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未來戰爭會由人工智慧主宰嗎?終結者只是傳說別只見其利不見其弊

未來戰爭會由人工智慧主宰嗎?終結者只是傳說別只見其利不見其弊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未來無人化戰爭趨勢將更加明顯。

過去幾個月媒體多次報道,中國積極運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投入軍事科技,將有可能削弱美國軍事優勢,為此多個美國智庫都倡議要提高軍事預算,加強採購智能武器與平台,以便抗衡解放軍整建軍備發展趨勢。

其實運用人工智慧于軍事決策與武器工藝由來已久,諸多能自主選擇目標、執行攻擊行動的武器系統,早就讓有識之士擔憂日後可能失控。即便1984年經典科幻片《魔鬼終結者》中,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所扮演的智能戰士吸睛奪目,但真正關鍵在於由智能系統失控所導演的核戰,將成為宰制人類命運之深層恐懼。

儘管人工智慧在股市交易、醫療診斷、自動駕駛及飛航上確實表現驚人,但我們不能只論其利而避談其弊。過去幾個星期,華爾街股市在預期心理影響下,數度出現暴跌熊市,加上多個投資大戶都仰賴程序化的人工智慧交易協助,依既定電腦演演算法計算結果,於是便出現大量跟進賣出讓情況雪上加霜。

人工智慧之所以能夠支持智能系統,就是因為能忠誠追隨所設計的程序,研判並採取後續行動。講實在話,人工智慧能有效運作端賴其忠實守份,不會受操作者臨場判斷而從權便宜行事,但人工智慧真有顛覆整體戰局,主宰未來戰場的本事嗎?

誠如法國首相剋里蒙梭(Georges Clemenceau)曾謂:「戰爭是如此事關緊要,豈可委諸將領之手。」(War is too important to be left to the generals.)兩軍交鋒事關生死,完全聽任人工智慧決策左右,放縱智能武器施為,總是不能完全讓人放心;就算能掌握所有戰場狀況,不能掌控作戰決心,指揮官亦難真正釋懷。

但在戰場極度危險情況下,運用人工智慧自主接戰智能武器,其實是不得不為之的選擇。其中最具體的案例,就是艦艇上自動反擊來襲導彈的快炮系統。可是當年海軍就曾失誤擊落過拖靶機,產生重大人命損傷。其他軍事平台運用自動導航系統,所產生的飛行安全與海上事故更不可勝數。

當然科技不斷進步,各國不會因意外就因噎廢食,放棄運用新科技來爭取戰場優勢。像是美國最近針對中國的軍事發展,發動各項與論攻勢,其實就是配合預算審查。雖嘴上高喊中國因人工智慧獲得優勢,但心中卻也未見得真是把解放軍看在眼裡。

我們必須理解,在戰場上新科技雖然有用,但卻無法完全取代傳統戰具與戰法。美軍挾科技優勢進軍阿富汗與伊拉克,到最後還是得派出地面部隊逐屋搜索清掃戰場。最重要的是不能只見其利不見其弊!戰場科技發展軌跡永遠都是曲折前進,從來沒有一步到位的萬靈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哥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殲31成功上戶口?4種型號改型機涵蓋海空軍沈飛揚眉吐氣
霉軍下絆子烏克蘭變卦停售航發,高工怒懟十年後看誰更厲害

TAG:談哥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