳機的,射電望遠鏡接收到的信號人耳是聽不到的。

題圖:《超時空接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冬奧會今天開幕,豐田成為 6 秒廣告獨家贊助商
無論是什麼樣的新片,上周都撲街了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