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姑娘山三峰——記我的第一次雪山經歷

四姑娘山三峰——記我的第一次雪山經歷

忽然有點懷舊,那就來一波回憶。今兒說說我的第一次雪山經歷。

在這之前去過一些3000多的小山頭,走過4000左右的徒步穿越路線。那年國慶節前幾天,正在糾結去哪,收到一個朋友的邀請,去四姑娘山,爬三峰。

當時我對登山完全沒概念,四姑娘山區域也還沒去過。百度了幾張照片,風景真不錯,好吧,去!

也算是無知者無畏。我是很感性的人,沒有思前想後的習慣,不過是爬個山而已,跟以前爬過的山有什麼不同,沒想過。

有朋友跟我說爬三峰要用技術裝備,想想反正攀岩也可以用,於是買了安全帶頭盔冰爪還有一個皮膚包用於沖頂。那個冰爪就是一百多塊的兄弟綁爪,攀冰不好用——當時完全沒接觸過攀冰,只想著登山可以用就好,如今這副冰爪已經束之高閣。

那時路還沒修好,更沒有巴朗山隧道可走。我們沒車,到成都茶店子坐麵包車輾轉到日隆鎮用了一整天。第二天進長坪溝邊走邊玩,到了4300左右的大本營,頭疼,我想可能是風大吹的吧,沒事。到觀景台拍照玩夠了那個小夥伴才上來。嚮導叫我們去熟悉裝備,小夥伴說頭疼厲害,不想動彈,我只好自己跟著嚮導臨時學了上升器下降器的用法。

晚飯的時候,用別人的血氧儀測了一下,我的血氧含量低於小夥伴,癥狀反倒比他輕。高反這東西還真的不好說,可能我消耗量也比較小?

第二天凌晨三點左右起床,弄了自熱米飯吃。我晚上睡得還不錯,第一次爬雪山,很興奮。小夥伴是一宿沒睡著,吃點東西都吐了,放棄了沖頂。他不上去,我們倆人的嚮導就只帶我一個了。

離開大本營的時候,有不少人已經出發了。天黑看不到路,沒完沒了的碎石坡居然沒覺得累,到埡口的時候我把所有人都甩在了後面。天蒙蒙亮了。最後一個70度的岩壁衝刺就是三峰的技術路段。嚮導說,我們先上去吧,我給你保護就好,不然等他們來了,那麼多人,修路等半天。

於是他用一條長扁帶連接在我的安全帶上,倆人都四肢並用,一口氣上了山頂。

我向來不喜歡依靠別人,即使有嚮導在前。為了不給他增加負擔,我拚命跟上他的步伐,全神貫注於手上的支點和腳下的路,只覺得是一堵直上直下的石牆,好在抓手點落腳點都不難找。對於這段路程的長短,竟然沒有什麼印象了。事實上這段路也並不長,可能幾十米的一個峭壁。

因為最後一段坡太陡,完全掛不住雪,反倒容易看到路上的情況,對於路途的難度評估,我當時的打分肯定是偏低的。

三峰的山頂只有一條窄窄的平台,嚮導大哥像個合格的保姆,深怕出任何差錯,扁帶都不給我解開。風好大,離幺妹好近,感覺觸手可及。我甚至覺得幺妹峰並沒有比我高出多少。拍照的時候忽然想起,看了一下時間,7:52。

匆匆拍了幾張照片,嚮導就帶著我下了。下到埡口雲海翻湧,其他隊伍正在集結。稍事休息我和嚮導大哥就開始下山。

天亮了,高海拔的石頭山上除了石頭還是石頭,寸草不生。溫度慢慢上來,在太陽和風的作用下,不時有碎石嘩啦啦的從山坡上滑下來。這會感覺到碎石破的漫長了。走著路看著周圍不禁感嘆,怎麼走上來的!稍不留神摔了一跤,頭碰在石頭上,把新頭盔磕出一個印子。後來看到這個刻痕,我就會想起這次懵懂而新奇的經歷。

真的很幸運,我上山的頭一天在下雪,我下山的時候,過了中午又開始下雪,但是已經在大本營以下了。走著走著雪花變成了雨夾雪。回到鎮上六點多,天快黑了,我也累得夠嗆。好在全程輕裝,心態也很放鬆,連續十幾個小時的行走,也不過是體力消耗而已。

到鎮上找家小店,來一碗羊肉湯,不禁感嘆,這世上沒有比這碗熱湯更美味的食物了!

完全沒有任何曲折就完成了我的第一座雪山,說起來真的缺乏吸引力。這篇流水賬會不會對想登山的新人產生誤導?我想說的是,有的事情,你覺得它難,它確實難;你覺得可以克服,它也就真沒什麼大不了的。

5000米級的初級山峰,最危險的除了高反,還有落石以及碎石坡行走可能摔傷扭傷。三峰最後一段路是比較陡峭的,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也確實有人從埡口上滑墜失事的先例。

回程的時候路過巴朗山埡口,雪後的山野唯余莽莽,盤山公路在蒼茫大地上盤旋如蛇。我忽然有種想哭的衝動。

人類如此偉大,卻又如此渺小。我們登上一座座高峰,翻越一次次埡口,究竟是為了什麼?我們征服了高山嗎?還是高山征服了我們?

就我來說,不過是自己發現自己,自己征服自己,自己承認自己的一條朝聖之路吧。

我的聖地,不在別處,只在內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焚風 的精彩文章:

TAG:焚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