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家寄語《藝術市場》創刊十五周年

名家寄語《藝術市場》創刊十五周年

林岫學者 書法家

藝術尚新 應無俗惡 市場通瑞 定有清風《藝術市場》十五周年刊慶 丁酉臘梅香時 林岫撰賀 」

朱培爾《中國書法》雜誌主編

竭我智能 盡忠代謀韜奮先生句也 題為《藝術市場》雜誌創刊十五周年 培爾於南軒」

劉鎖祥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太原師範學院文學副院長兼書法系主任、教授

「《藝術市場》創刊十五周年看山看水看中國 樹藝樹人樹畫風固之劉鎖祥書賀」

張瑞田:深度,依然是雜誌的「賣點」

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 評論家

走過15年的風風雨雨,《藝術市場》雜誌到了意氣風發的年齡。一般來說,一本雜誌的名稱即是一本雜誌的傾向,也是一本雜誌的骨骼。藝術、市場,藝術市場,或是市場藝術,均是時代關鍵詞,她包含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意味著藝術品意識形態化的減弱,恢復著一個民族正當的訴求,激活了文明社會本該具有的活力。

重農主義和重商主義,撕扯了幾個世紀了。當我們終於明白市場的重要性,又進一步明白了藝術品潛在的市場行情,我們就不再是野蠻人了。商品交換,審美與貨幣的關係,投資與未來的關係,人格、價值、尊嚴,是一環扣一環的齒輪,有序運轉,人類和諧。

《藝術市場》雜誌的欄目與文章,是在這種環節中展開的,雅與俗,史與論,服務功能,思辨色彩,填充著雜誌的版面。對藝術,對市場,對收藏、對投資感興趣的人,《藝術市場》就是知音。

我是《藝術市場》雜誌的讀者,作為讀者,我期待有深度的文章,不管是調查報告,市場預測,熱點分析,個人專欄,需要有客觀、冷靜的立場,需要有獨特的發現,需要尊重每一位讀者,而不是被利益集團收買欺騙讀者。大文章,小氣象,讀者向來討厭;小文章,大氣象,有閱讀價值。對於一本關注藝術市場的公共媒介,深度,是一種精神氣質,她好比一個人的眼光,只要看上一眼,就會感受到動力。所謂深度,就是膽識。一本雜誌沒了膽識,生命力自然枯萎。

正因為有太多的瑣碎,太多的膚淺,太多的媚俗,太多的擠眉弄眼,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極其必要。雜誌,是社會的靈魂,雜誌向低級趣味低頭,雜誌何為?

作為作者,我願意把自己滿意的文章交給《藝術市場》雜誌的編輯。所謂自己滿意的文章,就是有真情的文章,告訴讀者真相的文章,對一個時代有批判意趣的文章。

王文英:堅持藝術標準,引領學術,引領風向

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副秘書長 書畫家 散文作家

在今天信息泛濫,自媒體橫行的時代,要想讓一個媒體一直保持關注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更別說領先了。《藝術市場》在當下的中國,同其它他傳統的媒體一樣處在新興媒體的圍剿中,還能保持一以慣貫之的高水準,實屬難能可貴。

老實說,我對各種的藝術媒體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常有各種的聯繫,陌生是因為有許多沒有給我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但《藝術市場》卻不同,不是因為今天我站在《藝術市場》的場內,而為她說好話,而是她堅持藝術的水準,以藝術的態度對待藝術,這在物慾橫流的當下的確難能可貴。

我是一個不自信的人,也是一個常常會杞人憂天的人,自己的藝術水平有限,卻總免不了擔許多旁人也許看了有點可笑的心。

當下所謂的藝術權威很多,藝術平台也不少,有關藝術的各種媒體也很多,可藝術的事還是令人心焦,常有該做藝術事的不做藝術的事,該說藝術話的不說藝術的話,評判藝術缺少標準,人情事故卻一大堆。

黨的十九大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作為中華文明的精粹——藝術,傳承和發展遇到了一個良機。這對《藝術市場》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作為國家級的媒體,提出了學術定位、引領市場的高標準,在為《藝術市場》點贊的同時,也看到他們前路的不平坦。

學術定位,引領市場,不是簡單的八個字。學術的高度未必是市場的高度,市場的風向未必是學術的,這既需要學術的態度和水準,也需要有引領欣賞和市場的招數。

在堅持藝術標準的同時,有前瞻和引領,又能以客觀的態度對待藝術之事,把藝術家和作品統一起來,推介和品鑒相統一,讓藝術家有溫度,藝術作品有生命。有嚴肅的藝術批評,也有輕鬆明快的藝術隨筆,讓藝術話題既學術又輕鬆。既要線上的繁花,也要線下的互動互通,在藝術家與欣賞者,作品與藏家之間搭建多種橋樑,創造更多的接觸機會,從而引領學術,引領風向。

相信《藝術市場》能線上線下立體全面開花!

