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腿痛走不動原來是血管堵塞-微創手術顯神威

腿痛走不動原來是血管堵塞-微創手術顯神威

黃老先生今年78歲了,除了3年前檢查出高血壓,平時身體一直很好,走路比年輕人還快,但3個月前發現行走能力下降,特別是右腿,走了800米後便感覺酸痛,要停下來休息,開始沒當回事,後來走路距離越來越短,走了不到200米就要停下來休息。2個星期前癥狀一下加重了,不走路右腿也會麻痛,並且右腳最後兩趾出現皮膚破潰,到診所換藥後也未見好轉,而且越來越嚴重。經親戚朋友介紹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管外科盧偉鋒主任這裡就診,盧主任檢查後發現黃老先生的右下肢動脈搏動消失了,而且右腳發冷,顏色暗紫,這是血管堵塞的表現,醫學上稱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建議入院治療。

入院後做了CT檢查,檢查結果證實了醫生的診斷,黃老先生的右髂動脈(供應右腿血流的主幹血管,位於右下腹部)堵塞的長度達到了12公分(如圖1)。同時做了肢體的測壓檢查,發現右下肢的踝/肱指數為0.3,也就是說,右腿的血流量只有正常人下肢血流量的30%,屬於嚴重的缺血。盧主任建議立即行手術治療開通閉塞的血管,因為藥物治療已經無法讓右腳的疼痛減輕和傷口癒合,而且肢體面臨繼續壞死和截肢的風險。

剛開始黃老先生的家人認為老人家已經快80歲了,手術的風險比較大,有較大的顧慮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但手術的微創和迅速康復很快讓黃老先生及其家人放下了心。手術在透視下進行,只需要在雙側腹股溝開1-2mm的小洞,利用介入技術進入到人體的血管內,手術的關鍵在於需要打通的閉塞血管段,使其與兩端正常的血管相通,打個比方,人體的血流好比火車,在火車行進的過程中遇到了大山阻礙,需要從山體中開通一個隧道,讓火車順利通過阻礙,而山體的內容物不同和需要開通隧道的距離決定了手術的難易程度,這需要醫生在熟悉解剖和掌握介入技術的前提下,具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完成。黃老先生的髂動脈閉塞段很長,但在醫生的努力下順利開通,並植入了金屬支架以保證該通道通暢,術後造影和CT複查顯示右側髂動脈恢復了血流(圖2)。整個手術時間一個多小時,術後即刻黃老先生便感覺右腿熱乎了,疼痛也消失了。術後當天患者需要卧床6-8小時,避免穿刺點出血,術後第一天黃老先生便可以下床自由活動了,第二天順利辦理出院,並囑咐其要繼續口服抗血小板藥物以及定期隨訪。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老年人若出現腿腳麻木、發冷、疼痛、行走不便等不適,大多是缺鈣、骨質增生或椎間盤突出等病變所致,只要多補鈣或按摩等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是下肢的血管堵塞引起,醫學上稱之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最早表現為走路走不動,就象黃老先生一樣,後期會出現靜息痛,嚴重者出現潰瘍甚至需要截肢。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和心梗、中風一樣是常見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吸煙、肥胖、糖尿病是導致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這裡提醒廣大中老年朋友,如果有吸煙、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或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等危險因素,若出現足趾發冷、麻木、下肢酸痛、抽筋、行走不便等癥狀時,應及時去有血管外科的醫院就診,一般有經驗的血管外科醫師體檢就能診斷,需要進一步治療可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或下肢動脈CT或造影等檢查。診斷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輕者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如戒煙、控制飲食(低鹽低油低糖)、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險因素,以及步行鍛煉、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得到改善。嚴重的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目前手術大部分採用介入微創手術,可獲得比較好的效果。一般來說,直徑越粗的血管比如髂動脈,採用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後效果越好,直徑越細的血管如小腿的動脈,效果較差。由於該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加重的疾病,術後患者必須繼續採取保守治療的方法,堅持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堅持控制危險因素,以保證手術的效果和防止疾病的複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血液粘稠容易堵?這些食物,每天吃一點,讓血管暢通無阻
血管堵塞的7個信號,一定要記住!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