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誤會,叫做我懂骨質疏鬆

有一種誤會,叫做我懂骨質疏鬆

年逾七旬的的王阿姨,平日愛喝咖啡。兩周前她晨起疊被子時突感腰部劇痛,卧床休息連翻身都不能,兒子將她送到醫院一檢查,居然是胸椎骨折了。王阿姨百思不解,不就是彎腰疊個被子嘛,怎麼就骨折了呢?當醫生告訴她這是骨質疏鬆性骨折時,王阿姨和她兒子異口同聲:「骨質疏鬆我們懂,那不是年紀大了人人都逃不掉的嘛,我們也補鈣了啊!怎麼還這麼嚴重?」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世界範圍的、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的健康問題。世衛組織將每年的10月20日定為世界骨質疏鬆日,將骨質疏鬆症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共同列為了影響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三大殺手。而據2014年《 近十年我國各地區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狀況》報告,中國4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患者已超過1.12億,但其中絕大部分人對骨質疏鬆這種靜悄悄的流行病的認識和王阿姨差不多,「我懂」其實是個大誤會啊!那麼,對於骨質疏鬆,哪些是我們必須知道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骨質疏鬆緣來

骨組織的成骨細胞,在受力大的部分「製造骨骼」,而破骨細胞,它們破壞、吸收骨組織。成年人的骨骼就是在這樣的「拆建」過程(骨代謝)中維持著動態平衡。年齡超過40歲後骨組織建的速度保持不變,但是拆的速度卻增加。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隨著年齡的增大,日積月累的破壞吸收最終蛀空骨骼。尤如樹木老朽,乾枯老化、木內結構中空,輕微搖動的外界刺激就會自行產生裂縫或墜落於地。咳嗽打噴嚏甚至刷牙疊被子,胸腰椎骨折了;不小心跌倒,屁股著地髖部骨折了;提個重物或抱小孩,腕部骨折了……這並非笑話!

世衛組織將骨質疏鬆定義為骨密度降低和骨組織微架構衰退,並伴有骨脆性增加、骨折風險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有許多因素可以導致或加重骨質疏鬆:

1.全身性疾病 吸收不良、肝腎疾病、乙醇中毒、光照不足等都可以擾亂骨代謝;

2.飲食與營養狀態 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量不足等;

3.內分泌因素 雌激素低下、甲狀旁腺激素低下等;

4.活動與負重 喪失肌肉收縮將會加快骨丟失,不活動的人比活動的人易產生骨質疏鬆。

骨松癥狀知多少

1.骨質疏鬆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最初並無任何不適。

2.隨著病程的進展,身體會感覺到腰酸背痛、甚至全身骨痛,沒有固定的部位,也說不上來哪裡痛,常感到乏力不堪。

3.病情進一步加重時,會發生骨質疏鬆脆性骨折,就是遇到輕微暴力而導致的骨折。最常發生脊柱壓縮性骨折,表現為無明顯誘因的身材變矮、駝背,嚴重者如王阿姨疼痛劇烈床上翻身都不能。而最嚴重的脆性骨折是髖部骨折,通常平地跌倒甚至扭轉就可發生,產生嚴重併發症,其中20%會在1年內因各種併發症而死亡,死亡率甚至高於乳腺癌,而剩下的患者中50%會致殘。另外骨松骨折由於骨吸收過強和骨形成不足,折斷處的骨骼常難以痊癒,極易發生二次骨折。

多「松」才算骨質疏鬆

建議所有的成年人,如果有以上癥狀時,應該及時就醫,儘早做骨密度檢查。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DEXA)是診斷金標準。骨密度數據主要看T值。

診斷

依據

正常

T≥-1

骨量低下

-2.5<T<-1

骨質疏鬆

T≤-2.5,或者有脆性骨折史

重度骨質疏鬆

T<-3.0或T≤-2.5合併一處或多處骨折

骨密度測定不但用於診斷骨質疏鬆,也用於隨訪骨質疏鬆的病情變化和評價骨質疏鬆藥物治療的效果。

科學用藥,不怕骨松

確診為骨質疏鬆時,請到規範的醫院就診,和醫生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遵循醫囑,堅持規範用藥,骨質疏鬆也就沒那麼可怕了!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藥物主要分為鈣片、維生素D、雙膦酸鹽、激素類似物四大類,它們具有完全不同的功效。

1.鈣片的作用在於補充鈣的供應,延緩骨丟失,是骨質疏鬆的基礎用藥之一。

2.維生素D可幫助機體鈣的吸收,增加骨的礦化以及改善骨質量。

3.雙膦酸鹽如阿侖膦酸、唑來膦酸等通過抑制破骨細胞來抑制骨吸收,有助於體內的鈣元素沉積在骨骼之中。連用三年可以有效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

