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實以上主義

現實以上主義

我如何能保證自己不虛榮…除非不說一句話,不寫一個字。

除非,我開始徹底的心灰意冷。

虛榮,是一個人還有活力的體現。

虛榮,是對幻覺的執守。對來自他人讚賞的潛在期許。

有時不說話可能是缺少話語權,有時是由於某種隱情,有時是厭惡言語中的虛浮,有時是深知言語本身的乏力和不能抵達。有時是預感言語只是在複製前人或自己,變成陳詞濫調。

而有時只是出自更大了虛榮……不說話來證明自己是金子。

只有真正的心灰意冷和謙卑才不會產生虛榮。

很多時候我以為自己告別了虛榮,其實正在潛在的虛榮中。

而那些真正心灰意冷的時刻,我完全放棄了證明和呈現。

我只是一個被某種情境所打敗的人。我甘於被打敗。

那種徹徹底底的繳械投降讓我逼近自己的真相。

虛榮消失了,我暫時看到一個沒有成見一,觀念的人。

完全的不自詡不自得。

也不想任何一個人來造訪自己的美德。

心灰意冷……它是對旺盛心意的降溫和制約。

乃至抵達真正的寧靜。

在心的曠野里不曾有一個觀賞者。

我騰出了空間成為我自己。

—— 文公子——

文公子,帕斯卡爾之弟,(wengongzi,pascal),公元1633年9月19日出生於巴黎市區,香榭麗舍大道第十五號街。法國神學家,詩人,哲學家,人性觀察家。曾著有《普遍墮落的人類》 《在破碎與破碎之間》 《凱歌》 《困境重重》 《光斑》諾貝爾文學獎拒絕者。

對人學與神學裂變做出卓越貢獻。

1699年10月19日逝於郊外,一堆落葉中。

……

5:其實每天我們都在活著。這活著的意思幾乎不言而喻。但很少的時候,我們能活出自己。我們被主流社會,被文化,被大眾的聲音所裹挾,所淹沒,在夾縫中,幾乎很少真正的光顧自己的內在,並自己所照耀。——這裡的自己就是一種覺醒,一種自我發現,並且沿著這種發現堅定地走下去。類似一種神性的光芒一直召喚著自己。

活出你自己——跟尼採的成為你自己應該是異曲同工的。當我們不再被眾聲喧嘩的時代所裹挾,或者說當我們來到了自己的岸上,能夠保持清醒與獨立的意識,打量著發生著的一切,並保持適度的交匯,同時能及時抽身回到自身時,我們離自己或許不遠了。

回到自己,然後才可以繼而活出來。所謂活出來,也就是先保持時時勤拂拭的習慣,清洗掉積鬱,進而無處染塵埃。在無塵的狀態下迎接自然,迎接愛,也迎接一切可能性。同時積極地投身於自己的志趣愛好,做一個專註而投入的享受當下的人。

就我個人來說,一直是一個比較專註於自我的人,幾乎活著的使命感就是尋找自我,發現自我,並鞏固自我,但時至今日,我認為這個自我如果過於狹窄,過於頑固,會停留於滯澀而無法流動。因而在發現之後,如何讓自我獲得流淌與進一步獲得她的開闊性與涵容性。不被任何外物所左右,也不被自身的秉性所局限,活出自己的自由是我的追求與目標。

有人說人生而自由,無往不在枷鎖中,我想改成,人生而不自由,無往不在突破枷鎖中。

6: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對自己一知半解,卻又自以為很懂自己。

於是我們在對自己的誤會中一直跌跌撞撞,無處安放。

使生命如其所是,大概是一個人畢此一生要面對的使命。

如其所是,這個其就是最本質的自己。

7:我從不高估樂觀和快樂的意義,其反面是我從不低估悲觀和痛苦的意義。——任何事情都有兩面,乃至多面,如果能接納其多面,那麼樂觀和悲觀,痛苦和快樂,黑暗和光明其實是一體,只是你給予了其分別和界定。

不能設想一個不穿越黑暗的靈魂能獲得真正的光明,也不能設想一個不懂痛苦的人能理解快樂。

8:我們眼睛看到的多半是幻象,但往往我們會明知其是幻象卻依然保持對幻象的執念。

從某種程度上,人類多半都陷入集體的無明中,包括很多的修行人也如此。只要你自以為是且自我蒙蔽且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那麼你就一直會待在無明中。