蘇高宇:《藝術市場》的「識」「體」「膽」「魂」

畫家 藝術評論家

作為立足前沿,引導市場的核心期刊,《藝術市場》雜誌不僅刊名取得明朗大方,內容亦頗豐實深透,具備了一流專業刊物應有的視角、姿態、主旨、立場,名副其實。這裡,我僅從作者的角度談談在《藝術市場》開設專欄的印象。

首先,跟其他報刊比較,我感受最強烈的是,《藝術市場》非常尊重作者。尊重至少包含了這樣一層意思,就是對於作者文字的尊重,在不是明顯的硬傷前提下編輯對原文是不會輕易一字的。這不是說編輯敷衍塞責,消極怠工,恰恰體現了編輯們的一種智慧,一種作風,展示的是他們的眼光和高度。為什麼這麼說呢?只因不同作品的背後,都立定著一個個性化的作者;而最大限度地尊重作者的行文風格,保持作品的原貌,實際上就是將不同作品的不同文風,不同個性和觀點集中地、真實的地呈現給讀者了,讓讀者看到的不是臉譜似的面目,而是各呈異彩的智慧之光。這裡我可以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拙文在涉及傳統工筆畫的技法介紹時,中間出現了一個名詞「地子」,只因「地」與「底」一字之差,主編續鴻明先生就給我打來電話,非常客氣地和我討論,結果原文照登。這如果是換成別的刊物,即便是一個地方報刊,保准就認為是我筆誤,然後編輯大筆一揮,「咔嚓」了。記得有一家文學雜誌在登我的一組散文時,其中一篇原標題叫《何花》,而經編輯鳳眼一瞟,立馬變成___《荷花》,改得文不對題,讓人啼笑皆非。那麼,兩相比較,特別是通過一字之辯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我就覺得《藝術市場》從主編到編輯的工作作風是十分嚴謹的,嚴謹到為大我而可以舍小我,甘願放下手中一支筆的「生殺大權」而努力地為作者與讀者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真正是難能可貴。也正因為這個團隊有了這樣一種虔誠的品質,敬業的作風,所以《藝術市場》的專欄文章,總是多姿多彩,一人有一人的語言,一家有一家的觀點,於是每期都有每期的光華,讓人讀得新鮮,、愉悅,、豐富。新的一期剛剛開卷,就有了對下一期的期盼了。應當說,這是《藝術市場》專欄文章的亮點之一,更多地是顯示了編輯們非同尋常的高度。

其二,如果說前述的高度充分體現了《藝術市場》的「識」,為其立身之本的「體」;那麼,「膽」則成為《藝術市場》在業內的另外一個標杆,成為了她藉以不敗的「魂」。從一年來各家的文章觀點不難看出,作者大抵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敢講真話,直擊藝術領域的時弊,不迴避問題,直言不諱,背後都是因為有了《藝術市場》所搭建的這樣一座富節操、有擔當、持公允、存大愛的平台。因為刊物的著眼點是複雜多變的市場,不同層面的受眾,而不是「小我」,所以不蠅營,不苟且,這才有了大視野,大胸懷,真正為引領市場向健康的方向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想來也是,相對於每一個參與市場的個體而言(不管是藝術家,、收藏家,抑或獨立經紀人,以及藝術從業機構),如果把市場比為媽媽的話,哪有孩子見了媽媽身上爬起了虱子還裝作視而不見的呢?只有媽媽健康了,我們才能飽吮到營養可靠的乳汁嘛。關於這一點,《藝術市場》的管理者看得非常透徹,表現了難得的姿態,令人真正的欽佩與信服。就目前整個的藝術市場甚至是我們身處的大文化環境來說,我們不缺機關算盡的人,濫竽充數、魚目混珠的現象比比皆是。正因為問題大面積的存在,並有蔓延之勢,所以就需要有人站出來指出問題,繼而糾正問題,使我們的文化生態朝著真實的綠色方面去發展。一座劇場,一人抽煙無人制止,就會擴大到十人、數十人乃至於人人隨心所欲的地步,最終是所有的人都成了受害者。回過話題,通觀現在的市場環境,當別人本著圓滑的處世態度在敷衍受眾,迴避問題的時候,《藝術市場》的這種膽略,這種存大愛的胸懷就顯得十分金貴了,令人尊敬且感喟無已!

窺一斑而見全豹,我僅通過《藝術市場》專欄文章這一欄目的卓爾不凡,就可以推想到這本重要刊物其整體的水準和品味位了。祝願15周歲的《藝術市場》保持品格和活力,更加茁實地成長!

郝青松:冷靜思考 重塑格局

藝術批評家 天津美術學院教師

《藝術市場》的15年,見證了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史,也參與了藝術媒體的風雲史。生存在體制與市場的交錯中,需要更多的勇氣和智慧。當宏觀經濟形勢開始理性調整,市場熱度相應降低,但並不意味著必然迎來一個藝術市場的寒冬,反而是其深度調整的良機,也是《藝術市場》雜誌冷靜思考重塑格局的時刻。中國社會的轉型,也將是大眾審美的現代轉型,以藝術參與啟蒙是為藝術媒體的重任。本人有幸參與雜誌的專欄寫作,有機會及時發表一些建設性批評的文字。一部藝術史同時是一部藝術批評史,藝術市場也應是批評介入的健康市場。面對龐雜的藝術市場社會界,《藝術市場》雜誌任重道遠,惟願其不迎合、多批評,能夠成為進入藝術史的藝術媒體。

| 微信編輯:堯雨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市縱橫 的精彩文章:

「三展共啟」中國美術館新年展
陸儼少:社交搞多了,影響做學問

TAG:藝市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