4.激素類藥物,功能在於模仿人體的生理激素,以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展。特立帕肽作為一種甲狀旁腺激素衍生物,有良好的成骨作用,患者終身可接受總療程為2年的治療,多數患者使用3個月即可改善骨轉換指標,6個月就可以觀察到骨密度的改善。

骨松性骨折的常見治療

骨松性胸腰椎骨折如果疼痛劇烈或無法耐受長期絕對卧床的患者推薦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這種手術優勢在創傷小,通常局麻即可,能夠增加椎體強度和穩定性,一定程度恢復正常椎體形態及承重,明顯改善椎體疼痛,術後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動,減少長期卧床併發症,幫助患者儘快回到正常生活,如前文所述王阿姨救護車來院三天後就走著出院回家了。

王阿姨胸12骨質疏鬆性骨折椎體成形術前後影像片(圖片來自上海中山醫院)

髖部的股骨頸或轉子間骨折,目前認為如條件許可,均應儘早手術治療,術後早期部分或完全負重活動,這樣可以避免長期卧床,並能及早進行康復訓練,降低死亡率,減少併發症及殘廢率!手術方法主要有微創閉合複位內固定和人工關節置換術,應根據患者具體年齡和骨折情況選擇。

髖部骨折微創閉合複位內固定和人工關節置換術後X片(圖片來自上海中山醫院)

身體條件或其他因素不允許手術的,保守治療卧床期間要加強營養,但千萬不能總躺著不動,應加強護理並積極進行呼吸訓練和肢體運動,預防肺炎、下肢靜脈血栓、褥瘡、心腦血管意外等可能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關於補鈣

關於補鈣說法很多,產生了不少誤會,如王阿姨一樣大多數老年人認為「治療骨質疏鬆就是補鈣」,也有認為「補鈣會導致腎結石」。近日,天津醫院趙嘉國醫生一篇關於鈣劑或維生素D補充和社區老年人骨折發生的相關性的文章,更是引起媒體大勢宣傳「鈣劑和維生素D對骨質疏鬆症無效」,號稱徹底顛覆骨質疏鬆症防治理念。其實各種說法並非毫無道理,卻也不是絕對正確。

1.鈣是骨質疏鬆的膳食補充劑,但是缺鈣並不是骨質疏鬆發生的唯一因素,如果單純補充鈣並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為骨質疏鬆的發生是由於鈣的吸收、鈣的沉積、骨重建等很多環節存在問題,除了鈣元素,還涉及到維生素D、激素等多種物質。

2.補鈣與腎結石沒有必然聯繫,甚至腎結石患者也需要補鈣,80%腎結石是草酸鈣,適量的補充鈣,更是可以減少機體草酸含量,減少腎結石的形成。因此,骨質疏鬆患者不是不能補充鈣劑,而是不能過度補鈣。主張補鈣同時提高鈣吸收率更為重要。

3.骨質疏鬆症的主要的問題是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工作失去了應有的平衡,造得少而拆得多,所以即便有再多的建築材料也於事無補。這也就是單純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不能減少骨質疏鬆骨折發生率的原因。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於骨質疏鬆症患者沒有足夠的建骨原料,即使調整好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工作平衡,也只能望洋興嘆!在醫生建議下進行正規的抗骨質疏鬆治療,其中鈣和維生素D是不可或缺的基礎用藥,除非存在明確的危險因素,萬萬不可偏廢。

防治骨松注意事項

1.調整生活方式:多食用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適當戶外活動;避免嗜煙、酗酒、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注意是否患有增加跌倒危險的疾病和藥物,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防止各種意外傷害;作息規律。

2.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補鈣應選用含量較高、製劑溶出度好、吸收好和生物利用度好的鈣劑;中老年人在補鈣的同時更應補充一定的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在服用時應注意個體差異和安全性。

3.與骨質疏鬆作鬥爭不是一蹴而就的,預防應從娃娃抓起,需要終身努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多關注重視家中父母的健康是我們每個子女的責任,為您呈上這份骨質疏鬆的科普文章!祝願天下的父親母親幸福安康!

關心家人健康,請將本文轉發至朋友圈和家族群!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

李輝龍 林紅 董健

部分圖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質疏鬆 的精彩文章:

豆腐加它一起炒,更好吃還開胃下飯!常吃補鈣防止骨質疏鬆促生長,老人孩子都愛吃
容易骨折?年過半百要注意骨質疏鬆蛛絲馬跡

TAG:骨質疏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