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出頭,骨子裡的高貴感,和手機價格無關

20出頭,骨子裡的高貴感,和手機價格無關

骨子裡的高貴感和手機價格無關

9號那天,我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iphone用戶更討厭安卓用戶。

說是交友網站Match.com對單身男女的調查發現,如果約會雙方分別是iphone和安卓用戶,約會後,iphone用戶對安卓用戶做出負面評價的概率,相比平均水平高出21倍;安卓用戶對iphone用戶有負面評價的概率是平均的15倍。

這個數據著實嚇著我了,這麼高的嗎?高出21倍?

我沒用過蘋果手機,可以說是安卓土著了。

前段時間因為內存原因我想給自己換個手機,一直想買一加手機,總覺得這個牌子很酷,網上說性能也不錯,最重要的是韓寒代言的。(專業寒粉第八年啦~)

換之前我猶豫了一下,要不然給自己換個iphone?感覺身邊的人好多都用這個啊。

我在京東對比了一下價格,iphone8五千多塊,但是只有64G,本身就是因為內存不夠想換,所以就只能買256G的了,但是256G的要七千多。可我喜歡大一點的屏幕,那就得買8plus,還得再貴一點。

又覺得蘋果很快就更新了,我總感覺用6plus的人買了手機沒多久,結果那邊朋友的微博logo顯示已經是iPhone 8了,那我想,萬一我買了8plus隔不了幾個月又出9了,怎麼辦啊?

「那你就換個iPhone X嘛。」室友聽到我嘴裡念念有詞,又看到我的京東網頁,說了這麼一句話。

我看了一下價格,接近一萬塊,這麼貴的嗎?

說實話,當時是有些動心的。

我想像和朋友QQ聊天時上方出現的提示「對方iPhone X在線」,發任何動態都帶上X的logo,說不一定我拿出手機,隔壁寢室的姑娘還會和我講:「哇,你換iPhone X了啊。」

虛榮心得到滿足,總有些輕飄飄的意味。

看了自己的銀行卡餘額,也還夠,心裡想著不靠爸媽自己買,雖然貴但估計爸媽也不會說什麼。

我在心裏面糾結了兩天,到底買不買,一方面真的因為一萬塊錢的手機我覺得太貴了,另一方面一加是我心心念念了很久的。

可是20左右的女孩子,怎麼可能沒有物慾呢,在成人和小孩的邊界點,以極其笨拙的姿態來彰顯「自身價值」,所以有些時候,想通過價格高昂的物品來提升自己的氣質,無論化妝品手機包包還是其他。

到最後,我終於狠下心,咬咬牙。

沒有買蘋果。

還是室友的話吧,「你為什麼想買X?僅僅因為虛榮心吧。」她問我,「可是你心心念念了你韓少的手機很久哦~」

我還在讀高中那會兒,是不允許帶手機上課的。我又是住校生,如果帶了手機的話,一般周日晚自習交上去,周六下午放假班主任發下來。

那會兒,大家用安卓機用得不亦樂乎,身邊也少有人用蘋果。

我記得是6剛出沒多久,一個以前的同學找我,她初中畢業之後就去工作了,我們很久沒有聯繫了,她突然找我,我還是有點吃驚的。

原來她讓我幫她算筆賬,她說自己算了好多次都算不對。

我說,你發來我看看什麼賬。

結果是她貸款買了一個6plus,我不記得具體多少錢了當時,但是我記得貸款條上面要求她每個月分期付一定數目的錢,8個月還完,但是利息是每個月都在漲的。

我記得我當時第一遍算出來,最後還賬的錢按照當時的市價,可以買三個6plus,我以為自己算錯了,又驗證了幾遍,確確實實的。

她當時的工資也不高,每個月還掉錢,剩下的日子都會過得很拮据。

「你買這個幹嘛啊?而且還是貸款買?」我是非常不理解的,對於當時的我來說,能有一個安卓手機在晚上聽聽歌,周末和喜歡的男孩子聊兩句天,已是非常滿足的事情了。

她給我的回答是:「我身邊的人都用這個,我不用多丟臉啊。」

就上個月,去朋友家玩,她開車來接我。

回她家的路上,她要把自己養的倉鼠交給別人喂幾天,她去后座取倉鼠時,讓我幫她把手機拿著。

朋友是個很潮的人,喜歡去旅行,追求一切新鮮的事物。

不過她遞給我的手機,怎麼看著也和她平時不搭啊。

又厚又重,現在的手機不是都以輕巧為美嗎?

「你這什麼手機啊?我都沒有見過。」不過心裏面覺得就喝電視上那種「不要2998,不要1998,只要998帶回家」的手機差不多。

她給我說了品牌,我也聽過,就沒在意。

也曾聽過以前同學和我講說什麼「用iPhone是身份的象徵」,我當時反問一句,什麼身份?女大學生?

