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太極拳中簡單的功底絕技

太極拳中簡單的功底絕技

太極拳的一些基本功好像許多年輕的功夫愛好者都不太喜歡,

以為見效慢。別急,看了下面介紹的幾種功夫,你就會改變想法!

(一)貓步;太極拳行拳走架時,凡是涉及開步移動的情況,都離不開貓步。拳經雲「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可見貓步是太極拳的腳上功夫。貓步其實是「馬步」與「攻步(也稱攻箭步)」相互轉換時的中間動作。因而貓步是一個過程,而並非是一個簡單的步式。

一般的情況下,由馬步轉變為攻步或由攻步轉化為馬步時,兩腳較笨重,且身體上下很難協調。特別是開步做第二輪轉化時,初練者身體會搖晃。而貓步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好辦法。1、擺好馬步(初練時,把身體抬高些,無須要求四平),雙手反叉於背,左腳內扣15度的同時,用腰胯帶動身體向右轉45度,右腳前掌也同時右轉45度,成右攻步。左腳陽側勁路與右腳陽側勁路相合。同時含胸拔背,讓氣血沿兩足陰側入地。

2、由攻步,腰胯帶身體再向右轉15度,右腳不動,整個腳掌平韜地面。左腳隨身體右轉時跟隨到右腳旁,並腿,右胯「咬胯」。

3、由並腿,眼神從左肩向左前方瞟去的同時,右耳管住自己的腰背。在腰胯帶動身體向左轉45度的同時,左腳隨之向左前方邁出。成左攻步。右腳陽側勁路與左腳陽側勁路相合。同時含胸拔背,讓氣血沿兩足陰側入地。

1、並腿時.要分清兩腳的虛實.向左並腿時.左腳實.右腳虛。向右並腿時,右腳實,左腳虛。

2、並腿時,要「咬胯」。向左並腿時,左腿跟與胯的連接處相「咬」,如果你將左手拇指擺在該處,手指會有被胯咬住的感覺。反之也然。

3、功步時,兩腿陽側勁路用意念相合一下,同時含胸拔背,讓氣血沿兩足陰側入地。

(二)談「借力」

太極拳歷來有「借力打力」之說。而對如何「借力」,各有說法不同。

1、將對手的勁力,通過氣血的沉降,沉入腳底;

2、涵空腳心,發動地心的反饋勁力;

3、虛領頂勁,將地心的反饋勁力向周身散發。

可見,這兒的「借力」,不但是借對手之力,更重要的是善借地心的反饋力

要點:

1、會氣血沉降,才會將對手的勁力沉入地心。而不是用蠻力去拉對手。接觸對手的觸點要「含胸拔背」(比如手、臂上的胸與背),而不但只是胸和背。

2、腳底平韜地面,而不是五趾抓地。盡量讓腳底板與地面的觸面大一些,更能承受重力。

3、涵空腳底心,理論上是分清了腳的陰陽虛實。實際上是為了便於發動地心的反饋力。意思是腳上也要「含胸拔背」

4、發動地心反饋勁力前應虛領頂勁,目的是讓地心的反饋力放長、放遠、放鬆、放透。

這種借力,老拳師們常詼諧的稱為「我用地球打你」、「你自己打自己」等等。懂得了這種借力,太極拳才開始有了一些味道。

加入太極養生堂微信公眾平台(Taichitang)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關注回復「下載」即可),一起學習交流探討太極拳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淺談松沉,松的標準是什麼?
明師李雅軒的練功心得分享:在初練功時,架子是宜下的大點,練太極拳主要是找……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