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星戰黑科技 看IBM的科技哲學

從星戰黑科技 看IBM的科技哲學

2018開年大片《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如期上映,41年來,這一系列電影讓全世界的數代科幻迷沉醉。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讓眾多電影里的黑科技開始出現在生活中:外形各異的智能機器人、智能穿戴設備、無人機、柔性屏手機等——對星戰迷來說,手握「光劍」,通曉「原力」不再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科技與個人 另一種「全知全能」

從深藍到Watson,從人工智慧到認知商業,IBM的研究和突破一直走在概念和熱點之前。在人工智慧席捲全球的時候,IBM對AI的理解,已經從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轉變為增強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在IBM看來,科技對於人類,其意義如同「原力」對絕地武士,是幫助個體全面感知世界的工具。

「原力」可以讓人感知身邊事物的所有變化,擁有者可以隨意控制物體的移動,41年前的幻想已經藉助物聯網得以實現——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和物聯網系統,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實現一定範圍內的遠程控制,例如打開音箱、空調、燒好熱水等,我們的心跳、疲勞度、健康指數也可以隨時監測,例如IBM開發中的「晶元上的醫療實驗室」(lab-on-a-chip)技術一旦成功,我們將能通過一滴血、一滴淚、一滴汗得到詳盡的分析生物指標,這些信息還可以從便攜設備傳送到雲端,和睡眠監測儀等其他物聯網設備的數據進行整合,經過AI分析返回結果,這一結果可以分享給醫生、藥房甚至療養機構。人們可以每周、甚至每天監測自己的健康,「永遠走在疾病前面」,「早發現、早治療」將真正實現。

「原力」作為一種能量場,可以將整個世界凝聚在一起,智能物聯網也是如此。不久前,IBM牽手理光公司(Ricoh)推出一款基於IBM Watson智能和語音技術的新型互動式智能白板多用於企業會議,這款智能白板不只是屏幕,也是積極的參與者——它能夠按照自然語音實現幻燈片的切換等工作,還能實時翻譯和顯示屏幕上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它能記錄出席情況並跟蹤主要議程項目,確保所有關鍵議題都得到討論,參會者還能在自己的非重點議題時間裡同步進行場外會話。這款智能白板徹底改變了會議方式,提高企業效率的同時,將不同部門、不同地區的項目組匯聚到同一場景中。

同時,IBM與通力電梯的合作展現了我們控制現代環境的另一種可能性。電梯是現代社會無處不在的連接器,電梯故障時時威脅乘客安全,世界最大的電梯公司之一KONE(通力)同時運維百萬部電梯和扶梯,每天承載10億人, 怎樣萬無一失地保證電梯安全運行不罷工?KONE電梯為其維修員「僱傭」了一個新搭檔IBM Watson。通過每台電梯中的IoT感測器,Watson實時監控電梯的運行狀況,不放過任何一個安全隱患,給電梯維修員賦予了提前預知電梯故障的「超能力」。在電梯還沒有發生故障之前,維修員就能趕到現場,消除安全隱患。

當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人類的「超能力」將越來越多,IBM 實驗室正在努力將Watson IoT技術與智能頭盔Emotiv Insight相結合,一旦成功,腦電波控制技術將成為現實……實時監測健康、遙控物品、提前預知事物變化,科技早已成為我們「全知全能」的工具,在IBM實現一個又一個黑科技的背後,是企業不斷創新與迭代的努力。

科技與社會 惠及大眾

2017年,IBM發明家共獲得了9043項專利,第25年連續稱霸美國專利排行榜,這些專利當中包括的1900多項雲計算專利,1200項網路安全專利,1400項AI專利等也清晰展示了IBM科技布局未來的決心——近一半的專利都有關人工智慧、網路安全、區塊鏈以及量子計算領域的開拓性進步,所有這一切都旨在幫助打造更加智慧的企業。

7年前IBM Watson在Jeopardy奪冠,讓IBM新一代人工智慧平台正式走入公眾視野,IBM Watson誕生之初的定位就是商用AI平台,將科技與商業結合的模式,也是IBM眾多科技突破的基礎。

