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66張照片曝光江湖第一古董大鄂鮮為人知的傳奇人生!

66張照片曝光江湖第一古董大鄂鮮為人知的傳奇人生!

盧芹齋,浙江湖州人,先後旅居法國、美國等,二十世紀初國際著名的文物販子、大古董商,將許多中國國寶級的文物販賣至國外。

盧芹齋,這個名字,甩不掉盜賣文物的巨大污點。他的傳奇一生,令人唏噓。無論多少文字,也難以說清楚這個人。隨著專業學者們不斷的探究與挖掘,盧芹齋及其家族的歷史,逐漸越來越清晰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尤其是更多影像資料的公開——

盧芹齋及其法國妻子:

全球古董圈聞名的盧芹齋——紅樓外景

紅樓內景:

關於「造像碑之冠」:東魏李道贊等500人造像碑

中間赫然立著,「東魏武定元年(543)李道贊等500人造像碑」。 民國時代,號稱,海內第一造像碑。現藏於大都會博物館,旁邊是慈勝寺壁畫。

東魏李道贊等500人造像碑

此碑的流散歷程:

此碑原藏於豫北淇縣的浮山封崇寺內,清末就有拓片流傳,因為碑體巨大,刊刻的字體楷、隸兼備,質樸又不乏娟秀,所以得到了金石鑒賞家的重視。

上世紀20年代,像碑被軍閥劫運北京,輾轉出售給了美國人。實際上是由盧芹齋賣給洛克菲勒。今天,它矗立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著名的薩克勒大廳的一角。

造像碑耗時10年,工之精、形之豐,嘆為觀止!

根據像碑下部的造像記,此碑的刊刻從北魏永熙二年(533)起,至東魏武定二年(543)止。十年之工,其雕刻之精,令人嘆為觀止。而這十年,正是北魏王朝分裂以後,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鄴城重新形成之際。

像碑的形製為扁平長方形,蟠螭紋碑額,四面滿覆造像;表現手法上以淺浮雕為主,而非傳統的平雕和線刻;碑陽的主體部分為「問疾品」,其餘三面為千佛題材。

這些,對於研究北朝晚期鄴都地區造像碑的風格和樣式,具有重要的指標性含義。

此碑的「問疾品」或許是存世所有維摩詰經變石刻中,場面最為華麗,刻畫最為生動的一幅。文殊師利的鄭重其事,和維摩詰的悠然自得,兩者相映成趣。滿座的僧、俗聽眾,表情各異,有的在靜聽,有的在凝思,有的交頭接耳。遠近搖曳的大樹,優美的飛天……有研究者認為,這幅問疾品可能描摹自一幅繪製精細的繪畫作品,其風格顯然受到南朝繪風的影響。

而由此碑所反映出的來自異域文化的影響,西方學者的研究著力尤深:頭頂著帷帳的力士,主尊座前的骷髏仙,一身印度式裝束的帝釋天,碑座上形象怪異的神王,……,很多形象在千里之遙的成都萬佛寺造像中重現。他們認為,來自印度中部的樣式,已經漸漸地超越了早期的中亞-健陀羅藝術,成為南北朝後期中國佛教藝術創作的重要影響力。

慈勝寺壁畫不用再貼,注意看這右邊觀音,在哪裡?真沒有見過。現在我們大致可以知道,盧芹齋慈勝寺壁畫,牆上有好多未見過。

繼續逛紅樓——

室內陳列。有興趣的可以自己認,哪些在大都會博物館?哪些在納爾遜......

南亞、東南亞風格——

陳列當中,盧芹齋女兒站在古董中間,有點時空錯亂的感覺。

這尊菩薩姿態真優美。

盧芹齋的兩個女兒。請注意那個獅子,曾出現在拍賣場上。

再看看他的日常陳列品——

盧芹齋和山中商社聯展:

1935年,倫敦世界博覽會上,盧芹齋和山中商社聯展。地點在英國某大學租的演講廳。

盧芹齋與朋友、家人生活照:

老年盧芹齋,估計就是在1955年前後照的。

還有些他家庭的照片,親家、朋友、女兒、女婿、外孫......他4個女兒,都嫁給了法國人。

來源雅昌藝術網,飾迦編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飾 的精彩文章:

花絲鑲嵌,中國古代珠寶藝術巔峰
讓你一次看過癮,各地博物館美玉合集!

TAG:古玩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