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雙流要建這麼多醫院、學校、菜市場、公園……就在你家門口!

2018年,雙流要建這麼多醫院、學校、菜市場、公園……就在你家門口!

在雙流,怎樣的生活才叫有品質?

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

必須有!

安全、舒適的社會生活環境

那得有!

簡單概括起來就是——

配套要完善

生活要舒心

文化要豐富

那麼,2018年

咱們雙流人的「生活配置」會有怎樣的提升呢?

小雙現在就給大家揭秘

醫院

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遷建)效果圖

全力建設健康雙流

完善健康政策,深化分級診療

推動華西醫院全面託管區一醫院

華西第二醫院與區婦幼保健院

組建緊密型醫聯體

確保區一醫院全面建成、

市七醫院一期正式投用

強化名醫引育,引進高級專技人才20名

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積極開展全民健身

深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全方位全周期維護雙流人民健康

新建項目

區一醫院遷建項目

區精神衛生保健院

成都市七醫院項目等

教育

西航港常樂學校效果圖

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力爭引進、培育省市名優教師(校長)50名、

國際化學校1所

深化與教育部發展研究中心合作

全力共建區域教育現代化示範區

新建公興九年一貫制學校等16所學校

建成西航港常樂學校等5所中小學(幼兒園)

新增學位4500座

突出產教融合,提質發展特色職業教育

優化家校結合教育機制

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社區教育和網路教育

新建項目

東升清泰幼兒園

西航港機場路幼兒園

西航港文星幼兒園

協和騎龍幼兒園

協和紅瓦幼兒園

協和華府中海幼兒園

雙流普賢村商業項目(其中包含幼兒園)

東升花園小學

西航港紅纓學校(小學、中學)

協和紅瓦九年制學校(小學、中學)

公興九年制學校(小學、中學)

西航港常樂學校等

文化

以文塑城,傳承歷史文脈

堅持保護中利用,立足文化積澱

重現雙流「古八景」,彰顯「廣都風采」

把「古蜀蠶叢教民農桑、

三國諸葛牧山厲兵、

清代劉沅槐軒傳道」等本土文化符號

深度融入城市規劃建設

將歷史遺存變為城市體驗

讓傳統文化行走在城市之間

堅持創新中發展

傳承火龍燈舞、船工號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精心打造彭鎮觀音閣老茶館4個文化街區

規劃建設綜合藝術中心等現代文化地標

以文脈傳承鮮明城市個性

以現代時尚彰顯城市魅力

社區綜合體

堅持生活城市理念

用市民的視角和需求

補齊配套短板

強力推進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

努力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讓市民生活更有質感

新建項目

協和152地塊配建農貿市場

五洞橋農貿市場

東升花園路農貿市場

空港現代農商中心(含農貿市場、社區用房)衛生服務站、文化活動站、公廁、再生資源回收站

協和清河社區綜合體(含農貿市場、衛生服務站、文化活動站、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公廁、再生資源回收站)

百家苑二期配建社區綜合體(社區用房、衛生服務站、公廁、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團結馨園(南苑)配建社區綜合體(社區用房、衛生服務站、公廁、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幼兒園)

龍峰佳苑配建社區綜合體(社區用房、文化活動站、衛生服務站、農貿市場、公廁)等

綠地

優化拓展綠色生態空間

建成1.4萬畝牧馬山空港花田

打造城市生態綠心

加快建設金馬河及錦江綠楔、

環城生態帶等生態廊道,

形成近山親水、綠滿雙流的

「一山一園、兩楔多廊」生態格局

確保森林覆蓋率達21.5%以上

綠化覆蓋率達48.5%以上

力爭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以家為圓心

以腳為半徑

用雙腳丈量15分鐘的路程內

有醫院、有學校、有農貿市場

還有社區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

這些便利生活的「輔助工具」

讓生活半徑縮小了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

咱們雙流的生活品質更高啦

記者 張博

編輯 譚希

校對岳鈴

審核曹月柳

覺得不錯點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雙流發布 的精彩文章:

手機丟了!卡里沒錢,忘做這件事,不到48小時還是損失近兩萬
雙流騎電馬兒的注意!6小時後,騎這種車上路將被處罰!

TAG:雙流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