在最重要領域之一:醫療領域,Watson 已經在癌症和腫瘤學開展工作,向美國、印度、中國、泰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病人提供診斷和治療,其幫助的病人數量還在不斷增長。在中國,Watson 腫瘤解決方案的使用者包括了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防治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國內頂級腫瘤專科醫院。未來,IBM希望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與區塊鏈、物聯網、雲計算等進行聯動與整合,消除世界範圍內的醫療孤島,真正實現惠及全民的智能醫療時代。

還記得在《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中的經典場景嗎?漢?索羅駕駛飛船闖入小行星帶,成功導航通過的幾率僅有約1/3720,要在12秒內完成這一高難度任務,需要難以想像的巨量數據運算,這對於傳統計算機而言幾乎無法想像,量子計算成為新的可能性,2017年,IBM公布了50量子比特位的量子處理器原型,這是人類在計算力上取得的重要進展。

在IBM Q系統商用量子計算系統的首批客戶和合作夥伴里,摩根大通將專門研究適合金融行業的量子計算案例,包括交易策略、優化投資組合、資產定價和風險分析。而戴姆勒將與 IBM 合作推進量子計算在汽車和運輸行業的潛在案例。例如通過量子化學來尋找並開發用於汽車的新材料優化製造流程、物流車隊的車輛路線或自動駕駛技術,以及能夠增強人工智慧能力的量子與機器學習的交叉領域。IBM也在全球範圍內開展量子系統的使用區域和研究,與來自全球的合作夥伴一起培養不斷壯大的量子生態系統。

相比傳統計算,量子計算更強、更快、更節能,IBM的量子處理器原型很可能成為商用量子計算時代的開端,它的使用範圍將突破航空領域,進入化工、新葯、新材料研發、金融安全等眾多領域。

放眼世界,能歷經百年還保持活力的企業並不多見,深厚的技術積累、創新的企業文化、普惠的商業理念,讓IBM歷經百年仍在全面引領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

科技與原力 使用的哲學

科技讓星戰迷們可以討論更想要光劍還是飛船,而萬物互聯時代的市場價值早已被各大行業所證實,據Gartner公司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互聯的『設備』將超過200億台。未來10年內,全球物聯網將創造10多萬億美元的價值,約佔全球經濟的1/10,並與城市管理、生產製造、汽車駕駛、能源環保等形成數個千億級規模以上的細分市場。

IBM入場極早,除了在AI、物聯網領域,大熱的區塊鏈也早在IBM的研究課題當中,並已經成功地投入行業應用。

2017年,IBM 搭建了Watson 金融服務平台,並收購了 Promontory 公司以幫助 Watson 了解全盤性的認知。2017年6月,IBM成功競標DTC(七大歐洲銀行合建的區塊鏈貿易融資系統),並很快上線了相應系統,這是大型金融機構首次將區塊鏈技術投入實際應用,去中心、去信任的預言成為現實。

對非金融領域的人來說,區塊鏈其實同樣重要,很多人都可能遇到這樣的情況:保質期內的食品因某些原因變質了,而超市產品經理卻無法解決,這是因為食品信息系統非常複雜,需要數天甚至數周來追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不僅把消費者的信任磨沒了,對於製造方、物流方和銷售方(超市)都可能造成巨大損失。

不久前,有大型超市零售商與IBM聯合,用區塊鏈技術為消費者吃上「放心豬肉」盡一份力。 這個可追溯、不可篡改的區塊鏈體系(「食品全流程數字化追蹤體系」)把食品的原產地、加工包裝、有效期、存儲溫度、物流配送等海量數據都記錄下來,並取得商業網路中的所有參與方認可,一旦達成共識,就永久記錄,無法更改,讓整個供應鏈變的透明化、可信任。對於超市質檢員來說,只需幾分鐘就能把全流程信息查清楚。不僅零售商能提升品牌價值和業績,消費者也能買到真正放心的食物。

40年來,我們對科技的想像不斷具象,接下來的若干年,人工智慧將會變得無處不在,AI將從專用的Narrow AI發展為應用更廣的Broad AI,幫助人類解決跨領域的複雜問題。關於科技的各種探討也從未停止,其實,星戰誕生時就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原力無所謂好壞,而是看人如何運用它。在15年前,深藍的問世證明了機器之於人類智力的挑戰,而今天的Watson則展現了科技公司可以更好的運用科技力量,用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中國經濟前景展望向好,2017年數據或將顯示經濟增長提速
北極經濟圈開發如火如荼,中國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