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作必備:8個極美的歷史典故

寫作必備:8個極美的歷史典故

高山流水

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遙深,常人難解,僅鍾子期能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贊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鍾子期嘆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來鍾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廢琴終身不彈。後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也指樂曲絕妙。

莊周夢蝶

戰國時哲學家莊周主張是非齊一,物我兩忘。《莊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莊周夢見自己化作一隻蝴蝶,翩翩飛舞,怡然自樂。夢醒以後,自身依然是莊周。因此說,不知是莊周化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化為莊周。後世遂以「莊周夢蝶」比喻人生如夢幻,難以究詰。

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復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無限神往,嘆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平陽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麗善舞。武帝召見,納入後宮,即後來深受寵幸的李夫人。「傾國傾城」一詞,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文學作品中引用甚多。

詠絮才高

東晉政治家謝安在雪天合家聚談,與兒女討論文義。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謝安興緻勃發,就指著外面的飛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後大加讚賞,誇獎侄女才思不凡。謝道韞是東晉有名的才女。柳絮隨風飛揚,壯似飛雪,用以比喻紛飛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譽婦女有詩才為「詠絮才」。

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才氣甚高,清明獨游長安南庄,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柯,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解,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長鎖無人。惆悵之餘,乃題詩於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代詩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來後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

青梅竹馬

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形容少男少女天真無邪,親昵嬉戲的形狀。又以「兩小無猜」喻幼男幼女天真純潔,彼此相處融洽。如《聊齋志異 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與生同甲,時皆八九歲,兩小無猜,日共嬉戲。」典見《李太白集》。

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虛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詩家常用以比喻朦朧空靈的意境。如宋嚴羽以佛論詩,主張妙悟,他說;「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又明謝臻論詩云:「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以「鏡花水月」比喻詩歌中不可言傳的妙境。

閑雲野鶴

五代時詩僧貫休,七歲出家,苦節峻行,頗負詩名。吳越錢繆稱王后,貫休以詩投偈。詩云:「貴逼身來不自由,幾年辛苦踏林丘。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寒霜十四州。萊子衣裳功錦窄,謝公篇詠綺霞羞。他年名上凌煙閣,豈羨當年萬戶侯!」額聯尤為佳絕。但錢繆見後,令其改「十四州」為「四十州」。貫休不從,道:「州亦難改,詩亦難改。然閑雲孤鶴,何天而不可飛?」後因以「閑雲孤鶴」喻來去自由,不受羈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風的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縱然相思入骨,我也待你眉眼如初,歲月如故

TAG:古風的那些事兒 |