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心安即是人生之福

心安即是人生之福

文/齊雲鹿

佛法是一盞明燈,兩千多年來在中華大地上放射著燦爛的光華。

有人說它是宗教,有人說它是哲學,有人說它是文化,有人說它是迷信……眾生的處位不同,心境不同,需求不同,自然各自的理解不同,感受也不同。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有著豐富的情感和物質需求,而世事無常,人心無常,變化多詭,必然有著情緒的跌宕起伏和心靈的悲悲喜喜。

當我們的心靈被塵世的雨雪風霜吹打得疲憊不堪、斑駁破碎、慘淡飄搖的時候,我們多麼希望,我們的心能在一個溫暖的小屋中歇息,流血的傷口能得到撫慰與舔舐,讓我們的心不再害怕……

佛法就是這溫暖的小屋,就是母親慈愛的目光,就是黑夜中的明燈,冬日裡的篝火……

找到心靈的安歇之所,是人生最大的欣慰。

找到心靈的歸宿,人生將不再恐懼。

佛法是普世的,從不例外任何一個眾生;佛法是講究緣分的,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佛法是講究實證的,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

從無意到有意,從小善到大善,從私心到發心,一點點的星火,可以在我們心中燃起燎原之火,讓我們無始以來累積的煩惱叢林徹底燒個精光,讓我們的心從此如滿月一般靜靜灑著清涼的光芒……

有機緣學習佛法,正是我們往昔播下的正善因緣在今生的延續,讓我們用心澆灌它。

我們可以地位卑微,可以生活貧寒,可以衣食簡陋,但用佛法來裝點,我們就從內心湧起神聖和莊嚴。

好比一棟房子,當它住人時就是人家,當它住狗時就是狗窩,當它拴馬時就是馬廄。

人身也是一樣。人的身體如同一棟房子,有人的思想、行為、道德,才稱得上是人;僅有畜生一樣的思想和行為,大家就會評價這種人是披著人皮的畜生。

而我們用佛法充實自己的思想,依照佛法來修行,我們就是佛的弟子。如果我們再踐行菩薩道,我們就偉大、神聖、莊嚴。

這不是世間的財富、地位、名譽等可以比擬的,因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任何現世的擁有,或好或壞,都是暫時的。而唯有用佛法裝點我們的內心,才能在漫漫輪迴的長河中,走向光明的彼岸,最終獲得究竟的解脫。

如今,信佛學佛者人數眾多,而能有機緣聽聞正法者卻很少。這是末法時期的一大特點。

末法時期,學法者多,講法者多,而契入佛法正義者少。因為契入正義者少,自然我們也就難以聽聞得到正法。

而沒有正法,就沒有正知見;沒有正知見,也就不可能有正修行;沒有正修行,也就不可能有正果。這是簡單的邏輯關係,也是必然的因果關係。

佛法是引導眾生走向覺悟的,覺悟是建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佛法的生活是智慧的生活。

智慧的生活是沒有煩惱的生活,是與人為善的生活,是心地光明的生活,是真正幸福的生活。因為佛法打造了幸福的內心,讓我們時時處處感受著生活的美好!

走進大開元寺這莊嚴的道場,讓我最為感恩與緬懷的是,為大開元寺的寺院建設、道風建設、僧眾培養付出無量心血的、已示寂兩年多的凈慧老和尚。

飲水思源,我們是站在慧公老和尚用年邁的身軀支撐起來的正法平台上,享受著老和尚無量的慈悲功德為我們帶來的一切方便。

老和尚的心永遠像一盞明燈,懸掛在他老人家秉承大願創建的生活禪系的道場中。更為難得的是,老和尚的信念、風範、情懷,正體現在他老人家精心培育的僧眾弟子們身上。

可以預見,生活禪系的僧眾弟子將成為中興漢傳佛教的堅強脊樑。而我們今天能如願來到生活禪系道場——大開元寺,一期一會,領納這清凈道風的熏陶,不正是老和尚悲心的延續與常住師父們德行的感召嗎?

我本人作為生活禪系的一位在家弟子,雖於生活禪的修學連膚淺都還談不上,但蒙明憨大和尚不棄,讓弟子我在這裡向各位師父、各位菩薩報告自己的學習心得。弟子雖有膽怯之情,卻有弘傳生活禪、振興漢傳佛教的無畏之心。

五祖弘忍大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正是要循著祖師的足跡,效法先賢艱苦卓絕的求道精神,立正因、明正信、躬心行,識自我本心,發般若之智。

一生哪怕只前進一步,也一定要倒在前進的路上!以此報效慧公老和尚等歷代祖師先賢,感恩所有出家僧眾對我們在家弟子的悉心培育!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本文摘錄自《生活禪的思考》,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蕅益大師:少年清閑 是不祥事
紫柏尊者:聖人先治己身心 而後開物成務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