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一種文化在閱讀另一種文化

以一種文化在閱讀另一種文化

PreviousNext

日前,吳興國的傳奇舞台劇《等待戈多》在西安上演。很多人熟悉吳興國,是因為徐克版《青蛇》里的許仙,《賭神2》中的澳門賭王仇笑痴,張國榮版《新上海灘》里的馮敬堯。但吳興國其實是一位京劇演員,他在台灣對京劇進行大膽革新而備受矚目。他曾邀請陝西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李小鋒去台灣進行了一場創新性演出,兩人因此成為好朋友。此番到西安,在排練之餘,兩位戲曲名家也針對傳統戲曲的創新展開了一次對話。

>>用傳統戲曲

演繹希臘悲劇的創新之路

1986年,吳興國創立「當代傳奇劇場」,他將莎士比亞的《麥克白》融合話劇、現代舞、電影手法,把嘻哈元素加進戲曲,取名為《慾望城國》。1998年,吳興國又將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的《李爾王》改編成京劇《李爾在此》,這次集合了京劇、崑曲、台灣原住民樂舞等舞台手段自導、自演,一人分別飾演包括李爾王、弄人、忠臣肯特、大女兒麗娥、二女兒麗甘、三女兒麗雅、瞎子葛羅斯特、私生子愛德蒙、瘋漢愛德佳及吳興國自己。2004年,吳興國邀請李小鋒赴台灣參加「獨當一面」戲曲藝術節,除了要單獨演25分鐘的秦腔傳統戲《周仁回府·悔路》,還要再演一個創新戲《浮士德》。

華商報:請問吳興國,用傳統戲曲形式演繹西方悲劇,這樣的想法是如何誕生的?

吳興國: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京劇在台灣走下坡了,我從小學這個覺得很可惜,我覺得應該為京劇做一些事情。我參加過雲門舞集,它那麼受年輕人歡迎,也還從傳統戲曲里找題材,那我可不可以反過來?我讀大學也學過西方文學、莎士比亞,就找了幾個年輕人成立劇團,試一次從莎士比亞戲劇中找一個戲轉換一下,就找了《麥克白》,改成了《慾望城國》。演出非常火爆,輿論也非常轟動,喜歡西方戲劇的現代派全都支持我,戲劇傳統派都說我是叛徒,要革京劇的命。李行導演看完了也請我喝咖啡,他說這是他看過最好的舞台劇。

華商報:請問李小鋒,那一次應吳興國之邀去台灣參加「獨當一面」戲曲藝術節,對你是不是很有觸動?

李小鋒:那場演出要求是除了傳統戲,下半場還得再演一個創新戲,我從來沒有涉及過這些,逼著我做創新,但是讓我演浮士德,後來我就用了戲曲兩面人的表演,一半是浮士德一半是魔鬼,魔鬼里加入了戲曲吹火表演。第一次就糊裡糊塗地這麼演了。那次在舞台上看到吳興國先生《李爾在此》的片段,他一個人演三個角色,我看完很驚訝,戲原來還能這麼演,思想就很受震動。後來又看到全本,一個人演九個角色,更讓我震驚了。後來研究生的畢業戲,我就做了一個《劈山救母》,自己演小生、鬚生、武生,靈感就是從吳老師這裡來的,但和吳老師的一人演九個還差六個呢。

華商報:之後有沒有嘗試過像吳興國那樣,拓展秦腔的劇本和演出形式?

李小峰:我之前到德國演出,做了一個創新戲《鍾馗與小鬼》,劇本是完全新創的,自找題材自己編自己演。我本來是小生,在這裡演了一個花臉,把傳統戲中的一些東西加進去。到德國演出之前,因為沒有任何參照的東西,心裡沒有演傳統戲的那種自信,演出前我還找吳興國先生給我加工、排練。

>>用原著唱出自己的東西,

沒有想像的那麼難。

吳興國拍過很多影視劇,譬如《青蛇》《賭神2》《新上海灘》《宋家皇朝》等。《青蛇》後,徐克擔任總導演,幫他排演了莎翁的《暴風雨》。近兩年,除了劇團的排演,他還擔任了高校的老師,已經不太接演影視劇了,吳興國直言他想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他的劇團中。譬如這次帶到西安的《等待戈多》,其實按照版權方的要求,是不能更改貝克特的劇本的,在他在原本沉悶的劇本中唱出京劇的味道,讓版權方和觀眾都很驚訝。

華商報:請問兩位對於傳統戲曲的創新和發展有什麼看法?

吳興國:隨著時代的進程,傳統藝術要發展,必須要革新。誰能說當年梅蘭芳、尚小雲他們沒有對京劇進行過革新?西方的文學經典、戲劇經典,在劇本上已經是經典了,就是看你怎麼轉換、怎麼把戲曲加進去。這也刺激了我們創作新的唱腔、新的身段、新的鑼鼓點、新的舞台和服裝出來,越來越走出一個新的方向。但我也不想停留在莎士比亞時代,更不想停留在現實主義時期,所以我拚命嘗試,探尋傳統京劇可以走到哪個盡頭。怎麼把京劇延續下去,這也是我們傳統戲曲人的使命,絕對不要被京劇沒落的現實打敗,而是要讓這門藝術重新站起來。

李小鋒:吳興國先生有傳統戲曲的底子,又有現代的意識,用傳統戲曲的唱念做打演繹西方的李爾王,來解釋西方的名著,讓西方的名著中國化。這些東西是西方沒有的,這其實就是文化自信。秦腔藝術應該堅持繼承而不能死守傳統!應該激活傳統藝術,讓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容易接受和理解。我創作的歌曲《新周仁回府》,用現代音樂唱響傳統藝術,在台灣演的秦腔實驗劇《浮士德與魔鬼》,在德國柏林演的秦腔實驗劇《鍾馗與小鬼》都因為把秦腔和話劇等不同的現代藝術形式結合起來而被當地的觀眾所能理解和欣賞。傳承和傳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沒有觀眾的藝術是無法生存的!我覺得吳興國找到了一條跨界融合的國際化藝術創新之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華商報:像這樣的創新在時受到巨大的爭議,有沒有猶豫過?

吳興國:每個行業都要面對時代的考驗,這本來就是一個時代的大問題。我最開始就有一種使命感,因為如果再照傳統的架子去演,為京劇而京劇,年輕觀眾不會買賬。所有的推翻與革命,都是為了尋找更好的進步。我覺得我是以一種文化在閱讀另一種文化,其實用原著唱出自己的東西,沒有我想像的那麼難。 華商報記者 羅媛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報 的精彩文章:

忘年「兄弟」背後的創痛
日本女記者出書為自己維權

TAG:華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