那天晚上和朋友在她家沙發上聊天,她手機放在茶几上,我再次好奇:「你怎麼用這款手機啊?」

「別人作為回禮送的,正好我手機壞了,就用了這個,發現還不錯。」

晚上吃的燒烤,我想補個口紅,包裡帶了姐姐送的小牛皮。

「我怎麼感覺我口紅的皮質和你手機外殼皮質好像啊。」

「這個手機外殼說是小牛皮,我也不知道。」

她這句話之後,我才意識到她的手機應該價值不菲,朋友夠鐵,在我多番八卦下,她都不告訴我多少錢,我去京東一搜,四萬塊錢。

我平時太少關注電子產品的價格了,本身也不感興趣,市面上的一般品牌,我了解得也不多。

朋友比我大10多歲,我常常嘲笑她:「快奔四的女人了,還和我這種十幾歲的小女孩在一起玩。」(好吧,我也就是十幾歲的尾巴了。)

她常常以過來人的身份給我講一些經驗。

那天晚上,我們關於「物慾」這個詞兒聊了很久。

她說:「你看啊,現在很多你這麼大的孩子,買手機就非要蘋果,買化妝品非要一線品牌,甚至包包,至少都要輕奢開頭,而且還用父母的錢,我現在看你們啊,真的好幼稚啊。」

我給她提及當時自己想買iPhone X的心理活動。

她給我講了一個她這款手機的由來,她去北京看一個藝術展,好友在北京,她去的時候送了好友一套自己的烙鐵畫。碰巧那個時候,她手機在北京壞掉了,好友作為回禮送她了那個四萬塊的手機。

「四萬?這麼貴!」

雖然我知道朋友的一套烙鐵畫也應該不少錢,跟她去送過一次她的剪紙畫,五副,政府機關購買的,我無意八卦了一下,一副能賣多少錢?她給我說了個數字,實實在在驚住了我。

「我好友一副畫六位數還搶著被人收藏呢。」她說出她好友的名字,媽呀,這可是在現代派書畫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所以啊,有些物質上的東西,你現在自己一點能力都沒有還在花父母的錢,又或者說你又一點點小能力,但是能力還不夠,那就對其趨之若鶩了。我和我朋友之間,雙方都能承受得起這麼貴重的禮物,而且在我們看來,也不算多大一筆錢,用了四萬的手機,我還是該吃吃該喝喝,過著和以前一樣的生活。

你想一下,如果你在學校裡面,買了很貴手機,很貴的化妝品,接下來你勢必吃飯都很節省,看著糖醋小排垂涎欲滴,可是自己只能點最便宜的清炒豆芽,那時候,再昂貴的手機logo都顯示不出你的「貴氣」喲,再昂貴的面霜都遮不住你面黃肌瘦營養不良的小臉哦。

以上是朋友原話的意思。

我向她調侃:「你看看啊,我都不認識這個牌子,就算你炫富,我都不知道。」

朋友再次向我解釋,她之所以想用這個手機,就是因為單位上沒人認識,而且自己一千來塊的安卓機壞掉了,再去買還覺得浪費錢,而且她說,這個手機確實還挺好用的。

快過年了,身邊有不少朋友吵著鬧著讓父母換手機。

送一個新年禮物其實也無可厚非,像我自己的唇膏用完了,冬天嘴唇又干,我媽媽看我嘴唇實在幹得厲害,我自己買了一隻稍微便宜一點的好像沒什麼用。她讓我買以前用的那個,我說我覺得有些貴,她問我要不要她送給我當新年禮物,畢竟我也送了她一件新衣服。

怎麼說呢,我自己經濟獨立之後,深深的感受到賺錢的不易,自己賺錢之後,當然會在某些方面花費爽快一點,比如去旅行時會吃得好一些,報興趣班會選擇稍微好一點的學校,但是相比於買化妝品買包包買手機,我倒是會猶豫考慮再三。

考慮性價比對我來說算是成長的一大步。

那天朋友在我家住,晚上和她睡一起,聊天,她說了一句我當時聽起來簡單很悲觀的一句話,她說:「每個人都每個人的命啊。」

這幾天我好好想了一下她當時的話,其實可以這麼理解。

我們各自都處在一個經濟水平不一的狀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對生活的詮釋,「舒服」是我覺得對生活狀態形容最高的詞了,所以,不用被品牌被標籤所束縛,怎麼舒服怎麼過是最棒的活法了。

一窮二白的年紀,學會富足自己的內心,有信仰有追求,積極向上。

用一千塊的手機也不會感到自卑,用一萬塊的手機也不會感到驕傲,畢竟軟體都是那些對吧。

價格在某些程度上代表了手機的品質,但是,這遠遠決定不了你自己的價值。

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木山 的精彩文章:

這樣的我,還沒有準備好結婚
致前任:太倔強的兩個人終究走不到最後吧

TAG:我是木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