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奧巴馬曾沉迷的科幻小說《三體》,他也沉迷其中

奧巴馬曾沉迷的科幻小說《三體》,他也沉迷其中

讀《三體》有感

文/蟲子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閱讀《三體》了,這是劉慈欣憑之獲得雨果獎的一部長篇科幻小說。據說奧巴馬曾沉迷《三體》,發郵件給作者要二三部,但被劉慈欣當成垃圾郵件,直到中國外交部找上門,奧巴馬才得以如願。

在每一次閱讀後,它都能給我不一樣的感受。第一次它讓我看到知識的力量,第二次它讓我看到知識的可怕,第三次它讓我對知識產生了敬畏之心。不知為何這感覺有點像我一位好友跟我說過的一句話:「有些人第一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次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在幾千年之前,我們人類遷徙和遠距離傳遞信息要靠雙腳進行,包括部落間、朝野間的信息交流,這種交流非常緩慢。當人類的智力有了稍微的提高,就懂得了馴服馬,讓其幫助自己快速的移動。在這期間人類將這種交通工具發展到了極致,在中國古代戰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再怎麼先進也只是良馬與劣馬的區別。後來,人類進入了工業革命,自那時起人類的交通工具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蒸汽火車、輪船到汽車、飛機,再到如今高鐵時代。信息交流的方式也是伴隨著交通工具的發展而發展,從手舞足蹈到語言到文字到烽火傳煙再到電報、電話、互聯網以及正在研究的量子通信。這些不表明著知識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嗎?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在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在遠古時代,部落間的衝突是以木棒、樹枝、石頭、獸牙等具有一定殺傷力的物品為武器。當人類懂得冶金時,就利用冶金術生產金屬武器用於戰爭,讓其在戰爭中可以擊殺更多的敵人,以此來獲得戰爭的勝利,最終獲得對方的資源,讓自己得到更多的發展。在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後,人類再次掌握了更多知識,了解物體的運動規律,物質與物質之間的反應,細菌與病毒的生活方式和條件以及自然界中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之後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將這些知識使用得非常完美。

奧本海默在面對記者時坦言:「無論是指責、諷刺或讚揚,都不能使物理學家擺脫本能的內疚,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這些知識本來不應當拿出來使用。」在如今科技高速發展階段,我不知道還有多少知識被用作武器;書中也說到,在一些大神級文明的戰爭中,也許宇宙規律都被用作武器包括規律的基礎規律——數學定律。

書中有句我最喜歡的話:一切都將逝去,只有死神永生。不管我們人類發展到何種境界,倘若我們繼續自相殘殺,我們最終將會在時間流逝中消失,時間會把我們洗涮得一乾二淨,不會留下一點痕迹。

生命,是自然界賦予給我們的,這是我們獲得知識的根本,沒有它也沒有知識。我們的存在也是知識的體現。我們被賦予生命,我們該用它做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床詩 的精彩文章:

TAG:半床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