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婚姻中,夫妻如何互相促進,共同成長?

婚姻中,夫妻如何互相促進,共同成長?

那些不合理的期望和控制

才是破壞關係的罪魁禍首

01

我們都知道,如果想要婚姻和諧幸福,最完美的方案就是找一個互相匹配、勢均力敵的伴侶。但實際上,想要長期維持婚姻關係的勢均力敵真的是一件挺難的事情。

因為在婚姻中,每對夫妻的能力、個性、愛好和擅長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就是夫妻雙方都在成長,也不可能達到步調和方向的精確匹配。

經常有女人這樣抱怨老公:

「結婚後老公越來越懶、越來越邋遢了,不管我怎麼說,他只是口頭上答應,即使他做到了一段時間,也很快打回原形,我都想和他離婚了。」

聽到妻子在生活的瑣事和細節的抱怨,她的丈夫都會覺得她矯情,在無理取鬧。

然而我卻可以理解她們:因為相愛,因為在一起生活,我們都難免對伴侶有期望和要求,會希望伴侶能為了感情改變自己,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去成長。

如果伴侶對此表示不理解,甚至拖沓敷衍、不以為然,我們必然會感到傷心和失落。

這的確是人之常情,然而很多愛情和婚姻就是在期望和失望的循環中無疾而終的。

當失落累計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變成了對伴侶的失望。在婚姻中攢夠了失望,我們就慢慢在感情涼透了心。當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軟硬兼施直到無計可施,我們會感到前路一片渺茫。

很多婚姻都有一個甜蜜的開始,兩個人相約攜手,風雨同舟,生兒育女,奔赴更美好的遠方。

然而誰都不會想到,在日常的生活中,愛情的溫度卻在雞毛蒜皮的小摩擦中慢慢消散了,直到雙方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回想當初,恍如隔世。

02

瑪麗的婚姻有著一個美好的開始,戀愛還有結婚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丈夫對瑪麗十分體貼,他們也有了一雙可愛的兒女。但後來,隨著丈夫經營的公司逐漸步入了正軌,婚姻的發展卻超出了她的掌控。

丈夫應酬越來越多,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對待她也越來越不走心。為此,瑪麗安排了很多家人相聚的機會,但丈夫不是以工作忙來推脫,就算人到了也電話不斷,身在曹營心在漢。

本想著丈夫掙錢多了,自己的壓力能有所減輕,但丈夫卻對瑪麗越來越挑剔,要求也越來越多。

比如,參加朋友聚會,丈夫挑剔她的打扮和穿著;購置家電傢具,丈夫嫌棄她的眼光配不上生活的水平;瑪麗原本在會計事務所的工作足夠體面,在丈夫眼裡卻是收入低微、不值一提。

為了追趕上丈夫成長的步伐,瑪麗背著公司額外接了很多私活,不但把自己弄得很累,脾氣也變差了,經常與丈夫爭吵、對孩子發火。

特別是在孩子的學習上,瑪麗認為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就好,但丈夫要求孩子要爭第一,教育方式更是簡單粗暴。

他卻說都是為孩子好,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精英意識,孩子不能慣著,小時候不努力,長大就要吃苦。

但這樣高壓的氛圍,不只是毀了孩子的童年,她和丈夫整日劍拔弩張,生活也根本沒有幸福快樂可言。

在諮詢室,瑪麗說出了心中的疑問:「他實現了當初的承諾,掙了大錢,本想著日子能過得越來越好,但現在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我給她打了一個比方:「夫妻本該為了家庭互相合作、優勢互補,讓生活體驗更加幸福,但你們現在都在拼了老命地比較競爭。

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好比維繫感情的紐帶。

但在你們的家庭中,他突然發力,跑得越來越快,也要拖著你們一起狂奔。但你們跟不上他的步伐,被他的衝勁帶翻了。

現在,你們倒在地上被他拖著走,當然會痛苦。他一定要拖著你們,也必定會感到很累。」

03

在這樣的婚姻關係中,雙方最容易體驗到的情緒,就是對伴侶沒有滿足自己期待之後的失望和憤怒。

或許很多讀者認為,他們婚姻的不幸福,是因為丈夫在成功之後太膨脹了,不體貼照顧家人的感受。

但當我引導瑪麗覺察自己的情緒,發現原來是她一直都對丈夫有過多沒有立足於現實的期待。

可以說,瑪麗丈夫現在的成長,是經歷了當初被瑪麗拔苗助長的痛苦後才做到的。

現在瑪麗體驗到的感受,正是當年她施加給丈夫的。

結婚當初,瑪麗的丈夫和很多初出茅廬的男人一樣,年輕、有時間是他那時的優勢。

在當時,瑪麗在享受著丈夫的陪伴、關心和體貼的同時,針對他當時的不足,有更高的期待,提出更高的要求。

那時丈夫因為社會經驗不豐富、工資不高、不善交際,經常被瑪麗苦口婆心地教育。因為這個問題,他們鬧過好幾次不愉快,直到現在,還留下了很多沒解開的心結。

而現在,當丈夫的劣勢變成了優勢後,瑪麗開始對那回不到的過去懷念不已,又有了在丈夫眼裡和當時是截然相反的要求:

她期待他能夠多陪陪家人、期待他能心平氣和地溝通、期待他能放下工作時的架子,對自己溫柔一些。

然而經歷了催熟一般的成長,瑪麗的丈夫在家庭中擁有了更多的發言權,敢對她的需求表示出不屑一顧了,這讓瑪麗又感受到了對丈夫的失望和憤怒。

但此時,由於家庭地位的反轉,瑪麗憤怒不敢直接指向丈夫,於是無辜的孩子就遭了秧。

04

在婚姻中,伴侶間似乎都有一種潛在的競爭關係,但良性的競爭並不會破壞兩人的關係,反而能夠促進共同的成長。

我們都希望家庭有更美好的未來,也都盼望過上更幸福的日子,所以期待伴侶成長並沒有任何問題。

不管自己的出發點有多麼大公無私,在伴侶成長後,自己也是直接受益人,所以我們為何不採取更利於對方接受的表達方式呢?