很多的時候我嘗試突破自身的局限和黑暗,也有一些時候我會哄騙自己我已經做到了,更多的時候,我知道自己的使命是繼續穿越。

從來沒有一個偉大的靈魂不曾經歷過無明之痛,但偉大的靈魂之所以偉大,是一刻也不放棄對自己的探索,並以朝向終極的眼光來審視自己。

我愛探索,同時也愛探索之餘的小憩。它使我感覺生命有張有馳,有高峰體驗,也有泥土芳香。

我愛一個嚴肅的人,也愛一個懂得真正的遊戲之道的人——我指的是在嚴肅之後的遊戲

,不經過嚴肅人生洗禮的遊戲只是玩耍而已,玩著玩著就會倦怠,而真正的遊戲是一種靈魂的選擇。是來源於嚴肅卻超越於嚴肅。

9:總體上來說,人是要不停地被超越的,其前提是你跟你的內在要保持不停的握手狀態。只有完全的接納才能繼而超越,否則只是分裂和扭曲,以及自欺欺人。

:我曾經痛恨自己的分裂,後來是接納,現在是愛。

凡是我所擁有的我都愛,當我愛它的時候,它就溫順了,再也不在我的內在製造混亂和無序了。

我愛我的孤獨,我時不時的絕望以及偶爾的漂泊感。

正是它們構成了我的本質特徵,我如果排斥他們就是排斥我自己。

我跟他們一一握手,並打開門迎接他們,然後安放他們,與此同時我也就安置了自己。

這時,我才敢說,不藉助於任何外因,我完全地擁有了自己,並可以對自己負起全責來。

10:——做一個誠實的人不僅意味著說真話,更是對自己內在有清醒的了解和認知,以及擔當。僅僅是說,太容易了。真正的誠實是知道自己說的自己能否做到,且做到哪個份上。

正因為如此,我越來越要求自己少說多聽,同時也不要求別人完全誠實。

因為我知道,要求別人誠實相當於對別人的索取。

ta是否願意誠實只關乎他自己,如果你不願接受,你可以走。否則就當做一起做個遊戲。

這個世界的真相就是真真假假,你卻獨自探訪一份真,那麼你註定要走一條荒僻小徑了。

總感覺四周一人也無。這種感覺讓人心生恐慌之餘卻會徒然生起一份欣喜——這讓自己鍾愛的怪癖得以完好無缺的保全。

當不用應付任何人的時候,是最接近自己的時候。

最接近自己的時候估計也是離上帝最近的時候吧。

每天我都要跟我的「上帝」靜靜地待上幾個時辰,否則就感覺沒有活。

11:成熟的愛是因為愛而需要,不成熟的愛是因為需要而愛。愛首先不是同一個特定的人的關係;它是一種態度,一種性格傾向。這種態度、性格傾向決定了一個人同整個世界的關係,而不是同一個「愛的對象」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只愛一個人,而對其他人漠不關心,他的愛就不是愛,而是一種共生性依戀或者是一种放大的自我主義——佛洛姆說愛。

身為精神分析學大師關於愛的主張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或者說他所提倡的愛是待在低微狀態下的人的一種精神標杆。

如果張愛玲早看到了這句話估計就不會讓自己低到塵埃里再開花,而是先開花,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看花人;如果林戴玉有了愛世界再愛人的態度也不至於為賈寶玉哭死。如果安娜卡列麗娜充分尊重沃倫斯基的自主性與個體性,不把自己的重心全部壓在對方身上,如果邱妙津不是那樣執著地把女友絮當做宗教一般地膜拜與愛,……這世界該是多麼地風平浪靜,風調雨順乃至風淡雲輕啊。

事實是,一個陷入了愛情的人總是不由自主乃至魂不守舍的,清明的理念和強悍的意志完全只是個擺設。更多的人不是通過愛情發現一個世界,而是把愛情當作全部的世界,因此才有那麼多悲劇和悲情,也才會衍生出這個世界在非理性狀態下的詭異美和悲劇美。

相比於人的感情世界的波詭雲譎和跌宕起伏任何大自然的風暴都遜色萬分。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是因為需要而愛,都是放大的自我主義。這是人性,沒辦法。

因此人總會不自由,總在渴望擺脫枷鎖,包括愛的枷鎖。進而呼喚神的臨在。呼喚那個清明無礙,無愛一身輕的自己的出現。

12:人的內心,既求生,也求死。

我們既追逐光明,也追逐黑暗。

我們既渴望愛,

有時候卻又近乎自毀地浪擲手中的愛。

人的心中好像一直有一片荒蕪的夜地,

留給那個幽暗又寂寞的自我。——

老佛洛依德說了很多話,我只信任這一句,因為他說的就是我,一個集人類內在之大成的人。我相信也是你,如果你足夠誠實的話。

我們都是如此地分裂和矛盾,也如此地具有包容和接納性。我們的人格中完全可以同時兼容多種對立的情緒和色彩。而我們的成長也就是在跟他們的對話中尋找到平衡。

當然平衡是暫時的,動蕩是永久的。做一個動蕩中尋找平衡的人似乎是人唯一的出路。因為你不可能永遠只是一個念頭,一種色彩,一個聲音。除非,你已經成佛。

13:任何現實如果不帶夢幻色彩,將是無詩意現實,也即死亡之現實。

詩意和神秘的喪失將帶動現實的死亡。

我跟大多數人失去聯繫的原因,是因為大多數人無法激起我對之的詩意感覺——哪怕ta貌似無比詩意。

在我看來真正的詩意一是喚起對生命的探究欲一是喚起生命力,一是喚起無窮無盡的夢幻揣想。

詩意總是是你在當下之境中騰空而起。一面投入,一面飛躍。

感謝那些帶給我詩意感覺的人,也就是感謝曾經照亮過我的人。

現在,我將繼續尋找給我詩意感覺的人,如果你沒來,我先讓自己詩意起來——我是說我將獨自探訪我的生命所能抵達的海岸和山峰。

而事實是,我喜歡待在某個閉鎖的空間里揣想這一切。

對於我想像永遠大於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房子風水不合該如何化解?
多了又怎樣,少了又何妨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