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傅正:「內亞研究」的地緣政治偏見

傅正:「內亞研究」的地緣政治偏見

美國的「新清史」認為,近代中國並非以「漢文化」為主軸:清廷最高統治者有著多重身份,這使清王朝毋寧是一個所謂「內亞帝國」,而非傳統王朝。這一學術潮流其實由來有自。

1940年,美國學者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推出了名著《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很快就被翻譯成中文。這本討論中國內亞邊疆的著作卻以哥倫布和海洋文明開篇。拉鐵摩爾稱:「某種程度上,中國與其大陸邊疆以及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地關係的新表現,可以由世界史上交替出現的大陸及海洋時代來解釋。」這一觀點令人想起了麥金德(Halford Mackinder)的「陸權/海權」理論。

麥金德把歐亞大陸分為三層:中心是從蒙古高原到西伯利亞的「樞紐地區」;邊緣是從英倫諸島到日本列島的「外新月形地區」;包括中原在內的古代農耕文明則處於二者之間的「內新月形」地區。整部古代文明史就是處於「樞紐地區」的游牧民族與「內新月形」地區的農耕文明不斷衝突、交融的歷史。如今,蒙古帝國的繼承人蘇俄已經憑藉現代工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擴張能力,古老農耕文明再也無法抵擋它的擴張了。幸運的是,大航海創造的新文明把歐亞大陸東西海岸的航行連接起來,即使這是一條迂迴的路線。在某種程度上,由於新文明壓迫草原游牧民族的後方而抵消了他們處於中心位置的戰略優勢。未來的歷史不再取決於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衝突,而是陸權國家與海權國家的競爭。

拉鐵摩爾深受這種地緣政治思維的影響。只不過,拉鐵摩爾把這套理論集中運用到了中國研究上。在他看來,日本的侵略和美國的「門戶開放」針對的都是蘇俄,「表現了海上勢力與陸上勢力的直接衝突」。中國想要改變傳統的政治結構,就必須接受來自海洋的新文明。他坦承自己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明確「樞紐地區」對中原的影響是否得到鞏固,海洋文明能在多大程度上破壞這種傳統。

這種思維支配了拉鐵摩爾一生。早在1933年,他就認為:「從長城建築之日起直到二千年以後,中國歷史的機軸是在這個北疆;兩千年後,西人航海到了遠東,然後中國才受制于海疆。」由此可見,儘管他熱愛中國,但在他的地緣政治理論中卻沒有中國的主體地位。直到今天,這類因素仍然潛藏於美國的內亞研究者之間。他們未必參與政治議題,卻很難完全排除這種你死我活式的地緣政治思維。

在這種思維支配下,「內亞研究」展現的往往並不是中國,而是英國、蘇聯甚至美國——中國不過是被這些大國關照、檢視的「目標客體」。其實,這種「沒有中國的中國學」遠不像其標榜的那般客觀公正,它更關注的往往是美蘇如何爭奪世界霸權。

不難看出,「內亞研究」從誕生的那天起,就有很強的政治傾向性,是美英地緣政治思維在歷史學研究中的延伸。難道「內新月形」地帶的民族只配受海權國家或陸權國家的宰制,而沒有自己的獨立性嗎?無論是拉鐵摩爾還是麥金德,都忽略了其框架的前提是「內新月形」地帶的分裂,但東方的那片土地卻意外地統一起來。歷史證明,回應上述理論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建立起多元一體、各民族和諧共處的偉大國家。

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必然會以更為「主體」的態度去重新看待和書寫內陸亞洲過去兩百年的歷史,並展望世界歷史上新的未來。「一帶一路」倡議表明,中國只要能夠實現國內各民族、各地區的穩步均衡發展,完全可以發揮自身歷史文明的優勢,成為陸地與海洋的交匯點。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新時代的中國發展戰略」研討會舉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