那麼,夫妻(也適用於親子關係)如何互相促進,共同成長呢?

一、是說教打壓,還是信任鼓勵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伴侶成長太慢,會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在情緒的驅使下,揮舞起道理的大棒,甚至說出一些傷人的話。

道理雖然正確,然而卻帶著攝人心魄的冰冷,讓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退縮和逃離。

而信任和鼓勵的表達,及時肯定伴侶身上的優點,積極關注正在發生的改變,更能傳遞溫暖和力量。

二、是拔苗助長,還是辛勤澆灌

一個人的成長就好比栽種一棵果樹,需要給予它足夠的陽光雨露和耐心的等待。

強扭的瓜不甜,瓜熟自然蒂落,事物的發展都有客觀的規律,不遵從個人的主觀意願,任誰說了都不算。

如果違背了規律,就算再努力,也只會適得其反。所以我們需要在生活的相處中,發現伴侶成長的規律、把握規律、尊重規律。

只要伴侶是棵好苗子,你的付出、信任、支持和陪伴定會結出豐碩成果。

05

三、是有的放矢,還是橫加控制

在婚姻關係里,伴侶成長速度不一致,並不是導致婚姻病變的主要問題。跑得慢一點或者快一些都沒有錯,錯的是僵化的感情紐帶,給雙方繫上了沒有彈性的繩子。

對於伴侶的成長,我們需要做到有的放矢。

嚴格地要求步調一致,在伴侶成長慢的時候無情鞭打,快的時候拉扯拖拽,必然會帶來傷害和內耗,會損害夫妻的感情和活力。

那些不合理的期望和控制,才是破壞關係的罪魁禍首。

四、是雙重標準,還是以身作則

構建婚姻更美好的未來,應當是夫妻共同的願望和責任。

駕馭馬車的騎手雖然顯得威風安逸,但馬兒會跑也要吃草,會累還會尥蹶子。

相比之下,並駕齊驅的方式更加穩定、動力十足,這樣就算到最後發現只靠伴侶的力量到達不了理想的高度,還可以憑藉自己日漸豐滿的羽翼。

婚姻里夫妻的成長是一場雙修,需要將心比心、溝通交流。我們在輕易否定暫時沒有成長的伴侶之前,有沒有考慮自己和伴侶內心的真實需要呢?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伴侶沒成長,並非是他止步不前,而是沒按照你想像的方式和節奏去成長。

比如當初瑪麗固執得認為,想要幸福就一定要有很多錢。她只關注到生活缺失的部分,卻沒發現已經擁有的關心和愛更加不可或缺。

了解雙方的核心需求是否一致,怎樣通過成長互補,才是夫妻關係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06

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求,就像有夢想的孩子,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但走出家門並不代表我們會忘記成長的根基,一味的束縛只會讓人更加叛逆、迷失自我,或者因循守舊、得過且過。

當成長有了必須遵守的固定標準,對伴侶本身的關心就消失了,婚姻變成了束縛自由的牢籠,伴侶終會有越獄的那一天。

相比於當初的做法,瑪麗大可以這樣表達對丈夫成長的期待:

「你是我老公,你能賺更多錢我會為你驕傲。但如果這跟你的自我實現相違背,我寧願你不要這麼累。

因為我們一家人相親相愛,有更多時間在一起,就已經是幸福了。」

對於現在面臨的困境,瑪麗和丈夫需要進行平等的對話,調和當初和眼下的矛盾,在達成一致後繼續努力走下去。

同時,我們需要認識到沒有誰和誰的需求會完全一致,伴侶間不同的音調,反而能讓婚姻的樂章更加悅耳動聽。

在成長的摩擦中求同存異,我們不但會收穫內心的滿足,也能更好地體貼和理解對方,讓夫妻親密關係更進一步。

婚姻就像一場曠世持久的戰役,無需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容易,但與愛人相伴,且行且珍惜,沿途儘是美景,苦旅也有笑顏。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關注緣盾公眾號,陪你守護愛、收穫愛

本期作者

扶蘇老師

緣盾情感學院聯合創始人,著名兩性關係心理學家,婚姻法資深法律專家,精神分析治療師(德國訓練6年)、創傷治療師(歐洲人類組織訓練3年)等。諮詢時間超過2萬小時,擅長微表情解讀、各類關係解構、夢的解析等。

老師有話說

歡迎大家在底部留言說出你的觀點參與互動,還可以免費提問老師情感方面的疑問。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也歡迎轉給身邊的朋友。你的一次轉發與點贊都將是我們不竭的動力,謝謝關注與支持!

— END —

點擊二維碼關注,盾開只為緣 ,緣盾兩性情感護航專家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驛站VIP 的精彩文章:

婚姻百態:為何說,好女不嫁鳳凰男?
如何讓放縱自我的男人,認識到家庭的可貴?

TAG:心靈驛站V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