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南湯圓和北餃子的「恩怨情仇」

南湯圓和北餃子的「恩怨情仇」






        話說古代有一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彙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既然是過節,那總要吃點什麼紀念一下吧。那問題來了,南方的姑娘嫁了北方的老公,或者北方的姑娘嫁了南方的老公,今天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既然意見不合,大家又都是講道理的人,


那就亮兵器吧!


   北  方  派   


        在我們北方,餃子在北方地位是無可動搖的,不吃餃子不能算過節。小年晚上吃餃子,那是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台。


        天冷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暖烘烘的火爐旁包餃子是件挺幸福的事兒,聞著餡兒料的香氣,聽著孩子的笑聲,閑話家長里短,這種溫馨的感覺,被視作「團圓」的味道。包餃子的過程中,長輩收穫天倫之樂,小孩聽了故事,還有麵糰可以玩。相比起其他粗重活計,包餃子無疑是輕鬆的。不需要付出太多體力,參與感強,打發時間,娛樂家人,包餃子是一項與美食有關的遊戲,而遊戲往往會上癮。當負責調製餡兒料的家庭成員手藝不差時,這場遊戲最終會轉化成熱騰騰的美味,更讓人著迷。於是餃子便成了很多想不出吃什麼的尷尬時刻的首選了。


家裡來客人了,包餃子吧!


女朋友來了,包餃子!


今天小年,有什麼講究沒?有啊,吃餃子。


   南  方  派   


       溫暖濕潤風調雨順的氣候讓南方人民種稻植桑,釀酒水紡絲綢。與北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不一樣,我們南方人多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在南方,我們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小年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記載,稱「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小年吃湯圓,古而有之。


       很多南方人從小時候起小年就吃的是湯圓,所以知道北方吃餃子時就完全不可理解,甚至視餃子為「異端」,而餃子湯圓之爭則納入了南北「甜咸大戰」的範圍。


        關於小年吃湯圓還是吃餃子這個問題,兩方都有不同的支持者,但是現如今人口流動這麼頻繁,有的北方人吃過湯圓之後無法自拔,而有的南方人則愛上了餃子。關於餃子湯圓的選擇越來越寬容,更多的是個人的喜好,所謂吃餃子吃湯圓的「南北之爭」其實已經是南北方互相調侃的一種娛樂方式了。


各位糖友們,你在小年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呢?請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吧。


我不吃湯圓也不吃餃子,吃了就代表我又老一歲了


你在南方的艷陽里,搓著湯圓;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包著餃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醫生 的精彩文章:

自我血糖監測的幾個關鍵問題
治療糖尿病應該做的運動

TAG:糖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